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相演替 穿越風雨


──高雄六龜慈心林場


◆高雄 波妞

 

  位於高雄美濃與六龜交界處的六龜慈心林場(原名九龍山林場),林木繁盛、自然天成,在慈心基金會義工用心維護下更加綠意蔥蘢。原林場主人黃顯棠先生,聽聞友人介紹基金會創辦人日常老和尚的慈心理念後,毅然將早年向林政單位承租的九龍山共約五十一甲的林地,無償提供慈心基金會管理使用,以推廣慈心護生事業。

  二十多年來,林場未再造林伐木,因此自然的林相、豐富的原生植物得以保留,其中以麻竹和相思樹最多,另外種植有肉桂、桃花心木、無患子、光臘樹、欖仁樹等。這樣的自然寶庫是許多動物的棲息地,例如,朱鸝、紅山椒鳥、黑枕藍鶲、領角鴞、鳳頭蒼鷹、大赤鼯鼠,冬天還有候鳥來訪,蛇類也不少,偶爾也有大型動物如山羌、野豬拜訪的痕跡,置身其中即可感受蟬鳴鳥叫、綠野芬芳的舒爽。

  身為林班地(為林務經營管理方便,在林中依天然地形線或人工線而劃分的森林區域,是林地區劃的最小單位)的六龜慈心林場,基金會努力維持原有林相,並選擇栽植適合南部低海拔山區的樹種,例如:櫸木、光臘樹、黃連木等,而原生的香楠等生長旺盛、表現亮眼,短時間內即成林成蔭,因此適地適種成為維護林場的主要方向。

  二○○九年八八水災侵襲,林場有一塊林地坍塌,專家建議採「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綜合性生態工法修補,這種方法可避免一般工程慣用的混凝土施工所造成不友善環境的後遺症。

  義工們撿拾風災後的漂流木、集中運送、切削、打樁,成為天然的梳子壩;部份樁木加上當地的麻竹編柵,兩旁再予麻布袋沙包固定邊坡,並耐心等待大自然自我康復的力量。四年前的崩塌處慢慢恢復了自然景觀,只見茂密的野桐和山黃麻等形成自然的林地,看不出曾遭受破壞的刻痕。

  森林自然演替的本身就是一堂生態教育課,義工除了整地割草以維護主道路的通暢,不加入過多人為干預,學習尊重林相的自然演化。例如,林場當初有一塊裸露地(原始林經人為開發或自然災難之後形成),因地形空曠便於車輛迴轉運輸資材,義工暫利用此處劈砍麻竹,做為「打樁編柵」原料的工作台地。幾年下來林相自然演繹而有了大幅改變──原先豔陽高照的空地,吸引一群喜好陽光的植物,例如,血桐、構樹、山黃、茄苳麻等陸續從地表竄出,成長已達手臂粗的米徑(指樹木距地面一米處直徑,通常用於表示樹木的規格。)──裸露空地悄然形成「次生林」的林相。義工林慶禧說明:「慈心林場應該將植物的自然演化視為一種教育,假以時日,次生林便能自然演繹為原始林。」展現大自然神奇的力量。

  三年前的中秋節颱風過境、大雨滂沱,災後義工驅車前往林場察看,沿途只見美濃地區一片黃濁雨水到處沖積,處處是黃沙滾滾的水流,而原本上山的主要道路,已變成小河的水道。令人驚訝的是,林場主道路兩旁順流而下沖刷的雨水,竟然清澈無濁,「一個是濁水溪,比對另一個是清水溪,可見長期維持自然林相是水土保持的最佳保證。」義工好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