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度非凡


  陳白沙訪莊定山,莊攜舟送之。中有士人滑稽,肆談無忌,定山怒不能忍。白沙則當談時若不聞其聲;及既去,若不記其人。定山大服。

譯文:

  陳白沙去拜訪莊定山,要回去時莊定山跟他一起搭船送他一程。船上有一個喜歡高談闊論的讀書人,天南地北地胡扯一通,莊定山生氣的幾乎忍不住。在那人講話的時候陳白沙好像沒有聽到一樣,等到那人離開了,就像不曾發生過這件事。莊定山大為嘆服地說:「陳白沙功力果然不凡。」

莫論人非


  巢道卿為浙漕,以母老求養罷。長子經,從臨江來修謁。方入客次,聞眾賓聚首言:「道卿被罪去位。」經問:「得報耶?」曰:「傳聞耳。」曰:「道卿乃某家君。以祖母老求便,實無過。」眾賓負赧,無可容身。信知稠人中,不可妄談是非也。

譯文:

  巢道卿在浙江當官,因為母親年老了就辭職回家奉養她。有一次他的大兒子巢經,從臨江回來省親。半路上住旅店中,就聽到一群賓客聚集在一起聊天說:「巢道卿因為犯了罪,所以被免職丟官了。」巢經問他們說:「你們得到的消息確定嗎?」他們說:「是聽說的。」巢經說:「道卿就是我的父親。因為祖母年紀大了,所以父親就辭官回家奉養她,實際上並沒有犯什麼過錯。」在場的賓客聽了都感到非常的羞愧,無地自容。所以在人群很多的地方,不要隨便談論別人的是非。

按語:

  不滿是現在這個社會最大的通病,我們經常會因為外界事物的逆境、不順或被人冒犯……等產生瞋惱。例如:聽到別人講的話沒有道理,就很想跟他辯、指正他。其實這種人一定自我很大,也就是自我中心很重的人,因為外界的一點一滴他都很在乎,一點點不順他的意,都會讓他覺得被冒犯,讓他瞋怒,莊定山就是如此。當他看到「中有士人滑稽,肆談無忌」怒不能忍,因為他覺得大家都是讀書人,對方怎麼會這樣呢?讓他感到很不舒服,很丟臉。而陳白沙面對同樣情境的反應是「當談時若不聞其聲;及既去,若不記其人。」顯示其修養定力都遠超過莊定山。當我們看到別人是非對錯,就想「他錯了,我要把他揪出來教訓一頓。」自以為這是正義感,其實這是自己的瞋恨心太大了,如果真把對方教訓一頓,相信被教訓的人只會更生氣,覺得自己很倒楣,很難會因此而有所改善。

  一個人要幫助別人、淨化別人一定要自己的內心調伏,以一顆平靜、柔軟、慈悲、溫和的心幫助對方,對方才能接受。如果我們用對立的心看不起、討厭對方,是很難改善對方的。因為「慢心愈高,會激發他人更高的慢心。」所以只有當我變得謙虛,對方也會變得謙虛,要幫助改善別人,需先調伏自己才會有作用。

  當一群人閒著沒事,就會輕鬆的聊天。聊天最容易犯的毛病,就是你一言我一語聊起是非來,尤其是喜歡談論不在場的第三者,有時也不是刻意要去毀謗那個人,聊著聊著就會談到他的一些事情。或許我們內心裡不覺得有什麼不好,但是我們常會根據我們的喜好,加減一些形容詞,或者對於不確定的事情妄加揣度,當作真實的事講出去,然後不知不覺就把話傳歪了。如果傳到本來就討厭他的人耳裡,就成他的罪狀,這個人就會被我們害慘了,所有的紛爭就這樣引起了。

  像故事中的主角巢經就是聽到一大群人閒聊,談論他的父親因為犯罪被免職,為了不讓父親的名譽受損,所以必須要做解釋。一般我們聽到別人批評我的父親,一定會很生氣的辯白,甚至拍桌子跟人家對立。而巢經的修養非常好,並沒有責怪人家,他不疾不徐的問:「得報耶?」回答說:「傳聞耳。」他才解釋:「事實不是這樣,我父親是因為祖母年紀大了,所以就辭官回家奉養她,實際上並沒有犯什麼過錯啊!」結果這些人都羞愧得無地自容,因此在人群當中我們絕對不要妄談是非。

  那我們該如何聊天呢?談些什麼?要聊天可以,我們盡量談別人好的一面,讓社會上多一個學習效法的榜樣,讓每一個人都有想向上奮發的心,同時也要防護自己的心,檢查一下自己,我談他的目的是什麼?如果是為了幫助他,用心了解他的困難在哪裡,找方法想幫助他,那就對了。如果不是這樣的話,就是講綺語。

  這兩則故事都是在講口業,我們一定要好好守住這張嘴巴,記住「不妄語」—就是沒有確定的事情千萬不要講。孔子說:「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還有「不綺語」—沒有意義、沒營養的話不要說。俗話說禍從口出,因此有賢德的人,不輕易開口、不亂講話的原因在這裡。

  「靜坐常思己過,閒談莫論人非。」有修養的人凡事反省檢討自己,不僅不會去冒犯別人,而且當別人來冒犯我的時候,正是我修養心性的最佳時刻。你冒犯我,我的心不覺得被冒犯,那你就影響不到我,我當下就減少痛苦,得到快樂;反過來如果別人來冒犯我,我覺得被干擾、被傷害,我的心的注意力一直緣在「你傷害我」,緣得愈深,越是自找麻煩,就愈痛苦。所以任何的外在境界,都可以變成我們修心養性的最佳機會,端看我們如何善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