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狂潮


台北 和興


  網際網路,二十一世紀不可不知的科技產品;就如二十世紀電訊發展一樣,帶給人類更迅速的溝通管道,是一個無遠弗屆,資訊匯集的大倉庫。在政府機關、教育團體努力推動下,人人幾乎時時可上網。這種不設國界的資訊鏈,可藉它獲取生活中林林總總的資訊及各種生活上相互溝通的管道。

  當我們沉醉於豐富的網路資料、資訊享用時,為數不少影響身心健康的網站(如色情網站),還有各種誇大的商業廣告的看版、傳播私人特有思想及情感抒發的網站,在幾乎不設防的網路上出現了。這種特殊溝通方式,不僅影響下一代,也使得人與人之間的距離越來越遠。

  有人認為網際網路可以取代一切,認為網路是百寶箱,所有的資訊都可以透過上網取得,然而原本「知識」是將所獲資訊經過大腦「分析與組織」後才能內化為個人「知識的資產」。在網路快速移動的螢幕畫面中所截取的資訊,因缺乏時間深入分析,極易造成思想的武斷與偏差,甚至走入歧途。

  今年(西元二千年)元月,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在一項講座會中提出一個看法:「網路無益於知識的累積」,知識還是要藉「閱讀與思考」而得。許多年輕學生肯耗上好幾個小時,和網友聊八卦的精力與浪費寶貴的上網費用與時間,卻推說沒有時間閱讀。若依張忠謀的說法,無異是對這些科技渴望者當頭棒喝。讓上網成癡的人,為現今社會陷入「上網」迷思中提供更多的自省空間。

  網路對現代社會有其重要性及功能是不可抹殺的,但也最容易在資訊狂潮中沒頂,奈思比在《高科技•高思維》一書,告訴我們如何善用科技的好處,但也要減少對文化的不良副作用。企圖跟上所有資訊的人,除非將研究範圍縮小,否則網路上光怪陸離的資訊垃圾使得上網必須花更多時間蒐尋。在網路科技世界洪流中,應思惟如何運用它讓我們不受實體世界的繫絆,不讓我們捆綁在機器上不得脫身。思惟它是讓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節省時間,或是製造了空虛與人際間的隔閡?以張忠謀先生的說法,知識的累積絕對是靠踏踏實實、一點一滴的努力,絕不可能是一蹴可成的。若著迷於網路的浮面,沒頂是不可避免的。

  上過網嗎?為什麼上網?為了獲得資訊?還是好奇?從網路上學到什麼?而上網所花的時間與效益計算過沒?對於新科技產物『網際網路』曾作過多少揀擇?讓我們善用網路但千萬不要在網路上滅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