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一季馬鈴薯


台中採訪組


  台灣的馬鈴薯大部份種在向陽的砂壤土或壤土,因為馬鈴薯怕霜害,砂地散熱快,莖易枯萎,影響收成,是目前大部份機械化農耕中,還不能利用機械取代人工的經濟作物之一,幾乎所有人力都用在切馬鈴薯芽眼、栽種及用鋤頭挖馬鈴薯上。

  生產者大部份選在二期稻作後的秋天,約農曆九、十月間,將冷藏的良質馬鈴薯,放在常溫室內讓它們催芽,一顆馬鈴薯大約有十個芽眼,種薯必須在栽種前兩天切完,以促進切面涼乾,形成皮層,防栽種時腐爛。每個芽眼約是十五公克的薄片,一個芽眼種在經機器翻鬆的寬畦上,種在寬畦上是為了利於排水,種後十天才可澆水。植株長到兩個多月時,冬已來臨,不怕寒風,只怕霜降,傷到葉子,因為所有的養份都來自葉子的光合作用,忽冷忽熱的天氣反而會讓塊莖發育更好。

  經過三到四個月,馬鈴薯的葉子開始枯萎,表示塊莖已成熟,包商會來到產地收購,薯農需密集挖薯,通常是五、六十個工人一起,在晴空下,挖一片薯田,工資是一筆大開銷。裝箱的馬鈴薯立刻送往冷藏室,以防發芽。隨著市場蔬果的供需量釋出,因此馬鈴薯擔負著調節蔬果供應的重要角色,價格較平穩,平均一斤賣八到十元,一分地可生產四千斤,如果氣候穩定,收成正常,應是良好的間作農產品。

  現在台灣產的馬鈴薯有兩種,南部產的會開紅花,塊莖較黏,中部產的不會開花,肉質較鬆軟。馬鈴薯除了供應果菜市場,部份銷到食品工場製做洋芋片之類或糕餅的餡。馬鈴薯成長過程在冬季,病毒較少,農藥殘留量低,如果不計較是否有機生產,多吃正確方法烹調出來的馬鈴薯有益健康,又不易發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