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絡簿──親師生的心橋

 

  相信大多數的學生都寫過,家長都簽過,老師也都批改過──聯絡簿。它曾是親師生間的例行公式,是有些人的負擔,是有些人的夢魘,如今卻是許多親師生心與心交流的平台!

  基金會老師帶領學生撰寫聯絡簿,透過九個欄位:智慧小語、重要記事、學習重點、觀功念恩、善行小點滴、善行紀錄……的撰寫,建立正確的知見,從而在生活中觀察、思考、反省、實踐,除了學科與技能的學習,也覺察自己的內心面對外在的各種境界時的作用,漸漸了解自己心靈的作用,讓心靈透由學習而不斷提升。

  高雄鳳山工商柳寶佴老師不但自己寫聯絡簿,也在班上推動聯絡簿,更在家裡推聯絡簿,發現聯絡簿改變了他們班、他們家的氣氛。

  以下是她的心得分享:

  如證和尚說:「聯絡簿是本改變命運的神奇簿子。」前年參加教師生命教育研習營之後,福智教聯會林淑慧老師送我一本聯絡簿,從此自己的生命獲得改變,也改變了很多人的生命。

  收到聯絡簿後,舉凡自己研讀廣論的心得、從師長或經典中學習到的理路、別人鼓勵的話、生活中感動或挫折的事……都記錄下來。當我習慣每天做生活總結、整理,再加以反省、改善,發現每天都很充實。因為,生命變得不再迷迷糊糊:很多的快樂,因何而樂很清楚;很多的痛苦,為何而痛也很明白。經過反省檢討再重新出發後,會看到自己的成長,尤其每次回過頭翻閱過去聯絡簿上的紀錄,看到辛苦走過的歷程,常常會有更進一步的體悟而獲得新的喜悅與提升,聯絡簿變成我的修行日記,是生命中捨惡取善的法寶。

  前年暑假剛接一年級導師時,知道班級的任課老師都很嚴格,孩子的功課壓力很大,而曾猶豫是否要推聯絡簿?但想到如願法師說:「每天都要忙最重要的事,這樣一輩子才會忙最重要的事。」而思惟到,正因為孩子生活忙碌,壓力很大,所以更需要透過聯絡簿來整理內心;我希望他們在忙碌之餘,能夠每天為自己留下一點時間,透過寫聯絡簿整理安頓自己的身心,從而看清楚自己前行的方向,因此毅然決然在班上大力推行寫聯絡簿。

  班上有四十個人,自己就是第四十一號。我會透過聯絡簿來傳達我對事情的看法,以及表達我對他們的肯定與關愛。因為跟孩子同一個時空背景中生活與學習,遇到相同的事,卻彼此有不同立場、不同看法時,可透過聯絡簿來引導孩子做更寬廣的思惟。

  即使是導師,也不是每天有班上的課,縱使有課也不能每天都談課外的事,透過聯絡簿,我可以知道每天發生在班上的事,從而對情緒受挫的學生送出及時的關懷;也能及早處裡正萌芽的錯誤,讓學生及時調整學習的方向。

  我還把家人的故事帶進我的聯絡簿,讓學生透由批改我的聯絡簿,認識我家的氛圍,將想傳達的理念,一點不說教地傳遞出來,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汲取了我做人做事的理念與方法。

  自己班上學生受用後,我回過頭仔細閱讀兩個女兒的聯絡簿,發現大女兒的聯絡簿寫得很令人感動,很能掌握學習的內涵;二女兒則寫得七零八落。顯然這是我得去面對的問題,因此便引導她可以將日常中的任何受用,都寫在聯絡簿上。這樣引導了一段時間以後,有一次看到她將自己解決問題的經過寫在聯絡簿上,在另一篇上則寫到:「無論做任何事情前,要先想想後果。」雖然只有短短幾個字,卻讓我很感動。

  為了肯定她,我決定寫一本屬於我與二女兒的聯絡簿,希望能將她的善行與成長點滴記錄下來。有時她在批改我與她的聯絡簿時,會在上面寫著:「寫得很棒,要記得填善行總結。」現在這本家庭聯絡簿,真的是屬於我們家庭「心」的聯絡簿──班級名稱:幸福的柳丁家。一本的導師是大女兒李潔;另一本的導師是二女兒李宜。

  其實每天要寫自己的聯絡簿和女兒的聯絡簿,要改班級的聯絡簿,兩個女兒的聯絡簿;而我的學生有自己的聯絡簿與老師的聯絡簿要寫、要改;兩個女兒也有自己的聯絡簿與媽咪的聯絡簿要寫、要改,但我們都寫、改得很歡喜,聯絡簿成了我們的心橋,讓我們能走進彼此的心,一起寫下彼此的成長紀錄,也在別人的成長過程中留下歡喜的足跡。

  感恩師長帶領我們一起領略聯絡簿的殊勝,看到學生在回顧這本聯絡簿,扭轉了他們從小到大對聯絡簿的看法;看到孩子從抽不出時間寫這項「功課」,到現在很歡喜記錄下自己心的成長歷程,內心真的有說不出的感動。這個暑假也將聯絡簿的使用延伸到其他兩個任課班級,希望這份善的漣漪能不斷擴大,讓神奇的聯絡簿發揮它更大的功效,幫助更多更多人的生命變得更美好!

