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你聽見了我

雲林 心宇

  這本書是翁澤女士從事安寧療護七年來,接近瀕死病人的經驗果實。很難用簡短的字句,傳達本書用生命厚度所累積出來的豐富。它所提供的不是理論思惟,而是見證人類最深處經驗的感受。台灣社會一向將「死亡」視為禁忌,不能談,不能面對。對死,我們的內心深處一直背負著一個很大的問號。死亡如此困擾我們,是不是因它反映出真正的問題?那些我們經常要逃避,藉口以後再思考,等我們比較老、比較聰慧、比較有時間的時候,再提出來的根本問題?

  經歷多年伴護臨終者度過生命的最後一刻,翁澤女士說,她對死亡本身並沒有多一份認知,但是,她對生命的信心卻不斷增加。她說「接近別人的痛苦、死亡,竟能教導我以另一種態度生活,比以前更有自覺、更強烈地生活。」因為這些臨終者的生命故事,切入了她心中真正且唯一的問題:我的生命到底有什麼意義?在她及整個醫療團隊的伴護下,書裡的每一位臨終者淋漓盡致地活到最後一天,在生命更完整地實現後,讓死亡自然來臨。而翁澤女士則在這些臨終者面前受教育,學習如何活在快樂和痛苦裡,也學習活在最自然不過的細碎瑣事裡,變得更關心周遭的人,覺悟到他們並不會永遠在身邊,渴望了解他們,同時盡己所能地,幫助他們成為他們應該成為的。本書不但教我們如何學習安寧照顧,更警惕我們面對自己的生命。

  本書法文原名是「親密的死亡」,中譯書名則賦予更傳神的意義。許多瀕死的人,在臨終之時,傳給我們如此心碎的訊息:不要從生命旁邊晃過,不要從愛旁邊錯過。一個被愛的臨終者的最後時刻,可以是和他人關係盡可能更長遠的最好機會,我們之中有多少人抓住了這個機會?可惜,大部分的時候,我們唯一做的,是讓沉默與孤寂環繞在這唯一重要的生命時刻……。生存在認定「猝死」就是好死的社會中,安寧療護幾乎和「等死」畫上等號,但翁澤女士希望能讓讀者感受到,陪伴瀕死的人度完生命最後一刻的豐盛,以及她這些年因發現這豐盛而有的改變。

  本書文字非常優美,這一本捨去生死理論的動人書頁,相信更能讓人不帶恐懼與預設立場地看見死亡的尊嚴。「不應該在死之前死去」,生命不是常常提供我們超越的機會嗎?在閱讀書中難得的生命經驗後,希望我們都能學習慢慢地轉身,正視如影隨形的死亡,對生命更敏感,使每一天都能讓生命有機會更完整地實現。

作者:瑪麗•德•翁澤
出版社:張老師文化
出版日期:一九九五法文版;民八十九年三月中譯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