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經講記(四十一)

 

◆日常師父開示

  《孝經》總共十八章,已經講了十六章。昨天講到那個〈感應〉,最後講了兩個故事。實際上,真正的孝道,不僅僅是如此,我們不必從佛法看,就是以儒家思想來看,如果真的要了解《孝經》的真精神,必須幾個條件:第一個,就是我們應該對於《四書》──《大學》、《中庸》、《論語》,乃至於《孟子》,有一個完整的認識,我說這個完整是文字喔譬如說,現在我們在慢慢地背,那麼文字的大綱,真正的義理,我們現在不可能一口氣認識,將來我們實際上去實踐,你真正努力去做,那個時候才會處處體會。

  就像現在平常太多東西都是這樣,你沒有實際上的接觸,不大可能真正了解它的內涵;特別像這種事情都是深廣的精神層面上的東西,那個深廣的精神層面上的東西啊,我們更要很細心地去做,一般普通我們最可惜、最大的損失,就是只停在最淺近的那一面,實際上淺近的那一面,還是跟它的精神、心理分不開的。譬如我們現在最簡單地來說──好吃,你說:「這個東西很好吃!」是不是還是由於你心理的因素在裡頭?有沒有?「這東西很好吃!」有沒有你的心理因素?你們想想看,有沒有?

  某甲!有沒有?啊?有、沒有,這個答案很簡單,有沒有?(弟子回答。)有。好,再來一個,某乙!有沒有?譬如說,這個東西很好吃,你說是單單我們外面吃的,還是有心理因素在裡邊?有。某丙!有沒有?(弟子回答。)有。有沒有人說:「好吃的東西,沒有我心理因素的?」有沒有這個?絕對不會發生這樣的事情。

  我現在舉一個很簡單的比喻,現在假定說這個沒有心理因素的話,現在這裡,我簡單地告訴你們幾件事情,不曉得你們有沒有這種想法:當你很出神或者全神貫注做一件事情的時候,你那個心情全部為某樣東西專注在這個上頭,那時候旁邊發生了很多事情,你完全不知道,我想大家是不是有這個經驗?所以譬如說,哪怕喊你,發生了什麼事情,然後你在那地方看電視看得很起勁,外面聲音又吵,但是你完全不知道他們做些什麼,是不是有這個經驗哪?換句話說,這個聲音也好,聲音是耳朵聽的,我們用嘴巴嚐的,然後呢我們感覺得到東西,實際上這個都有心理的影響在裡頭的。但是因為我們的心對外面的這個,很強烈地執著在這個上頭,所以在內心當中細緻的地方,我們就不注意了,這個就是為什麼我們現在學,說人跟畜生不一樣的地方:畜生只管吃的、玩的,就是這樣,那個心理稍微深一點的層面,牠完全不管。這點我們要清楚。

  所以我們平常的時候,覺得聖賢,我們如果不了解,好像以為:「唉呀!古代人都講『聖賢』⋯⋯」不是,實際上對我們真正最有影響的,是這個道理,這是我們要了解的。正因為它是個心理的問題,所以感應這件事也是,我們雖然看不見,但是它有非常深遠的影響。以儒家來說呢,他只是怎麼樣把「仁」做對了,那自然這感應當然有,我們現在先不去深入地談這個問題,不是沒有。佛法呢,更是從根本上面最究竟地認識它,如果這樣地我們認識了、了解了,然後照著這個道理去做的話,那我們希望的才真正有可能得到、實現,這兩點是我們本質上面應該知道的。

  但是我們要真正去體會的話,必須現在先理論上認識,將來你必須照著去認真地實踐。到這種情況之下,透過這個實踐,而理論已經學過了,遇見這個境界的話:喔!你就知道了。譬如我們現在說,先告訴你要到鳳山寺,假定你沒來過,那鳳山寺應該怎麼走,鳳山寺什麼形狀,先跟你描摹一下,等到你到那裡,一到,「啊!我曉得了,這個就是。」假定事先不告訴你,你也不曉得,糊里糊塗,雖然到了這裡,「我在這兒幹什麼?」「這裡是做什麼的啊?」我們就茫然,一點都不知道,這兩個的根本差別。現在我們〈感應章〉也就是如此,他實際上的內心當中,他這個通於什麼?通於天地之間。