  

 

 

 

  

 

 

 

 

 

驚艷連年  ◆編輯室 整理

  「暑期教師生命教育研習營」自二○一○年開辦迄今,已連續舉辦三年,雖然課程標題乍看之下相似度頗高,但是,有許多老師年年參加而樂此不疲。原來,福智文教基金會的講師群平常固定每週共學,無論課程理念的學習與實務教學的體會上皆有長足的成長,因此,每年在營隊上的講課與經驗分享,都讓學員老師們驚艷,覺得重新探入一座又一座聞思的寶山而百聽不厭。

  ◆警察大學交通系詹丙源教官:第一年參加後,希望可以和學生一起將聖賢的智慧裝進腦海,期許台灣的治安可以站上巨人的肩膀,而在班上推動「經典教育」,沒想到學生的反應不如預期,只好向基金會尋求協助。福智文教基金會的老師建議,先幫學生建立正確知見,讓學生知道改變的重要,等真正興起想改變的心再去推動,才能收事半功倍之效。

  今年參加研習,期許自己將來務必要參加福智文教基金會的「成人經典背誦班」,唯有自己直接走進經典背誦的學習,開學後才能將自己的體會傳遞給學生。

  ◆台北市五常國小龐培沛老師:本身背經多年,也是經典背誦義工老師,三年都來參加研習的原因是:「我得再再堅固、檢核自己的方向是否正確?是否聽懂了老師的引導?」

  我覺得,研習營的學習,最重要的不是講師的內容是否精采,而是在於聽課的學員是否能成為潔淨的學習器皿?我努力讓自己成為乾淨的器皿,以圓滿裝載老師所傳授的心法;在今年經典背誦的體驗活動中,體會到與去年不同的「分段背」和「記遍數」,打算回學校去好好學習和嘗試。

  ◆台中市中華國小陳秋萍老師:第一屆研習營中學到觀功念恩,很想用它來開啟幸福的教學生涯。想到過去擔任國小三年級導師時,曾傷害一位學生,於是邀約這位已讀高一的學生共餐,並向他道歉。學生已忘記此事,但是我的心卻舒坦多了。

  後來不再當「糾察隊」,改以觀察學生優點及善行、讚美學生的方式經營班級,教室裡因此充滿溫馨與快樂,也找回了當初教學的熱誠。今年希望在學校組「生命教育工作坊」,雖然知道會遇到許多困難,但是相信有福智文教基金會當後盾,困難應可迎刃而解。

  ◆彰化達德商工邱婷君老師:上完觀功念恩課後,用心寫了封信給關係冰凍多年的爸爸,雖然爸爸沒有直接回應,但事後媽媽說,爸爸看了信,情緒激動地淚流滿面。

  這回重溫豐富的課程,反省到自己一直安住私校技師角色,而未成為經師,決定在班上推關愛教育,努力發現學生的亮點,幫助學生建立自信與學習的樂趣;也要謙卑地閱讀每一本學生個人所呈現、屬於他自己的「書」,學習讀懂每個學生的心,希望我的班上可以是心與心互相傳遞、互相溫暖的地方。

  ◆台南市大成國小廖育慧老師:第一次參加營隊就被義工及講師深深感動,帶著學到的豐富內容,回到班級推廣,卻遇到了瓶頸,又不知該怎麼解決,所以就不了了之。第二年邀九位同事一起前往,也主動承擔輔導員工作,因此參與多次前行及共學,而體會到福智團隊創辦人日常老法師那顆關愛一切有情的心,也感受到學習要有善知識教導,同行善友拉著,才能步步向上。

  今年聽了桂林國小推廣蔬食的分享後,決定克服怯弱,盡力將蔬食推進校園,讓學校師生趕上「蔬食救地球」的新潮流。

  ◆南榮技術學院李佳純老師:品嘗有機香椿拌飯時忍不住驚嘆:「哇!這應該不是普通的米吧?」夫家務農,雖有些許自然無毒的健康食品觀念,只是迫於現實,公公始終不敢跨出有機耕種的步伐。

  嚼著Q彈米粒,看著溫馨短片,心裡百感交集,相信在台灣的土地上,一定還有許多生物,正遭受農藥殘害而瀕臨消失。慈心基金會從高處統籌、溝通,號召農友一起耕種有機,不但護育了大地,更保護了人心。基金會與農友的努力成果,讓我想促成夫家有機耕種的心意堅決了起來。

