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奇蹟

台北 陳碧華整理


  九十二年四月底,全台籠罩在SARS陰影中,台北縣莒光國小如常舉行運動會,還在綜合大樓舉辦師生美展、書法展,彷彿要用「健康」與「美」,讓SARS卻步。

  運動會結束了,校園恢復寧靜。教務主任陳金葉帶著客人走過美展場地,指著指五彩繽紛的展場說:「這些都是我的同事們帶著學生自己布置的。」語氣裡透著幾分欣慰和驕傲。學生的作品琳瑯滿目,有如陳金葉主任豐富的教育生涯。

  當了十五年教師的陳金葉,自七十一年轉任行政工作,七十三年出任莒光國小教務主任至今。她做事一向認真負責,直到五年多前,她參加了一次特別的研習營才發現,在認真負責之外,她其實可以做得更多、更好,而又更愉快。陳金葉感恩地說:「這一周的研習,改變了我的生命。」

  八十七年二月,陳金葉主任參加了福智文教基金會主辦、為期一周的教師營。報到時,她領到了一個裝資料的包包,裡面還有一個刻有「觀功念恩」的杯子。她這樣形容杯子:「它不但讓我裝茶喝,給我物質上的滿足,更重要的是上面那四個字提醒自己,時時刻刻要努力實踐它。」

  那一周的生活,讓陳金葉既感恩又感動,感受特別多;那一周,她的口袋裡經常得裝衛生紙,因為聽到師長、分享者所說的話,就感動而不禁落淚。她當下立下心願,「觀功念恩」是往後餘生持續追求的功課:「因為就從那時起,我對生命的真諦,有了一番徹底了解。」

  參加教師營,可說是「因緣俱足」。全校共有一百零八班、教師一百七十多人的莒光國小,算是個大型學校。難得的是,學校創校之初的校長就非常重視德育,此後歷任相傳,初衷未曾改變;校內又有幾個種子老師在推動福智文教基金會的德育教學。算是學校「元老」的陳金葉長年浸淫其中,身心早做好準備。八十七年二月,因緣成熟。那一次,包括陳金葉在內,莒光國小有四位老師參加教師營;那一年,莒光國小成為台北縣第三個推動德育教學的學校。後來,學校繼續推薦老師參加教師營,推動德育的手越來越多。看到老師們各自在崗位為自己的孩子奉獻付出,陳金葉開始思考:作為主任的她,能做些什麼?細細想,她知道了。

  陳金葉說,學校那麼大,班級那麼多,她以前巡視學校拜訪班級,第一個關心的是教室裡有沒有老師,萬一上課了而老師還沒來,她就要趕快去找人來補位;她關心的是老師不在時學生的安全。「這是我以前的想法,我自己以為,這樣已經是個很好的主任。」

  從教師營回來,一切都不一樣了:「我可以說是全身大換血,理念改變,思惟、作法、態度、對人處事的方法,也都有了一番很大的改變。」陳金葉變得喜歡跟老師互動、對話、分享老師經營班級的喜悅,更喜歡跟小朋友在一起,看他們可愛的笑容:「一句『主任早』,我就有無限的歡喜。每一個學生無限的生命,就掌握在我們老師的手中啊!」陳金葉坦言,以前她是把工作當工作,少了人性;參加了教師營,後來又上廣論研討班,學了佛,知道學佛是為「離苦得樂」,而「把工作當工作」,會讓工作變得很苦,為了「離苦」,當然就要改變作法。現在,她知道身為教務主任,能做的,是給老師更多的關懷、讓老師更樂於親近她。這個轉變有了代價:「現在我與同仁的關係,是『好朋友』多過於『工作夥伴』。」

  陳金葉很用心,她盡己所能地付出,帶動同仁共同推動德育;她也把心中的感受讓他們知道。她跟老師們有更多的接觸,分享他們成長的喜悅,也了解他們教學上的困難,大家一起討論並加以解決。九十年,這批福智德育老師更擴大規模,在學校成立了教師的「生命教育工作坊」,讓更多的經驗可以彼此分享。

  推動德育工作多年,感人故事或趣事幾十大籮筐,說也說不完,拿這學期開學後一個一年級的教學單元為例。這個單元教的是「生日」,老師設計的德育教學方案是請小朋友們的媽媽寫一封信給孩子,告訴孩子他是怎麼來的、家人是如何期待他的來臨、又是如何照顧他的生活。當孩子把信交回來,老師會利用空堂時間,一封一封在班上念出來,小朋友都聽得直掉眼淚。另一個更動人的例子,是目前就讀二年級的育哲,去年寫了一本書,書名是「同學阿智」。陳金葉說,育哲打從入學以來,各方面的能力都一級棒,而且長得又高又大,唯一的缺憾是他很「自我中心」,較不會照顧身邊需要照顧的同學。慧娟老師費心改變他,希望他當阿智的小老師。

  阿智是個學習遲緩的孩子,經常掛著兩行鼻涕,同學並不喜歡他。老師為了指導小朋友能夠關懷同學,照顧同學,從一年級開始就推動善行,不厭其煩的舉例說明、講故事,希望無形中喚醒育哲能愛身邊的同學─阿智。一天一天過去,總算有了成果:育哲在老師和家長的協助下,發掘了阿智的可愛,並協助阿智自我成長。去年暑假,育哲把他和阿智相處的情形寫下來,並且投稿到羅慧夫基金會「用愛彌補兒童文學獎」徵選活動,故事感動了評選先生,去年十二月一日,育哲從總統夫人吳淑珍女士手上領了獎。陳金葉有感而發地說:「小孩子的可塑性很大,教化端在老師一念之間。我們要好好想,什麼是我們要影響他的?」

  其實,何止小孩子,大人也是可以改變的。陳金葉舉學校資深績優小梅老師為例。小梅老師是個完美追求者,教學認真而且標準很高,「這麼幾年下來的觀察,任何時間去拜訪她的班級,教室都是乾乾淨淨的,小朋友都中規中矩,學習認真、表現優異。」

  可是,兩年前有了變化:「有個家長打電話給我,認為小梅老師太嚴格,給學生壓力太大,要求把孩子調班。我轉告了她,她有如受到青天霹靂─她這樣關心孩子,家長不但沒感激,還這樣反應!」經過這樣的衝擊,小梅老師也去了教師研習營,回來後也有好大好大的改變,主動要求調到資源班,因為那裡有一些更需要關愛的孩子。「這兩年的體驗,小梅老師對生命教育更了解了。她告訴我:『福智教師營是人間天堂,往後的教師生涯,她一定會用愛滋潤身邊的一切,感謝教師營的主辦師長們給她的開導。』」

  教育部推動教育改革多年,在陳金葉看來,其中的「生命教育」是這兩年較為人性的教改項目,而且是老師可以放手去做的。她語重心長地說:「每個孩子能力不同,我們要讓他們各有不同的舞台可以展現。只要老師的觀念正確,要教出像『人』的孩子並不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