醒覺的愛

福智文教基金會董事 解典衛

  德育課程跟一般屬於知識性或技能性的課程最大的不同,是每位德育老師必須用心和孩子互動,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愛。

  對於「愛」,大家都已經有相當多的認識跟體會,而我們現在要談的是「醒覺的愛」。推動德育時,能夠在「愛」的手段、方法和心態上,注意到教育的本質,就更可以把德育工作推動得更落實、更好。我們都知道,社會一直是需要愛的,我們的生命來自愛,生命的成長當然也來自愛。我們都有被愛的經驗,當我被愛的時候,內心會感到無比的溫馨和幸福。反過來,當我們去愛別人的時候,不曉得大家的體會是怎樣?有一些人的體會是:當我們用心去愛別人的時候,我們的生命會呈現出一股活潑、豐沛的強大力量。不管是學校或家裡,我認為這個愛,是整個教育的重要基礎,尤其是推動德育的時候,更需要愛,特別是「醒覺的愛」。

  鄭石岩教授認為愛是一種能力,不是一種欲望和佔有,「能力」能夠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給予指導和關心。的確,有能力的愛,它能使我們的人格特質透過心靈的開放,跟孩子產生同理的互動,在生活上互相關懷、互相支持,孩子可以從中得到心智的成長。如果從這個角度來看,教育就是透過老師內心的這一盞燈去點亮孩子內心的那一盞燈。

  近幾年,青少年的犯罪率不斷上升,自我傷害、吸毒、暴力等事件層出不窮。師生之間的衝突個案也時有所聞,還有很多青年學子,由於在學習的過程中,沒有得到關懷以及正確的引導,對學習產生抗拒,所以中輟生愈來愈多。解決這些社會的問題,唯一的希望是在老師的身上,只要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願意不斷學習,讓自己對孩子的愛,比以前更豐富,更有能力,那社會就會更有希望。

  這個「醒覺的愛」,這種「有能力的愛」,不是天生就會的,必須透過不斷的學習。

  這種有醒覺的愛應如何來培養呢?個人認為至少可以從兩個角度去努力:

  第一個角度,就是自我經驗的開放。每個人都是活在自己的經驗世界中,我們的推理、思考、價值觀、情感,其實都存在自己的經驗世界中,的確,經驗是我們解決問題的工具,這點無可厚非,可是,如果我們沒有辦法把經驗開放出來,經驗就無法超越,我們個人的心靈發展就是會受到很大的侷限。

  這裡面有兩個可能性:首先,有些人缺乏人生經驗,所以視野、格局就比較狹隘。其次,有些人雖然經驗很多,可是他的經驗並沒有經過思考、消化的過程,在這樣的經驗世界中,就形成一種過濾網,很多的資訊就因為這個過濾網而無法進入他的經驗世界中,一旦面臨新的情境,就很難從開放的角度、開放心情,或者是比較有心的態度去處理、去面對。因此,能通過此過濾網的,都是跟他原來所擁有同質性很高的經驗,而一些比較新、有用、有創意的,往往就被遺漏。這個時候,解決問題的能力,往往就打很大的折扣。

  舉例來講:一個人一生當中,難免會受到挫折和傷害,這些成長中的障礙,會在他的內心留下一個經驗。如果他不能夠開放這樣的一個經驗,將來能夠通過他的過濾網的,都是一些挫折、憂傷的經驗。而真正那種喜悅、開朗的經驗,就很難通過他個人經驗的障礙,所以他跟別人交往的時候,所感受到的都是一些消極面。這是我們在心智成長過程中,非常需要去面對的重要課題。假設一個人沒有辦法突破這些經驗,他的心智是很難有效的成長。

  身為老師真正需要去努力的,就是怎樣把自己的經驗世界擴大,這點非常的要緊。經驗的世界擴大以後,才有可能去看到孩子的優點,也才能夠順著他的根性、因緣去做最恰當的啟發。因為有些孩子,他的智育成績可能不理想,可是他在工藝方面卻表現出色,這時候就應該在這一方面的潛能上,給予鼓勵、肯定和啟發。有一些孩子可能因為好打抱不平而常打架,這時候,我們也可以用比較開放的經驗去規勸他,先肯定他這顆為公理、為正義的心,再告訴他正確處理問題的方式,或許可以建議他將來可以往警察這個職務去發展。

