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鄰的院子

高雄 江美芳

  鄰居的屋子連著一塊畸零地,砌起短牆,豎上欄杆,也成了一方宅院,院子裡約有上百個盆景,個個有形有樣。晨間總見男主人提著水管澆灑,眉目間好不自適自得,晚來則見兩夫妻在燈下挨著盆栽,細斟慢酌的修整枝葉,也常見他們的朋友來一起泡茶賞樹。茶香煙嫋,月光燈影,紅盆綠樹,人情笑語,美哉!人生夫復何求?

  近幾年巷道擴寬,鄰居的院子劃出大半修馬路,那些風貌款款的紅盆綠樹頓失寬闊的陳置所,拘据一處見著有股難言的委屈,晚間再不見燈火人影,聽不著低言輕笑……不知多久之後,偶然發現盆景都不在了,悵悵然,覺得晨昏少了什麼風景似的。

  又過了不知多久,晚來那小小的院落裡好似又亮起了燈火,依稀又響起了笑聲,卻也不曾特別留意去探看。

  不久前的早晨,女主人竟刻意來家裡,笑容滿面的同我話家常——近幾年夫妻兩人陸續學佛,利用那小院子承擔其團體的資源回收工作,晚間與好友一面整理回收品,一面切磋佛法。這之前她未曾對街坊積極宣導資源回收,是因為顧慮著有位老伯在附近拾荒,好長一段時日沒見老人家來了,她才在家門口置放了大回收箱,鼓吹大家響應環保,惜福行善。

  有時清早遇見男主人一手托盤,一手提壺,盤上疊著饅頭,壺裡有豆漿,一個塑膠袋也不用,彼此道早安時,發覺他眉目之間流露著樸實謙沖的神色。

  為了回收工作,芳鄰特地將院子搭起晴雨篷。同樣是回收品,篷下那些綑綁分類,堆疊得整整齊齊的東西看起來就一付「資源」的模樣,而門外橫七豎八四散無章的玩意兒根本是「垃圾」,可是主人家什麼也沒多說。偶爾送東西過去,遇見了總是笑容滿面道:感恩!

  我們仍是友善的點頭街坊——何勞多言?

  想想芳鄰以前和現在的兩種形貌,以及之前那紅盆綠樹的院落與目前晴雨篷下的新景象,或許從前種種宜於入詩入畫,而如今點滴卻直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