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昏市場
台北 許素梅
星期三的黃昏時刻,「捷和生活家」的大門口,總會有一群主婦聚集在一起,有的負責登記菜錢,有的則是手拿著塑膠袋一一的裝菜,更有的人則是手捧著自己的拿手私房菜,希望和大家一起分享。這裏沒有菜市場的大聲喧嘩與討價還價,有的只是笑鬧聲與讚歎聲,也處處充滿濃濃的人情味,這就是社區有機蔬菜共同採買的現場。
不過,儘管出發點再好,有人的地方就有是非,原本是鄰里情感交流的場面,其他的住戶卻認為非常嘈雜,而且拿著塑膠袋裝菜,給人一種「黃昏市場」的錯覺,有損社區形象。管委會轉告我這件事時,心中實在錯愕、氣餒、百味雜陳。不行,距離目標還很遠,我要冷靜積極地解決這個困難,不可就此卡住。
我突然想起讀過的一段話:批評可以讓我們看到不足的地方,所以批評可以使我們進步,因此它不叫「批評」,它是「最佳建言」,我衷心感謝且歡喜地接受它。這段話令我振奮,想必也能幫助其他義工對此事不做負面思維,從被誣蔑委屈的陰影中走出來。於是我用電腦把這段話做成書籤備用。
首先我找來八名義工,誠懇的把問題告訴她們,同時聽聽她們的心聲。大家覺得這樣溫馨真誠的互動,被比喻成有礙觀瞻的叫賣,離譜得令人難以接受。我先同理他們的氣憤後,拿出書籤與他們共勉。至少我們有兩個可議之處要改善:塑膠袋和噪音。如果不是這個批評,我們還是不自覺美中不足的地方。如果要讓「共同採買」在社區穩固,讓更多人歡喜受益,眼前這兩個讓其他住戶最不認同的事情,要用理性解決,耐心地等待他們理解。
幾經商量,我們決定依照管委會的建議遷移採買現場,而且為了改善塑膠袋的簡陋形象,其中有位義工的先生主動提供環保袋,為使共同採買成員能夠借用,一個酌收十元,每人兩個環保袋交替使用。如此一來,作業方便多了,義工們事先將菜裝入個人袋中,價錢可以提前算好,拿菜時交回另一個袋子、登記一下即可,因此,現場少了一些工作,多出時間促進聯誼。
至於社區管委會方面,在這之前我已呈上一份報告,說明共同採買的理念與現況,他們覺得受到相當的尊重。「黃昏市場」的譏諷發生後,我再呈一分報告,分析「共同採買」和「宅配」的不同,並表示願意配合的誠意,的確,這樣主動柔性的訴求讓管委員會對那些冷言冷語的人有所交代,而且事後證明換到的場地,有桌椅,又密閉,更適合三十幾個人交換心得。
而義工有這次衝擊,凝聚力更強,大家相約為了辛苦的農友,為了大地與環境要忍耐,直至誤會化解。我們的確因為這個批評而更為改善呢!說它是「最佳建言」,真是一點也不為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