  培養「醒覺的愛」的第二個角度,是同理跟互動。一般人都知道,老師應該比其他社會上各行業的人要更有同情心才對,可是光有同情心是不夠的,盲目的同情心缺乏對情境有清醒的回應能力,雖然同情心常令人為之動容,可是表現出來的愛,往往又缺能力。

  什麼是同情心呢?比方,孩子憂傷的時候,我們跟他產生共鳴,安慰他;孩子恐懼不安的時候,與他感同身受等等。這同情心,的確可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建立互助互信的安全感。但要注意同情心往往是一種移情的作用,當師生都陷入相同的心境,我們那理性的智慧跟創意的發揮,就會顯得薄弱。孩子憂傷,我們也跟著憂傷,這情況還好,但如果是孩子憤怒,我們也跟著憤怒,這樣問題就顯得嚴重多了。所以同情心固然很美,但它更須一種啟發、教導的能力。

  真正同理心是老師能明白事理,並能正確的幫助孩子解決問題,同理心有「情」的一面,也有「理」的一面,同時都在幫助孩子學習,幫助孩子做生活的適應。所以,同情心用在教育方面,大概只能產生小愛,而同理心卻能產生醒覺的大愛。一般當老師或父母的角色中,特別當父母的,就常犯這樣的錯誤,在價值判斷裡,認為是好的或是值得學習,往往就會嚴格要求孩子去學習,造成孩子的壓力與抗拒,嚴重的還產生親子之間的衝突。這都是缺乏同理心所造成的。

  有個很有名的例子:在陳之藩先生所寫的散文「熊」裡曾談到在他十幾歲的時候,他父親要求他背唐詩,當時他覺得很難背,常被父親責備,有時候還被體罰。平常的時間住校倒還好,一旦放暑假就緊張了,天天住家裡,就必須面對父親的這種教育方式。有一天,全家一起吃飯的時候,他的祖母就很技巧的說了一個熊的故事,從此,他的父親對他的教育方式就因為這樣而改變了。

  這個熊的故事是這樣的:在中國的東北,有一種熊,牠跟人類一樣可以站著走,牠特別愛吃蜂蜜,一旦發現樹裡有甜甜的蜂蜜,牠就捨不得吃,趕緊回去把小熊一個一個背過來。農夫就趁著這個時候,把樹裡的蜂蜜換成糞便,熊來的時候並不知道,牠覺得蜂蜜很好,把這麼好的東西留給孩子絕對不會錯。但是小熊嘗過之後覺得很難吃,就拒絕再吃下去,大熊看到這種情形,當然很生氣,於是大熊就打小熊,想要試圖強迫牠吃,到最後,小熊還是吃不下去,大熊在越來越生氣的情況下,就把小熊打死了。後來大熊自己去嘗,才發現不對勁,這不是原來的蜜,當然這時牠覺得很後悔,就想把那些被牠打死的小熊一個一個弄活,可是再也沒有辦法了。這是一個很有智慧的寓言,祖母告訴父親說:「你就是那隻大熊!」

  陳之藩先生的故事給我們很大的啟示。真正的教育需要的是同理心,它具有積極、啟發的教導作用,能給對方溫暖、鼓勵,也能使師生之間產生彼此交心的激勵作用,使我們與學生的互動,不會陷在情緒與問題當中。

  現在的青少年,由於環境的影響,叛逆性較強,所以現在為人父母、老師者,更應具有這同理的能力。我們環境充滿了危機,這個危機是社會不斷在教育下一代不講理,開會的時候,聲音大就比較有利,不合自己的意思就開始抗爭,講道理的人變成一群沈默不語的人。所以,老師的責任實為重大,現在的社會,家庭功能式微,社會帶給年輕人的往往是負面的教育,面對此一情況,身為教育工作者更是責無旁貸。

  上個月,我去關懷一位臨終的老師,跟他談談他的這一生,談他這一生的豐功偉績,好讓他走的時候可以非常自在、無怨無悔。結果我聽到的,都是他這一生的懺悔,只是這一生沒有很認真的去愛學生、沒有很認真的在教育上用心。他給了我們很好的啟示跟策勵,我們應從現在開始,努力的為我們,也為別人的生命,特別是為了我們的下一代,去做無條件的奉獻,給他們真正的愛、有能力的愛、醒覺的愛,而這才是我們推動德育計畫最根本的意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