 

〈事君章第十七〉

  下面呢,又來一個〈事君章〉。那很有意思!那個孝,主要地是從家裡邊事父母開始的,他這地方講一個「事君」,為什麼不強調「事親」呢?其實,前面〈紀孝行章〉主要地就是告訴我們怎麼去孝順,現在事君為什麼要講一下呢?這我們要了解,根本上面,孝的特徵並不是指外面而言,是裡邊的內心,是「我以什麼樣的心情去對人」,這是它的根本。可是這個心情一定是從小,從基本上面開始,所謂從孝開始,從小是對父母,在家庭當中,從這個地方慢慢地擴大、擴充,一直到什麼?到天下,推到最廣、極致的時候,那就事君。所以從基本上面,從最小到最大,你都能夠以這樣的心情去做事情,那你這個孝是圓滿的時候。

  所以他前面那個〈開宗明義〉講完了,〈天子〉、〈諸侯〉,然後〈卿大夫〉、〈士〉、〈庶人〉,這個是說孝是同一個道理,在不同位子的時候,因為他位子不同,所以作法也不同,這樣有五等。因為有這樣的關係,所以這個人才能夠跟天地相稱,成為三才。人的真正特徵是孝,孝的極致是聖,所以〈孝治章〉、〈聖治章〉,下面又重新說〈紀孝〉,那個都是順的方面。講〈五刑〉呢,就是反過來,喔,這個是該做的,反過來,這個不該做的,這樣。那麼講完了以後,這整個的孝是什麼啊?至德要道,乃至於揚名天下,所以又把它重新說一遍。同樣的順逆、順逆,那麼到了這個道理以後,大家聽見了以後:「那孝,無條件的孝嗎?」不是,孝還需要這樣的。

  所以這個前面的順逆,是〈孝行〉跟〈五刑〉,和後面的〈廣要道〉、〈廣至德〉跟〈諫諍〉,有不太一樣的地方,前面那個順跟逆,是就什麼?你這樣順行,做得對,不做就是犯了罪了;後面的順逆的話,只曉得好像:喔,無條件的孝順!不是,不是無條件的,孝順有它的條件,這個要什麼?要有智慧去抉擇,才曉得什麼是合理的。如果不合理的話,所以《論語》上面說:「當仁不讓於師。」如果跟著老師的話,那麼就是說該做的,那老師如果有不相應的地方,他也一樣地應該如理地來改善它,所以對自己的尊長、父母的話,要諫諍。這樣的正面、反面都做對了,那感應自然就對。

  他是從前面,從立身到這裡事君,就是這麼擴大、擴大,再下面的〈喪親〉呢,就是生是這樣,死是這樣,這生跟死統統圓滿,在這樣的情況之下,那個孝是究竟圓滿的時候。

  啊,那大家上課的時候不要去管這些啊,偶然有隻小鳥過來,那麼看一眼可以,不要那個精神為牠牽去,我們真正應該主要地放在自己的書本上面,特別是你們幾位,書念不好,這種小事情一天到晚就跟著去了,那是我們最大的損失啊!我們要充分了解這種事情。所以我們想想看,看一個電視劇,重要的事情都不管了,現在我在念書,一隻小鳥跑過來,你這個心就被牽去了,你怎麼念得好呢?這點,平常的時候特別地注意一下啊!

  那麼下面呢,我們現在講一下那個〈事君章〉。某法師請你念一念。

弟子:

