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丘明的眼睛怎麼了?
◆台北 石溪
每天對著電腦處理工作,眼睛緊盯螢幕,不知不覺……年未四十而視茫茫,年過五十,情況更糟,白內障嚴重到去動手術,換了人工水晶體。又過幾年,兩眼更昏花,頭髮更白花,哦!年近「花」甲,原來是這麼一回事。近來對什麼事都提不起勁,我將這個日暮心情告訴友人,這位朋友飽讀詩書,他告訴我一個故事,聽了頗有感慨……
「高中國文有一課叫〈曹劌論戰〉,記得吧?」老友突然提問,逼我得從幾十年前的記憶庫搜尋。
「有了!是不是: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那個故事?」果然是以前的事記得清清楚楚,眼前的事忘得乾乾淨淨。
〈曹劌論戰〉出自《左傳》。老友補充說明。
我是來談老眼昏花的問題,怎麼提到《左傳》?
「因為我要和你談談左丘明。」又是一個差了十萬八千里的答案。左丘明跟我的眼睛有什麼關係?
「左丘明身為魯國太史,為了著述歷史,曾與孔子一同前往周朝國都,在周太史那裡查閱檔案,回到魯國後,孔子寫了文字簡明的《春秋》,而左丘明則寫成了內容浩繁的《左傳》。」
講了半天,左丘明的眼睛怎麼了?
老友繼續講下去:「左丘明晚年,眼睛出問題,便辭官還鄉,除帶回大量史料,行李中還有銀杏一株、桑苗一捆,決意耕讀傳家。但是,他的眼疾愈來愈嚴重,最後雙目失明,這對他來說真是一個沉重的打擊。」
是啊,這麼愛看書的人,眼睛瞎了鐵定痛苦不堪。
「左丘明曾一度絕望,不再碰史籍,但是,理智很快就戰勝了憂傷,強烈的使命感,讓他重新振作起來,決心將生平所集的史料整理出來,於是口述給子孫聽,匯集成了現存最早的國別史《國語》。」
注意,《國語》是一本史書,不是國語課本!老友特別告訴我,司馬遷編修《史記》時,把《國語》列為重要的參考書目。因為使命感,讓左丘明突破了瞎眼的困境!
「使命感?已經多久沒人說這個詞了……」
老友板起臉來說:「這幾年我觀察你,對什麼都沒有興趣,叫你運動,你說膝蓋不行;叫你參加讀書會,你說腦筋不行。唉,你真的老了!」
白髮、皺紋、齒牙動搖、眼睛老花……再再證明我真的老了。
老友告訴我:「老,不是從這些生理特徵來看。我學佛的師父說──老,不是用年齡來看,要看心,如果心開始不想學習,就是生命停頓,這才是真正的老!」
友人的話一點也沒錯,我這幾年就是對什麼都提不起勁。其實,他的眼睛一樣開過白內障,可是仍然手不離卷,他勸我背經典,我常拿「老了,記不住」當擋箭牌,可是他比我還年長幾歲,每每高興的和我分享,他又背了什麼經,還去參加福智文教基金會舉辦的「背書大會考」。他說,就是因為年紀漸長,記性不好,所以才要訓練啊!愈不用腦,腦子就退化得愈快。
好友一席話,讓我意識到──左丘明因為眼睛不好,才辭官返鄉,可是他打定主意要晴耕雨讀,最後雖然眼睛瞎了,因為之前打下深厚基礎,即使「人老身殘」仍可以做出很偉大的貢獻。
所以,不管現在眼睛如何,都要規劃下半段人生怎麼過,否則只剩吃喝等死,豈不悲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