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還錢袋

  秣陵旱西門回子哈九,開飯店。有一江浦人,假火於哈,遺銀一袋而去。

  哈九見之,自思此人失銀,未必能記在此,遂追至江干還之。其人大喜過望。

  隨渡江至江浦,見大風覆一舟,可二十餘人。其人自思:「譬如哈九不還我銀,何不將來做些好事?」遂呼漁舟,救得一人者,謝銀五兩。

  漁舟爭撈,止救得一人。問之,則哈九之子也。

譯文:

  在秣陵旱西門,有一回紇人名叫哈九,開餐館。當時有位江浦人來到餐館吃飯,離開時不小心遺忘了一只錢袋在餐館。

  哈九發現時,心想:這個人遺失了錢銀,卻不一定會想起掉在此地,我得快快追去,還給他才好。於是他放下手邊工作,一路追到江邊,找到失主把錢袋還給他,那個人很高興,再三謝過哈九。

  不久,這位失主坐船到江浦時,看到一條船被大風吹翻了,船上二十多人都掉入江中,他就想到:假使哈九沒有還我錢袋,我也不會有這些錢,我何不把這些錢拿來做點好事呢?於是呼喊江邊的漁船,拜託他們救人,救一個人可以得五兩酬金。

  那些漁船爭著打撈,最後救到一個人,一問之下,那人竟是哈九的兒子。
  

按語:

  拾金不昧的故事,屢見不鮮,但能夠像羅倫和哈九這麼用心,為他人設想,完全沒有考慮自己利益卻不是一般人容易做到的。一般人歸還遺失物往往畏於天命,多出於不敢;而此處之念念發之至誠,實出於不忍。不敢與不忍之間,也是仁與義的分別。

  通常我們心裡有一套是非標準,覺得:「我不可以這樣,不可以那樣…」這是不敢,怕造惡業,因為有一條準繩,這是「義」;而念念想到他人,擔心他該怎麼辦?考慮對方怕他受傷害,這是不忍,所以不顧一切,奮不顧身去做,這是「仁」。「不敢」是想到自己,不敢造惡業;不忍是想到別人,積極造善業,故而不敢與不忍有高低的差異。

  所有善的心念一發出來,一定是不顧自己想到別人,對自己的苦樂就會變得是次要的。反過來說,造惡都是愛護自己,為自己的心太強。例如談到金錢的問題,想到自己,捨不得的心就出來了;想到別人,不顧自己的心就出來了,這在生活中都可以找例證。為別人的心愈強,像羅倫強到連自己的科舉功名都可以放下,這在古代的價值觀是最不容易放下的,而他一點都不在乎。羅倫歸還金釧,可貴的不在於金釧的價值多少,而在於那份「捨己功名、憂人性命」的用心。由於他為人設想的動機很大,加上他所做的行為產生作用,果真救了二條性命,這功德就很大、很大了,因此能感得現世報—考上狀元。

  假使羅倫這故事的結局換成「金釧是一戶有錢人家遺失的,羅倫拿去還了之後,這家人非常感激他…」故事到這裡結束了,這時就是考驗我們的初發心。在那時所獲得的資訊,就只能從這個角度去想,而這角度是正確的,然後去做,縱使沒有原先預期的結果,但幫助別人的心還是圓滿的。若硬要從結果去看待,我們常常覺得這樣做划不來、早知道…等等,就會覺得很懊悔,這樣一想就會把以後行善的心都堵住了。

  至於哈九的例子,他只不過是販夫走卒而已,照說對金錢的需求一定比有錢人家更大,但他能有這顆心追到江邊去還錢,非常難得。捫心自問:我們可不可能因為撿到一包銀子,而丟下現在正在做的工作不管,跑去追人家還錢?我們常會現起一些念頭:「這人不曉得跑到哪裡去了,到哪兒找?」要不然就是會想:「反正丟了錢,他一定會自己回來找。」現起這些想法,正是我們要幫助別人的心不夠強,於是就被擋住了。為什麼我們會想:「他總是會回來找」?因為我想到:「我的生意還要繼續做下去,況且我也沒有要獨吞他錢的意思,他來找再還他就好了。」照顧自己的心還是比較強,所以把我們想行善的力量阻擋住了。

  也許有人質疑,哈九不過是去還錢而已,為何果報會如此大?因為哈九很用心把錢拿去還,被還錢的人又把這些錢拿去行善,「還錢」與「行善」之間有共業,因此果報跟著增長,故哈九還錢,江浦人拿錢去為善,這善報就回饋到哈九身上來。

  所有善是來自於為別人付出的這顆心,在生活上小事情都可撿擇出:我是為自己還是為別人?一般人看到別人行善時,會自歎沒有為善的機會。其實真正行善是捨掉自己,以一顆「急人之急」替別人著想的心去做。一開始可能有些困難,但我們可以從小事情慢慢去練習,漸漸再往前踏一步,為別人付出,慢慢就能將善行做到圓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