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家戶戶印糕餅

台中 芸愛

  沒有零食沒有麵包的童年,出門在外如果肚子餓,經常是到雜貨店買幾塊糕餅,配白開水解饑。又到中元慎終追遠的節日,俗話說:「七月半的鴨子不知死活」那是形容祭典的豐盛少不了家禽,然而中元節最特殊,吃得最久的祭品是自己印糕餅,平常沒有祭祀的名義做吃的,父母都會趁作中元時,為家中小孩多印些糕餅,讓他們在白日甚長的夏季、午時半日孩子肚子餓時有東西吃。

  印糕餅的米是蓬來米,家家戶戶都是一斗一斗的糶米,洗淨之後攤平晾乾,然後用大鐵鍋炒熟,再送到碾米廠磨成粉稱為「米麩」,主婦們會先熬一鍋糖漿放涼,在過節前幾天將糕餅印好,印時是在乾淨的桌面或是圓圓的「簳模」,取出適量的米麩,拌上糖漿跟自家種的花生打的花生油,揉成米麩團,再將米麩團放入印糕餅模型,壓實倒扣在蒸籠上,用大火蒸熟,等涼透,放入鐵盒內密封,當不能放久的中元節祭品吃完了,才輪到享用這些糕餅。

  我家也有一個糕餅模型,它的紋樣只有花跟樹葉,而且比較大,所以一次只能印三塊糕餅,媽媽每次都印好多,裝在鐵盒子裡,本來口味只有甜的,跟左鄰右舍交換吃過之後,覺得鹹的口味也不錯,開始也在米麩上放些炸過的紅蔥頭,是香了一點,可是油多,要喝的開水就更多了。

  有時我們也會互換糕模,讓每年固定的花色多一些變化,增加過節的氣氛,因為中元過後到別人家最好的招待是吃糕餅,每人一杯熱茶,坐在門口通風處,談著夏天的消暑話題,就像今日流行的下午茶,沒有排場,有的是鄉人之間互相關切的流動。

  有田地的人家做米食總是比較容易,我遇過一位住在山上的少婦,家中不產稻米,中元過後,孩子生病了,送醫途中突然叫餓,雖然路過雜貨店可是店主是與她有過節的妯娌,於是她拜託我替她跑腿買一塊糕餅,孩子看到糕餅時,馬上破涕為笑,我看到孩子臉上滿足的笑容,換成今日的孩子,要滿足他們還真難。

  簡樸的生活讓人們期待總總祭典的來臨,敬天祭祖,學會惜福與感恩,知足與常樂,孩子更因之養成勤勞凡事動手做與善體人意的美德,物質匱乏,精神飽滿的時代沒有什麼不好,人人安分守己,左鄰右舍互相往來,有好東西大家一起分享多好啊!不知何時再有這種情景?家家戶戶印糕餅,共讚中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