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生共遊桃花源 ◆台北 余愚 〈桃花源記〉是東晉田園詩人陶淵明的代表作之一,記述一個世俗漁人偶然進入與世隔絕之地的奇遇。桃花源並非真有其地,只是身處亂世、時隱時仕的陶淵明,心目中的理想王國。其實,我們每個人心中也都有屬於自己的桃花源,所以教到這篇文章時,我都會用它來鼓勵學生尋找自己的理想及價值,確定心中的桃花源。 那年,我接到一個所有任課老師都頭痛的班級。猶記第一次踏進教室的混亂景象——我已站上講台十幾分鐘,學生依然各做各的事,聊天、傳紙條,從東邊丟到西邊,從前面拋到後面,完全靜不下來……等到能上課已過了半節課。 當時仍有「髮禁」,變化髮型得接受校規處分,這群我行我素的孩子,無視校規的存在,不但弄上各種髮飾,甚至還染髮。教官臨檢搜出的危禁品:香菸、打火機、漫畫等樣樣不缺。他們根本不在乎被退學,甚至還希望藉著記過,來引起家人的注意。 事出有因。我先從導師的資料中了解全班孩子的家庭狀況,發現大多失親家暴、社經位低,在長時艱困乃至被排拒的境界下,許多孩子選擇自暴自棄。驀地,我彷彿看見了自己已逝卻又清晰的青春歲月——小小女孩隻身跟著祖母自大陸來台,靠著祖母幫人洗衣維生。一次意外中,祖母跌斷了手,經濟頓時陷入困境。為了生計,初中一年級的我只得去當女工,在輟學一個月後,竟幸得素昧平生的老師幫助,找到工讀機會,最終完成大學學業。 我很心疼這群孩子,也謹記先師的訓言:「希望你將來有能力時,去幫助需要幫助的人,將愛綿延下去。」且此間,參加教師營值遇指引我生命方向的導師日常老和尚,他老人家「教育是人類升沉樞紐」的理念,更加堅定我在自己崗位上勇悍利他。 因此,雖然我只是國文任課老師,但我竭力一個一個的個別談話,想多了解他們的想法。然時間有限,能約談的孩子少之又少,影響力自然不夠,加上班上的氛圍,讓原本想改變的孩子,很快又同流合污……可喜的是,我已取得他們的些微信任。 學期過了一半,課程進度正好是〈桃花源記〉,我想藉此引導他們。在講解完題解、作者後,我和盤托出自己的身世、理想及目標,並請學生寫下自己的身世、理想及目標。看完孩子們寫的內容,心中一陣酸楚,感受到他們除了大都有著不幸的家庭背景外,竟不曾知道能有自己的理想,也沒人關心他們內心的吶喊。於是我決定實現他們的第一個理想:改善眼前成績。 我拿出特意準備好的、他們這段時間「滿江紅」的小考成績單,問他們想不想改變,他們高興的回答:「要!」接著,我發了張考卷,要他們回家好好讀,第二天原題照考。翌日,我先收回前一天的考卷,避免作弊,我再發下蓋了我私章的同樣試題的考卷。結果成績出乎意料的好,可見他們也想讀書,只是不知方法、沒人引導。為了提振士氣,我當著學生的面撕掉舊成績單:「今後要好好學習,成績從今天開始算起,以前一筆勾消!」 學期即將結束,有些孩子問我:「老師,您下學期還教我們嗎?」「下學期學校指派我教升學班。」我回答。 開學了,我踏進教室,竟看到一群熟悉的面孔,他們笑嘻嘻的告訴我:「老師,我們來追求理想了。」師生一陣莞爾。但如何在兩年半內,完成他們的第二個理想:考上大學,我深感責任重大。尤其是那些一字多音、一字多義及修辭學,常弄得我們師生苦惱萬分,有時我真想放棄,但看到他們無辜的眼神:「老師,我們真的很努力,但還是搞不懂。」便念頭一轉,提策自己莫忘初衷。 眼見他們從早上七點半到晚上九點,整天應付各門功課,常常累得上課時強撐;?餐捨不得吃,只隨便吃個麵包,導致晚自習沒體力、打瞌睡。於心不忍的我,決定多花時間整理講義,好讓他們事半功倍;為他們準備B群,增強體力;並鼓勵他們若段考、模擬考達到某個成績,就請全班吃大餐……為了達成理想,師生共同努力,過程中有艱苦、有辛酸,也有甜美的回憶。 二年多的奮鬥,這群孩子真的完成自己的第二個理想,雖然,不是什麼有名的大學,至少他們已有了自信心,也知道可以追尋自己的理想。如今,畢業十多年了,這群孩子還在FB上與我連繫,知道彼此近況。 我歡喜的,雖然他們沒有所謂的功成名就,卻是一顆顆盡責的小螺絲釘;雖然不是所謂的棟梁,但他們教育我珍視每個小樹枝,並雕琢成藝術品:找到自己的位子,為自己負責。雖說得天下英才而教之一樂也,我能因教育而得「英才」,更是一樂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