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中之寶──荔枝

編輯室整理

  荔枝古稱離支,因其結果時,枝弱而蒂牢,需用力切割,故取名為「荔枝」。樹型很像龍眼,屬於亞熱帶,無患子科的常綠喬木,原產於中國南部,以中國栽培最有名,在中國栽培至少有兩千年的歷史,在大陸上有漢代留下來的一千多年的老株,目前世界各地栽培的均是早年由中國傳去,名字亦沿用中國的名字。

  相傳唐朝的大美人楊貴妃最愛吃荔枝,有專設的驛站,在盛產期由廣東快馬加鞭,沿站遞送,十里一置,百里一堠,有如接力賽般,唐朝詩人杜牧形容:「長安迴首繡成堆,山頂千門次第開,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白居易讚賞荔枝是「嚼疑天上味,嗅異世間香」,宋代《開寶本草》中記載荔枝有益顏色,蘇東坡雅言:「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做嶺南人。」

  好吃的荔枝絕對是新鮮的,因為「離枝一日而色變,兩日而香變,三日而味變色,四日則香味盡失矣!」而我們台灣確實佔近了地利,而享盡了口福,新竹以南,高屏以北,均能結果豐碩。品種有二十餘種,以市場較常見的依其成熟季的早晚有:

  • 三月紅:為最早熟之品種,價格頗高,三月初即可採收,果皮暗紅色,果粒大,種子亦大。
  • 玉荷苞:為著名之早熟小核品種果,品質優良,果型上闊下尖有如荷包,果色鮮紅,早熟價昂,但產量較低。
  • 黑葉:又名烏葉,是台灣栽培最多的產品,果實心型,果棘轉平滑時風味最佳,產量高。
  • 糯米滋:果球型,鮮紅色,果肉細緻甜度高,小核率在單一品種之果園中可達百分之百。

  荔枝開花後約八十到一百天,果粒發育成熟,但不具後熟效果,選購時應觀察果實之品種,顏色越紅者越成熟,摘下之後極易變色,故需用冰水浸一分鐘,用塑膠袋包起來並封口,外面再用報紙包住,放在冰箱最下層,據說可放十到二十天,不失原味。

  荔枝是以鮮食為主的高醣類水果,多食易引火燥,不宜多吃,尤其胃痛者,更不可以吃冰涼的鮮荔枝,若有飽脹不適或腹痛,可用荔枝殼洗淨煎水食療,其實荔枝整棵樹均可以用,鮮荔枝根與水煎可治胃脹痛,荔枝核烘乾研末,可治刀傷出血,常吃荔枝乾可防小孩尿床,修剪下來的老枝可以作為燃料,加上荔枝存活力高,家中種一棵荔枝樹,如得一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