鹹酸一年 苦盡甘來


台中 採訪組


  四、五十年代出生的農家子弟,大都經歷過幫家裡醃酸菜,晒梅菜的日子。秋收之後,農家都會特地留下一兩塊田地種植芥菜,一方面是為了準備年菜,一方面為了儲備一年的菜餚。

  冬末春初,春寒料峭是芥菜豐收季,以前醃酸菜通常都是在傍晚時,那時芥菜經太陽曝曬一天,已經變軟,放入桶內灑上粗鹽,再由小孩洗淨雙腳去踩踏,使其入味,刺骨的寒風颼颼吹來,活潑好動的孩子經常在桶內玩著踩腳遊戲,以保暖。

  醃過鹽的芥菜,葉子一片一片的剝下,晒在曬衣竿上,等乾透了一小捆一小捆的紮好放在陶甕裡封緊,或是切成小段小包裝的保存,要吃時再拿一些出來泡水入菜,這是所謂的梅乾菜。晒乾的梅菜收下來是不能馬上切段,因為薄薄的、黑黑的菜葉一捏即破,必等回軟時才可切,過年過節祭祀用的牲禮,最常用來滷梅乾菜,油水多又吃得久,是餐桌上最搶手的菜餚,也是長輩犒賞小孩幫忙醃酸菜的最佳禮物。

  近年物質生活提高,小孩不識鹹酸味,偶爾長輩來一盤復古菜,一端上桌不是嫌味道怪,就是顏色黑,遲遲不肯下箸,不過只要有膽嚐試的人,一定難忘鹹甘味,也包準胃口大開,這是梅乾菜的特色,其貌不揚卻耐人尋味,就好比一個外表不討好的人,通常有一顆善體人意的心,不以貌取人,對於物質的需求更不能只看外相,否則將會錯失好多好機會,體會人生就好比吃一盤黑黑的梅乾菜,苦盡甘來還會遠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