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仞宮牆內的富與美

 

  一九八八年一月,一群諾貝爾獎得主在巴黎召開國際大會,主題名為「面向二十一世紀」。一九七○年物理學獎得主,瑞典籍漢內斯.阿爾文博士在會中說:「二十一世紀,人類要生存下去,就必須回到二十五個世紀以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

  也許現在很多人覺得「孔子」落伍了,或視為八股的代表,但是「孔子曰」卻屢屢出現在德國人士之口,他們能適當地引用孔子的名言,例如「吾日三省吾身」、「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德國柏林得月園的入口處,矗立著兩米高的大理石孔子塑像,塑像基座上刻著「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當年,羅馬傳教士來到中國,看到孔子的名言「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他們震驚了,因為耶穌也曾說過:「你們想讓別人怎麼對待自己,就應該怎麼對待別人。」但是,耶穌比孔子要晚整整五個世紀!全世界都尊崇孔子,這不也是中國人的榮耀嗎?

  福智國中為國二學生舉辦的「台南孔廟巡禮」戶外教學活動已行之有年,學生分成八站巡禮,每站停留時間約四十分鐘。老師為了讓學生體會孔子的偉大,以及對後代的影響,事先做了很多準備,除了相關的史料學習,並數度到孔廟勘察、試講,還參加祭孔大典,親自感受祭典的莊嚴。

  遊覽車公司聽說學生在孔廟停留六小時,都覺得訝異──「以前從來沒有這樣的行程,頂多一個小時就足足有餘。」很多人到孔廟,往往走馬看花,拍張照留念。很多老師也是經過此番學習,對孔廟才有更深刻的認識,本刊特別邀稿,請他們寫下心得,「拜見孔夫子」,讓我們一窺萬仞宮牆內之美、之富!

  當你在吃火龍果時,可曾發現果肉上密密麻麻的小黑點?它們就是火龍果的種子,有位小朋友發現這個祕密,把小黑點放在水裡泡幾天,再放進小花器款待;接著,一顆顆種子發芽,「一眠大一寸」從花器中展現可觀的生命力。

  本期兩個關於種子的單元,一個是「種子精神」,一個是「保種行動」。前者邀集很多觀察種子的心得,千奇百怪,生動活潑;後者訪談幾位農友,都有實際保種經驗,為現在、為後代保留最好的種子,維持物種多樣性,也希望健康安全的糧食無虞匱乏,「藏種於農」的時代來臨,看看農友做了哪些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