  ◆屏東東港海事學校楊雅玲老師:第一年研習顛覆了過去的教學概念,體會到老師除了教專業課程以外,應該要帶給學生生命的成長。

  第二年與兩位同事設計改良版週記,但因缺乏正確的目標與引導而反應不佳,三人都非常挫折,直想打退堂鼓。

  這次體會到聯絡簿每個欄位都很重要,串起來就是一趟完整的學習,因此決定回去要推家庭聯絡簿。為了提高成功率,打算暑假和女兒一起寫聯絡簿,開學後先找班上幾位比較相應的學生試寫,等進行穩當後,再將這些成功經驗推行到全班。

  ◆高雄市大樹國中陳玉瓊老師:三年研習,聯絡簿其實是最陌生的課程,直到今年才終於聽懂講師們說明的每一欄,也看出舉例中學生的用心,尤其是當場實作,讓我寫出自己的第一篇聯絡簿,而體會到「串習」的重要,本來覺得「難」的東西,反覆練習後,就變得簡單了。
  在班上使用「成長週記」兩年,大多數學生都會在週記上寫謝謝老師,或感恩父母親的文字,習慣影響行為,行為造就命運,期許學生把這份感恩的心帶到生命中的各種境界,為自己創造美好的命運。

時光倒流 願當明師   ◆桃園 禾心

  曾經,下鄉教書的第一年,就讓班上的升學率爆衝全縣第二名,紀錄至今未被打破;曾經,家長擠破頭、用盡方法要把孩子送到我的班;曾經,校長把我捧為上賓,可以指定班上的科任老師,只要覺得教學不夠好的老師,馬上換掉……

  自詡「名師」的我,直到退休後,擔任了福智文教基金會舉辦的暑期教師生命教育研習營的義工,觀看「名師?明師?」這齣戲劇後,才恍然大悟:為何別人眼中「名師」的自己,在教學生涯中常常沒有歡喜、愉悅的心,只覺得無可奈何地被責任拖著走。原來,我只注重升學率,卻沒關顧到學生的心。如果時光能倒流,多希望能成為學生的「明師」啊!

  以前因為「既然當老師就要當名師」的概念,身為班導的我,除了自己任教的科目,其他所有升學考的科目統統要管,我為學生設定分數標準,達不到的就打;達到標準以上的自掏腰包給獎金。除了功課,各項競賽也要參加,因為不能讓人覺得本班只是書獃子,當然錦標、獎狀貼滿教室。我也會要求學生練字,可不是要讓孩子修身養性,因為寫得一手工整漂亮的字有助於作文得分;至於聯絡簿,雖有益親師生交流,但對考試好像沒什麼幫助,所以可以不用寫……反正一切以升學為主,有助益的才做,其他無關緊要的事,就不要浪費時間囉。

  我常對班上的學生說:「我是為妳們好,考上好學校才能找到好工作,三年的苦日子,可以換來三十年的好生活!」所以從國一開始「逼」功課,每天下課後全班留下來訂正考卷,正確無誤後才能放學;國二開始,全班留下來晚自習,我可不是請家長協助看顧學生喔,而是親自陪學生,家裡的孩子就請先生帶。有一回孩子生病,還是學生家長幫忙帶去看病的。這樣全心全意的三年帶下來,班上七個學生跨縣市考上北一女中,成績墊底的學生也能考上縣裡第二志願的學校,這個紀錄在該校至今沒被打破!從此,我成為學校、學生、家長眼中的「名師」。

  回想當初那麼賣力所求為何?當我在營隊聽到講師分享,對比反省才發現自己的「用心」還是為自己!──這位講師說,她有位學生家庭環境不好導致行為有些偏差,而且成績不佳,因為擔心學生繼續在不好的環境薰染,所以把孩子帶回家裡照顧。而我以前也曾把學生帶回家住,不過這些學生可是我先挑選過的──必須成績好,可能考上第一志願的才符合資格,至於成績太差的學生,進步有限,就沒心思管她們了。

  原來說是為學生好,真實是內心深處的名利心作祟,因為我想當「名師」!也因為長期注重成績,沒有關懷學生的心,學生有問題、有心事,寧願找科任老師幫忙,也不敢找我談;因為嚴格,學生都很怕我,不敢親近我,畢業後幾乎很少回來找我,我跟學生的關係其實很疏離。

  擁有「名師」的頭銜,並沒有帶給我很多快樂,與學生的關係也很疏離。如果時間能倒流,我希望把老師當成「志業」而不是「職業」,帶學生是從關懷的角度切入,而非成績掛帥,落實「教育是一種傳遞」的理念,當一個真正傳道、授業、解惑的「明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