2010年福智經典背誦大會考

◆福智教育園區採訪組

獎品為有機棉敬經帛。

  背書是古來大德成就之因。每背一句聖賢的話語,就獲得一分聖賢的智慧,破除一分無明。背書不分老少,對小孩來說,背書是打基礎,以後的學習才會順利;對大人來說,無限生命裡越早開始背書,越早留下這個良善的習氣,立志修學五大論的人更不可不背書。

  七月八日至九日,管理部文教課在園區舉辦了全國性的「二○一○福智經典背誦會考」。在法師的構想中,各支苑舉辦的會考可比喻為古時候讀書人考的縣試,學苑會考就像省試,全區會考則如京試。這次「背書京試」共有來自全國兩千多位應考者參加,人數比去年多兩成,年紀從四歲到八十歲,只要背滿五千字的人都可以報名!

  炎炎夏日,七月八日的園區一大清早就陽光普照,宗仰大樓二樓已坐滿福智小中高師生,還有各區文教護持老師與學生,一連三天的「二○一○福智經典背誦會考」就此揭幕。

 

法師的關懷

  如願法師在網路視訊中勉勵與會者,應以感恩心與發願為意樂。因為這是一場經典背誦的供養法會──師父、上師帶領大家學習,還有北中南各區很多人在推動,所以應該用感恩的心將所學到的經典以口誦出,供養師長、佛菩薩以及所有與會的人,令他們歡喜。

  其次是發願。法師希望大家如上師期許,以「胸懷天下蒼生之志」,發願成就第一等人的智慧的心情來背書。希望大家從小到大,乃至盡未來際,都要持續聞思經典,更要發願創造背書新潮流,使各地的人都有機會接觸聖賢與佛菩薩的智慧嘉言,讓生活更好,社會更安詳。

 

會考緣起

  全區經典背誦會考今年是第三屆,福智文教基金會董事陳耀輝學長特別說明了福智推動背經的緣起:

  一九九五、一九九六年之際,陳學長擔任高雄學苑主任時,有一次師父到高雄,學長呈給師父一份一位教授推動讀經的資料。下午師父回鳳山寺就打電話給學長,說他看了那份資料,發現外面的學者鑽研背經的理念和好處,和古人從小背四書五經的理念是相順的。雖然鳳山寺沙彌、法師都在背經,礙於現代一般人不重視古人背經,不方便公開。既然現在已有學者廣泛在推,我們也可以迎頭趕上。於是基金會開始在北、中、南各區推動,並於一九九七年正式起跑,直到現在。

  不過,真正有完整、具體的理念與方法,則一直要到園區學校成立,師父確立背書是四個學習主軸之一,學校規劃背書成為一個重要的學習重點。感謝如證法師與如願法師,以僧團的經驗帶動園區師生背書,紮下深厚的基礎,累積成功經驗。之後,園區率先舉辦背經會考,各區也陸續跟進舉辦地區性考試,學習制度建立,這次全國大會考首次由福智小中高師生、全區文教班次學生(妙慧、讀經班、青少年班)與廣論同修聯合參加,開啟經典學習的新氣象。

 

現場實況

  大會考在陳學長敲下響鑼後正式展開,八日、九日以福智園區的學生、成人背誦為主,十日上午則以各區來的考生為主。

  七月十日一大早,各地考生陸續報到,北區考生為了有更好的精神應考,特地前一晚搭遊覽車抵園區。許多妙慧和青少年班小朋友則由家人陪伴,人潮一波波湧進宗仰大樓。小朋友年紀雖小,背起書來卻不含糊,社會組應考的學員更是卯足勁背誦,大家口誦聖賢的言教,琅琅背誦聲洋溢四處。

  閉幕式是大會考的壓軸,不少考生和家人留下來參加盛會,接受頒獎。管理部郭基瑞副主任勉勵大家:背誦經典志在聖賢,要把聖賢的話放在心上,講聖人講的話,想聖人想的事,做聖人做的事,有一天一定可以和他一模一樣。成佛也一樣,要背誦經典,講佛說的話,做佛做的事,有一天也可以成佛。大家透過會考,每跨一步,就是朝向聖賢邁進一步。

  典禮的高潮是頒獎,不論社會組、長青組乃至學生組,都有突破去年的成績。背得最多的是園區的三位高中生與一位國中生,他們分別花了兩天半的時間背完十三萬字。

  代表社會組五百五十九人上台領證書的是台中的林楊月娥女士。八十一歲的林阿嬤從去年開始背書,台中學苑舉辦會考時,她背了四千多字。這次她已經背了十四部經典,共八千兩百多字。阿嬤很用功,對三寶信心很強,每天串背複習,還請媳婦、女兒、孫女幫忙驗收,不久前兒子過世,阿嬤除了用背誦的善行供養師長佛菩薩外,也殷重地回向給兒子。

 

主考官的學習

  在會考過程中,主考官全程陪伴應考生,考生有老少,狀況也不一樣。很多主考官帶著前行緣念時的莊嚴,在正行時投注心中的隨喜,還有以法抉擇的拉拔。

  有主考官一有空檔就背「普門品」祝福眼前的考生,然後背第二遍祝福當天的考生,背第三遍祝福所有的考生,心量不斷擴大。也有人遇到學生背書不順利乃至耍賴的情形,這時想起師長的關愛教育,內心不斷現起:「我應該怎麼幫助他、關懷他?」有一位七十多歲的阿嬤,因為是第一次背書供養,緊張得背不出來,經過主考官關懷鼓勵,終於背完九部經典,沒錯一個字。主考官深深體會,沒有師長,就沒因緣現見佛菩薩的語功德。

