吟香梅汁
台北 子軒
里仁架上有個新寵兒。金黃色的果泥,果肉的纖維依稀可見,貨真價實。大家東猜西猜,不知它是什麼玩意兒。蓋子一打開,水蜜桃夾著百香果的香氣,迫不急待嚐一口。啊!香甜順滑,吃了還想再吃,可是究竟是什麼水果嘛!答案揭曉,大家都覺得跌破眼鏡──它居然是「梅子」!
說到梅子,不自覺就酸得口中生津。三國時代曹操就運用「望梅止渴」的生理反應,鼓舞大軍熬過乾渴繼續前進。一般生鮮梅子不是既苦又澀嗎?可是梅子長到九成熟以上,黃澄澄的,很多成分轉化成酒石酸或蘋果酸,不但不酸,還香氣四溢。
你或許要問,市場上怎麼從沒看過這種散發水蜜桃味的黃梅呢?這種梅子至少要「在欉黃」(台語)到八、九分熟才可採收,等到全熟才有果香,而且不苦澀。可是熟到這種程度的梅子,很容易就落果。加上運輸中稍微碰撞,受傷處即褐變,即使做成產品也容易走味。所以一般梅子都在青澀時就採下來加工,留在枝頭黃熟的,恐怕是採收不及或梅農留下來自家享用的啦!
今天居然有黃澄澄的果泥問世,要感謝水里以倫加工廠的林明忠先生。林先生父子兩代從事水果加工,附近的梅農都交給他們加工。林明忠的父親從事梅子加工四十多年,以前旺季外銷日本,一年多達一千六百多噸。近年來大陸食品加工傾銷,外銷市場大為縮水。削價競爭的結果,梅農不敷成本,廠商紛紛外移。林先生對這塊土地情有獨鍾,他覺得總該有人為這些梅農找出一條生路。
他眼看著從小交往的梅農一個個為了生計,砍掉老梅,改種別的蔬菜、果樹,山林生態也跟著改變,心裡實在很痛。要留住撲鼻的梅香,梅漬、酸梅汁這種簡易加工已不足以競爭,所以他也很認真地與中興大學合作,研發梅醋、梅醬等新產品,希望能夠打開新市場,讓梅農過得更好,近兩年更努力研發黃熟梅子的產品。
湊巧,林先生的姑姑林美鈴,曾感慨地提到目前梅農的沒落情形,被慈心基金會的開發義工聽到了,便很希望能幫得上忙。林美鈴居中穿針引線,希望雙方能找出一條共同合作的路。慈心基金會一群人來到以倫加工廠參觀:曝晒場上架高的板子,看得出他們頗注重衛生,但是林先生介紹產品時,有的用代糖,有的加防腐劑,一項項的篩選,沒一樣符合慈心食品的原則。義工建議的作法,廠商覺得只適合小量製造,如大量製造恐怕容易發酵變質。看來雙方合作為梅農另開生計的機會似乎不大了。
「懷著想幫他的心遠道而來,難道今天要白走一趟了?」開發義工不免有點失望,就在此時,林先生從冰箱裡拿出一罐金黃色的果泥,這是他研發將近兩年,尚未大量製造的新產品,開發人員的眼睛不禁為之一亮。顏色這麼漂亮,打開一聞,果香四溢,再嚐一口,順喉甜潤,「這是好產品」,大家異口同聲。
和義工互動後,林先生一家人聽到慈心理念,越聽越歡喜。於是,林先生主動告知為了防止果泥久置會氧化變色,研發計劃中可是摻有二氧化硫(這是一種抗氧化劑,就如金針保色的原理一樣)。義工建議他姑且不用試試看,即使變成褐色,也是純自然的東西,里仁也能接受。此外開發義工建議果泥除了加糖以外,不要加水稀釋,百分百的原汁更具有特色也比較環保。林先生十分配合地試做,產品果真沒變色,而且更甘醇。
不過林先生還有一個困難。人工採的梅子,並非每一個都可均勻到八分熟以上,有的蒂頭還在,就得用牙籤一個個剔除。可是再怎麼挖,還是會殘留一點,混在果泥裡造成一點點的黑滓渣,林先生對這件事也是蠻頭痛的。慈心義工看完製作過程,覺得瑕不掩瑜,消費者一定能體諒這個無法克服的缺點。
如果產品要好,就先要有好品質的原料,他便和同鄉的黃旺庚先生攜手合作。黃先生是個假日農夫,生活無虞,一個月可以抽空幾天回家整理父親傳下來的果園,十四多甲地就成了親朋熟人的「觀光果園」,結出來的果實就半買半相送。他只是不忍父母辛苦經營的這片地的辛勞,就這樣荒廢,而對果園的收成,豪爽的黃先生倒不斤斤計較,所以兩人一拍即合,想為故鄉的果農找出一片天。
為了讓果泥香醇,一定要等梅子熟到八、九分才能摘,而且要仔細摘,不要碰傷了果實,做出來的才不會變色。可是真正狀況是,風一吹熟果就落滿地,這些果子如果擦撞到樹枝或踫到地上,很容易褐變,只能任它回歸大地或被鄰人撿走。望著滿地黃澄澄的落梅,林明忠先生這份心,黃旺庚農友也感受到了,今年梅子採收期已過,但願明年開花結果前能想出更有效的採收辦法,以便減少落果的損失。而且兩人也和慈心基金會有個約定,特地撥一塊梅園試做有機無農藥的耕種,以做為未來吟香梅汁的來源。為了讓廠商有個好產品、農友有個好生計,兩人更是惺惺相惜,攜手合作,繼續努力。
口齒中果泥的餘香猶存,再細細聽聽這兩個人為鄉里找出路的投資與奮鬥史,不禁有感台灣人的情,真的很濃很甜!此中有真味,細細品嚐吟?後,潤心又潤身,故名「吟香梅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