撥得雲開見月明 猶記國中時繁重的課業常常壓得我只能埋首書堆,我也認為把書念好就很了不起了。當時每天凌晨五點多搭校車到晚上六點多才回家,可是只要在回家的前一刻,我會刻意把原本在學校歡樂的心情冷凍下來,不想讓家人分享我的笑容。 那時爸媽常起口角,爸爸常常不見人影,菸酒檳榔無一不來,對家庭沒有責任感,鬧得家裡常起革命。媽媽只好出外工作貼補家用,如果學校要催繳錢了,有時還得一個人孤零零地在客廳裡等他回家,直到深夜,看著他略帶酒意,緩緩地掏出錢給我,覺得自己像是對他乞討的乞丐,怎麼我的爸爸是這樣子的呢?我得不到答案。於是我把精神寄託在課業,很努力的念書求得好成績,課業上的成就感、師長朋友的重視、媽媽的特別寬待……往往讓我樂在學習,無暇去關心「自己」以外的世界。有時候念書念累了,腦袋轉啊轉的胡思亂想起來,就會哀嘆自己為什麼沒有父愛的滋潤?為什麼我爸爸對別人家的小孩比對自己的小孩更好? 看著爸爸老是拿著我的好成績到處炫耀、充面子,我常常憤憤地想:「你是怎樣栽培我的?」偶爾幾張鈔票,既不過問我在學校過得如何,在我生病時,也都只有媽媽著急得張羅。即使我考了第一名,你也總是回我:「你不看人家某某某多厲害,全校第一名。」 媽媽日漸消瘦、落寞寡歡的模樣,讓我真的很心疼,氣自己怎麼不趕快長大,有能力賺錢替媽媽分攤經濟重擔。然而面對父母的不和諧,家裡因為父親所造成的缺憾,我既無奈也無能為力。我想這個世界原本就是家家有本難念的經,雖然不夠完美,可是大家不也都這樣過日子,也不至於只有我活不下去吧!這種消極的心態持續到我接觸福智文教基金會,遇見良師益友,聽到觀功念恩、生命無限的概念後,一步步去實踐,才逐漸改變生命的軌跡。 偶爾看見父親獨自一人坐在沙發上看電視,沒人搭理也沒人問候,家人似乎像對待陌生人一般把他隔離在心門外,難以忘懷他對我們的傷害。可是想起在基金會所學的觀功念恩、生命無限,我就會問自己:「我真的要這樣跟他過一輩子嗎?有他才有我耶!」過去在我還沒有經濟能力時,也是他支持我唸書的,我為什麼老是要執著於「爸爸」的角色應該怎麼扮演呢?我自己不也是沒有把「好女兒」的角色扮演好呢?又何嘗將心比心去想過他的苦樂呢?這樣的想法不斷地在腦袋裡流轉著。 有一天下午,看到他又一個人坐在電視機前面,同樣沒人搭理他,可是我告訴自己,我想改善跟爸爸的關係,我不想因為埋怨他讓自己無形中又造下許多惡業,變成一個不孝的人,更害怕這輩子感受到的傷痛會延續到下輩子,所以做好心理準備後,鼓起勇氣端了杯茶坐到他身邊,問候他想不想吃水果,陪他看一會兒電視、聊一會兒天。雖然還是很表面的關懷,但是我很高興自己突破了。 然而,由於爸爸的不顧家、沒責任感,讓媽媽對爸爸徹底絕望,一提到他就滿肚子火,對於我的行為,有時也會澆我冷水,面對媽媽被傷害得那麼深的心結,我真不知道該如何化解她的仇恨?也常感覺到要建立爸爸與家人之間的橋樑是多麼孤立無援、不被看好。但是當我憶念起帶領我們學習觀功念恩的日常法師在五十多歲的高齡,還隻身前去印度求法,不計較自己的辛苦,只為了利益更多的人。我所面臨的困難難道比師父的更不可為嗎?是執取小我不肯做吧?是格局太小、不甘心吧?否則的話,「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的道理哪裡會不知道呢?如果角色對換,我是爸爸的話,我絕不想在被漠視、沒人關愛的家庭裡活著啊!難道我希望我的晚年像他一樣孤苦嗎?收拾起原本冷漠的心態,有時,找個時間刻意去爸爸上班的地方找他,多次以後,我看到他臉上的表情似乎說著,我很想念你們這些孩子。看他顯得很有精神,其實他也是很想跟我互動的,常會說要買東西給我吃。我知道我這樣做他是高興的。雖然他還是會說些不中聽的話,哎!就當成是我們談天的背景音樂吧! 從這之後,他仍然沒有擔負起一個好先生、好父親的職責,許多事情仍是我們母女共同奮鬥走過,可是我感覺我的內心已經不一樣了,對他的埋怨已經化為關愛他。透由佛法的學習,我也知道父母乃是大福田,如果放任這麼好的福田不去耕耘,卻一直怨怪命運不公平,已經擺在眼前的事實也不會憑空改變啊!很感恩在基金會的學習,讓我能漸漸去體會順逆境的真實面貌,如果沒有學佛,我的生命可能還是自以為是、不知反省,更不要說能夠透過實踐佛法,與家人產生更深更好的互動。我要不斷地學習,相信有一天能夠具足慈悲與智慧,能夠盡己之力去利益更多需要幫助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