 

背書花絮

  三天的會考,是考生們努力多時的呈現,這份學習的堅持,叫人隨喜。以下是他們的參加心得:

  ◎來自台中○七秋的徐正昌師兄會背書,也很會做生意。第一年讀廣論時,因為聽不懂,常常打瞌睡,不知道班上在上什麼內容;但是現在,不但會背廣論科判,還計畫用十二年把廣論全文背下來。

  對於背書,他的體會是:「感謝在經典背誦班的學習,讓我知道背書不是靠自己的力量,而是要對師長皈依祈求,把生命高度提策得跟師長一樣。就像讚頌『天空之旅』裡說的『乘著風翱天際』的那個風,我覺得那就是師長的力量。」徐師兄將背書的道理運用在所有的學習上,「不只是背書才需要百遍為度,師長的一切教授,都要能這樣百遍為度地去練習,直到在心續中任運,起而行持。」他說,希望背書的業,能夠成為生命中最深刻的感果重業!

  ◎台中葉寶照師姐,因為聽到背書是作師所喜而開始背書,她認為自己什麼都不會,只要看著書照著念,就可作師所喜,實在太簡單了。

  另一個困難是「溫背」(溫習),她照著法師教的方法:「不貪多,不貪快,跟自己比。」終於一一克服。背書兩年多,這次她挑戰一萬二千字,準備更認真,也感受到師父的恩德,讓她在不知不覺中親近聖賢,記憶力也變好,雖然已經五十歲,但現在看書看得快,思惟也較以前快,對讀廣論很有幫助。

  ◎嘉義的蘇師兄在郵局上班,年輕時就喜歡背書,團體推動背書,他相信師父要做的事情,一定對自己有幫助,所以立刻響應。一開始他從課誦本背起,不斷熟讀,記住之後再利用開車時間串背。一本一本背,只要決定好書目,很少不能達成目標的。不過背到「入行論」時他覺得很難,知道這是障礙現起,開始殷勤供燈祈求。

  「背過的書對自己修身養性有幫助嗎?」有人問蘇師兄,他的答案是肯定的,例如背到「弟子規」的「己有能,勿自私」時,他就反省到過去自己不輕易貢獻長處,為了對治習性,現在只要聽到同事有需要,他就會盡可能地幫助對方。

  ◎北區讀經班義工廖雪君師姐很嚮往「背書背到終身不忘」的境界,雖然還沒有很喜歡背書,卻靠著會考策勵自己持續努力。背書雖然辛苦,但是卻因此對聖賢的智慧有了體會。

  廖師姐的母親年紀老了,行動不方便,會喚她代勞,以往她總以自己在忙別的事,沒有立刻行動。「弟子規」中說「父母呼,應勿緩」,讓她醒覺母親的需要,比如說:為什麼母親會要她幫忙剪指甲?原來老人家的皮膚很脆弱,指甲太長的話一不小心就會摳破皮。想到母親的苦,她不再拖延,立即行動,弟子規雖是古時童蒙的教材,但即便是成人,依然可以受用到好處。

  ◎應屆畢業的福智高中學生張芸甄,指考後報考十一段(十一萬字),勇氣可嘉。她說,小三參加讀經班很不喜歡背書,小六參加園區體驗,老師勉勵她利用暑假多背書。芸甄很聽話,雖然邊背邊哭,卻始終沒有放棄。沒想到開學後,她竟然是全班背最多的人。「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無疑是她努力不懈的最佳寫照。

  ◎福智高中一年級的莊邵軒,上高中才開始背經,一開始覺得背經很無聊、沒有用,但每天早上還是跟著大家一起背,老師幫忙訂背書計畫,自己就跟著老師所教的紮實的背,一年來已經背了七千多字。以前覺得沒用的經典,遇境時卻能在腦中現起且能改變自己的行為。

  有一次他看小說,同學發現後就向老師告狀,他當時心裡很苦。後來又有一天,那位同學看小說又被他看到了,他也想要告狀,這時內心現起「弟子規」的「人有短,切莫揭」,想到「他告我的狀是為我好,我看小說是我的錯,我要改,不要把苦加在他身上。」

  ◎莊于萱同學以往背書求快速,咬字比較含糊,這次希望自己背得更精準,咬字更清晰,沒想到考試時她忍不住又念快起來,體會到習性已養成後,要改是很困難的,必須花更多的心力。今年她新背「入行論」,同學告訴她這裡面是修行的次第,不能含糊背過,所以于萱就要求自己逐字清晰地背起來。

  生活上也因為背書讓于萱受益良多。于萱覺得廚房的阿嬤煮飯非常用心,食物都特別好吃,每次用餐時間沒到,就很期待很想吃。有一次,又生起想吃的念頭,腦中就現起「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她告訴自己,不應該一直想「吃」這件事,應該要專注學習,該吃的時間到就可以吃了。自此心就不會一直緣在食物上。

  ◎高二忠潘彥同學在國中三年就已背完十段(十萬字),這次會考選背「易經」,為什麼呢?潘彥說:「自小就很喜歡儒家文化,四書背完後,又背了五經中的詩和禮,又曾聽一位大學教授提到,詩經是古今交會,而易經是天人交會,是前人高度智慧的展現,雖然不懂其中內涵,但先背起來,期望能有高人指點,了解其中意趣。」潘彥覺得在園區學習讓他確立了生命的理想和格局,希望自己能像鄭板橋「寄弟墨書」中所說「經世濟民,抗懷千古」,做利益天下蒼生的事情。

福智之聲第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