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母親的花

編輯室整理


  金針的名稱由來,以它的金黃色花蕾呈細長管形,端細末粗,狀如針支而得名。由於金針容易種植,用途很廣,在中國各地擁有許多俗名與別稱,如「萱草」「忘憂」「療愁」「黃花」「川草」「鹿蔥」「丹棘」等。而金針提供根、莖、花給人類使用,無私地奉獻、堅忍耐苦的生命力及秀外慧中的特性,象徵著中國傳統母親的偉大,自古被喻為「母親的花」。

  金針在中國的栽培歷史悠久,全株都有利用的價值。金針的花蕾及嫩莖供作蔬食,以花蕾為菜,稱之「金針花」或「黃花菜」;以嫩莖為菜,則稱「金針筍」或「碧玉筍」;金針的根部是傳統中藥藥材,主消、退火及利尿,藥性屬涼;葉片經乾燥後所製成的「萱紙」,是用於書法及國畫的最佳紙材。

  金針的品種約有二十多種,種植時節分春、秋二期,春植為三至四月,秋植則十一至十二月。原生種金針花期在八、九月;早生種金針則在三至六月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