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保 眾樂樂
◆編輯室 整理
友善環境、友善動物的耕作方式首推有機農業,然而在某些慣行農區,即便農友有心改變耕作方式,但短期內很難通過驗證檢查。難道只能「有機」或「非有機」二分法嗎?不能有另一種友善環境的生產方式嗎」?慈心基金會提供第三種做法——綠色保育標章,兼顧農產與保育,也為台灣友善耕作的產品,探得一道曙光。
綠色保育農產品的種植方式,大抵跟有機生產基準相同:禁用化學農藥、化學肥料、殺草劑及其他有害環境的資材,土壤水質檢驗也與有機基準相同,產品最終不得檢出農藥。不過,寬鬆的部分是在生產環境不特別要求獨立與充分的區隔,這樣才可以讓更多有心的農夫加入。另與有機驗證特別不同的是,在生產區位須發現保育動物(或特殊物種)及/或有積極保育方法。
簡而言之,綠色保育標章最基本的操作要項是無農藥、無化肥,又能保育動物(友善耕作農產品+保育類動物)。這種認同有機精神;營造好的生態環境棲地以保留物種,甚至讓許多小生命、保育類動物回到大自然;消費者有支持與鼓勵健康農作的管道……生產生態雙贏的綠保,是一個「眾樂樂」的台灣本土永續農業新模式!
本期邀您同遊埔里綠保農場。
「綠色保育」成績單
截至二○一四年底,全台申請綠保標章農友數一百零四戶,面積逾一百三十公頃,保育類動物含山羌、穿山甲、朱鸝、大田鱉、石虎、領角鴞、
八色鳥、藍鵲、翡翠樹蛙等二十七個物種。
「綠色保育」標章
從田字設計,由於人以友善自然的方法耕種,所以在人類的田裡可以發現蛙類、鳥類、動物、人類的足跡,和諧共存在這片土地,共同倚靠大地而活,並尊重每一個生命生存的權利。而金黃色與綠色的農田相互交錯,代表經濟活動與生態保育並重且循環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