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水思源


  台北已進入二十二年來沒有過的分區輪流供水階段,賴以養生的全省水庫也將全部進入呆水位,意味著宣布台灣已進入「苦旱」當中。而經媒體的批漏,中國大陸自去年起各省也都出現了非常嚴重的乾旱狀況,廣東省今年的旱象也沒有解決,今年台灣也正式加入缺水的地區。有人說這是氣候變遷所影響的區域性的旱象,我們只是受旱地區不足為奇,但「苦旱」的確影響了我們的生活且越來越嚴重,當政者不斷呼籲大家共體時艱,節約用水,更也提醒了我們對水資源問題的關注。

珍貴的水

  如果說二十世紀是石油的世紀,那麼二十一世紀就將是水的世紀。據統計,目前世界上有約十五億人口面臨淡水不足,四億五千萬多人口完全生活在缺水狀態中。此外,全世界每年排放的污水達四千多億噸,從而造成五萬多億噸水體被污染,致使地球上每年有七百多萬人因飲水不淨引起的疾病而死亡。水資源嚴重不足,水的供求矛盾將變得更為突出。

  我們休養生息的地球雖然有百分之七十點八的面積為水所覆蓋,但其中百分之九十七點五的水是鹹水,無法飲用。其餘的百分之二點五的淡水中,有百分之八十七是人類難以利用的兩極冰蓋、高山冰川和永凍地帶的冰雪。人類真正能夠利用的是江河湖泊以及地下水中的一部分,僅占地球總水量的百分之○點二六。所以世界淡水資源極其有限。有人比喻說,若地球中的水是大水缸,可以用的水只有一湯匙,可見水資源是多麼的珍貴。

環境與水資源

  台灣去年(二○○一)因納莉颱風的肆虐造成水患,為什麼沒多久又出現苦旱呢?許多人歸咎於全球氣候的快速變遷,有人認為是環境出現了問題,也有人認為是人為因素等等,這些個別說辭雖不無道理,但卻是環環相扣的。根據統計台灣最近四十年來,總是三五年一小旱,十年一大旱,專家分析除了全球氣候劇變外,與台灣的水資源循環遭到破壞是息息相關,比較明顯的是森林環境慘遭人為破壞,森林面積快速減少;及大量抽取地下水有密切關係。

  台灣本來是到處森林連綿,草原莽莽之地。森林草原不但可以增加涵蓄雨水,又可以增加水量,因此台灣早期很少旱災,即使有並不會太嚴重。但因經濟發展、人口增加、又不斷從平地往丘陵和高山地帶開拓墾殖,平地上的草原消失了,樹木也逐漸被砍伐殆盡,山地中的森林也逐漸減少。近十年來,更是變本加厲,濫墾濫建破壞水土保持,破壞生態環境,使台灣的森林分布面積大減,森林吸收涵蓄雨水的功能也大大縮減,連帶地也使得山坡地泥土鬆動流失,增加各水庫的泥沙淤積量,使水庫儲水量越來越少,久不下雨時,水庫便很快的乾涸見底。

  由於對珍貴的水資源認識不清,將水視為取之不盡的免費商品,抽取地下水變成極其容易的事。原本經降水掉落地表後,部份滲入土壤,須經過數百年才累積逐漸形成地下水層,在幾秒之內便能被抽至地面消耗掉。地下水庫的看似龐大,使得我們肆無忌憚的抽取地下水。專家分析十年前,台灣總用水量的百分之四十點六,便是取自地下水。隨著經濟的發展,台灣每年抽取的地下水量也逐年增加,最近的量測更發現台灣有些地區已經在抽取幾萬年前形成的地下水。超抽地下水除了用盡台灣「未來」的水資源,更造成了西南沿海部份地區的嚴重地層下陷。因此對水資源的不合理利用與浪費,將導致缺水問題越來越嚴重。

珍惜水資源

  氣象科學家分析指出,與世界大部份地區比較,台灣的因自然氣候造成的水循環系統本來就很脆弱。而台灣地區降水量的空間及時間分布又極其複雜。目前人為的破壞及環境改造對台灣的水循環及水資源的影響速率及程度,應遠大於氣候變遷所帶來的衝擊。今年降水減少,在原本已缺水的台灣,水資源無疑的更加捉襟見肘,植被也將受到嚴重的影響。森林有「地下水庫」之稱,具有調節水資源的功能,而我們的大地已逐漸喪失涵養水份的功能,每到降水暴增,水災、坍方、土石流等災害越演越烈。因此平常除了應珍惜水資源外,如何改善台灣的濫砍、濫伐讓逐漸減低的優異功能再恢復,將是我們所應正視的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