  子曰:「君子之事上也,進思盡忠,退思補過,將順其美,匡救其惡,故上下能相親也。詩云:『心乎愛矣,遐不謂矣,中心藏之,何日忘之。』」

  父母是近,君是最遠,所以現在從父母當然是,乃至於到最遠,怎麼辦呢?他也是一樣的,君子事上,那就是天下國家,除了這個以外,層層上去,無不如此。他叫「進思盡忠」,當你向前,和父母在一起的時候,你什麼呢?盡心盡力去做;退下來的時候,「退思補過」,做完了這個事情以後,想想看:「哎唷,我有什麼錯的嗎?」做對的,不斷地再增長、激勵;做錯的,要想改過,就這樣。那麼我們所有的行為有一個原則:「將順其美,匡救其惡」。如果說它本來已經是對的、好的,那我就隨順著他、幫忙他,對一般來說「鼓勵」,如果是對這個上頭的,或者君王來說的話,就幫助他,使得他那個好的地方,隨順地能夠達到圓滿。如果不對的、壞的地方呢?幫助他,「匡救其惡」,如果能這樣去做的話,「上下能相親也。」那自然,所有的行為都是好的。如果有不好的地方,自己看不到,做臣下的人就幫忙他。

  其實這件事情我們從家庭當中開始就是這樣,所以我們處處地方記住:「進思盡忠,退思補過」,要去做事情的時候,盡心盡力去做;做完了,回過頭來想想:「嗯!我自己想一想,我哪裡不夠、不對,那繼續地、不斷地來增長。」所有做的事情只有一個:他對的,我們幫忙他、輔助他;錯的,也想辦法改善。這樣不斷地好的增長、壞的改善,自然而然能夠達到圓滿的境地,因為這樣,所以上下相親,人與人之間自然就好,這個特點。現在好像這地方,我們只是說君,好像帝王跟下面的大臣一樣,其實不是,人與人之間所有的關係都在這地方。

  下面就舉一個《詩經》上的話:「心乎愛矣,遐不謂矣,中心藏之,何日忘之。」說這個君子伺候他的君──皇帝,乃至於長輩,怎麼樣呢?內心當中還是以這個心,一心一意地,從孝親開始的愛,他一心一意為了愛護自己的對方,如果是父母,那就是孝;兄弟,就是悌;然後君王就是忠;朋友就是信、義,都是同一個道理。「遐不謂矣」,「遐」就是遠,並不因為這個國王跟我們太遠,那沒什麼關係,我們內心當中以同樣的這個心情,雖然是跟國王之間關係很遠,遠不是一個問題,真正主要的,我內心當中一直懷著這樣的一個念頭,所以這是我自己心理上的問題,那沒有一天忘掉。

  現在我們來看一下,從剛才已經簡單地敘述一下了,從近到遠,從小到大。這個近、遠,說家裡邊的父母,一天到晚在一起的;從小到大呢?家是小,天下國家是大,當然中間有經過朋友什麼等等,所以我們所有的人與人之間真正的關係,他內心當中就是以這種的心情來發揚光大,這個仁的根本的特徵。所以我們從一開頭曾經提過,在一個環境當中,或者是只有兩個人,或者三個人,乃至整個一個團體,你的起心動念都能夠代人著想,處處地方能夠考慮別人,那麼在這種情況之下,人家對你的反應如何?自然也就很歡喜你,也對你好。反過來,你只管你自己,動不動就是想著侵害別人,乃至於心裡面一天到晚去瞋恨、討厭別人,因為你心裡面這樣,所以行為自然而然也就是這樣,那團體當中人家會不會一天到晚給你笑面孔,想求你啊?自然不會哪!所以我們真正了解了這個道理以後曉得:喔,原來我們做人應該怎麼做。

  所以儒家就告訴我們:「不怨天,不尤人。」我們一天到晚怨天尤人,心裡面埋怨這個、埋怨這個,就是這樣,不知不覺發顯出來的都是這樣的味道,那卻是要求快樂,你能得到快樂嗎?這是我們要了解的。所以現在這個世界的顛倒啊,最可憐的地方就在這地方。所以前面說,這個做兒子的敬愛父親啊,兒子高興。欸,這妙勒!從這地方我們就很清楚明白的,事實就是這個樣,只是一個把問題看得很深遠,一個是看得很膚淺。因為看得很膚淺,雖然有這個本能、有這個事實,我們看不見,所以這個人慢慢地越來越退化了,到最後,連他做一個人都做不到──畜生。這是一個自然的法則,我們要了解。

  所以這地方的講那個事君,有這樣的意義。

福智之聲第2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