謹身之道


  管寧自遼東浮海而歸。風起,將覆舟,舟中人皆呼天懺罪。至管寧,云:「嘗一朝科頭,三晨晏起,一次不冠如廁。過必在此耳!」時同行諸舟盡沒,獨寧舟有燈導而前,獲濟。

  譯文:  

 東漢末年,黃巾賊作亂,管寧到遼東避難。後來,他跟一群人乘船渡海而歸,路上突然遇到一陣大風,眼看著船就要翻覆,船上的人紛紛對著天,呼喊懺悔自己所犯的罪過。

  輪到管寧的時候,他自省說:「我曾有一次出門,頭上沒戴帽子,儀容不端整;曾經三天晚起床;還有一次上廁所時沒著冠,我的過錯一定在這裡!」

  結果,一起同行的其他船隻都沉了,只有管寧搭的船因為有燈光在前引導而平安獲救。


誠於中 形於外


  蜀太子賓客李鄲,年七十餘,享祖考猶親滌器。人或代之,不從,謂無以達追慕之意。溫公著之家範曰:「可謂祭則致其嚴矣!」

  譯文:

  蜀國太子門下擔任參謀的李鄲,年紀已經七十多歲了。在祭祀祖先時,他依然親自洗滌供杯供具等祭器。

  有人看他年紀大了,想幫他洗。他說不行,因為不這樣做的話,沒有辦法表達對祖先的追慕之意。

  司馬光就在留給後代子孫的傳家規範中記載這件事:「從這裡可以看出他這樣做,已做到祭禮真正的內涵了。」

  按語:

  對生活的細節隨隨便便,雖然不一定代表內心心態散漫;但生活態度往往呈現、反映出真正的心態。現在的小孩,一到寒暑假往往生活得非常散漫,晚上常想要輕鬆點,放逸的結果就是不想睡,到了早上就起不來。這並不是因為放假造成,真正的原因其實是內心的散漫。

  假如參加一個活動或一個典禮,大家都盛裝出席,就代表你對這件事非常重視。以婚禮來說,從前參加宴會或婚禮是生活中非常重大的事,不論主人或來賓都會非常慎重其事的。大家一定把最好的衣服穿出來,表示對這婚禮的當事人的一份祝福。現在婚禮有越來越隨便的趨勢,可是如果有人穿著牛仔褲去參加,這樣代表什麼心態呢?很顯然,這個代表他對這個主人的尊重的程度不夠。

  古代的人起床後,一出房門就要著冠,連上廁所也不例外,這表示他們非常看重這件事。管寧在面臨生死交關的時候,所想到自己曾犯的過失就是這三條──一朝科頭、三晨晏起、一次不冠如廁。並不是說因為管寧懺悔了這三條,所以他能大難不死。其實背後的含義是可以看出他平時的謹身之道做到了什麼程度,行坐威儀都能符順禮儀,所以找得出來的就是這幾樣做得不夠努力的地方。難道三個早上晚起就是惡嗎?並不是指這件事本身多嚴重,而是說懈怠的這顆心是他不容許的,他連一點點讓他懈怠的心都不願意留存在生命裡面,代表他平常其實真正造的善業有多麼大。這樣的生活態度反映出平常他的心一定是貯淨除塵,對於聖賢之道確實努力在實踐。想要莊嚴內心,一定要先有形式,如果說行為舉止表現出來的是一項待人處事的準則,是對別人的一份恭敬,也就是對聖賢的一份恭敬,其實和盛裝與會的心態是一樣的。

  「蓋聖賢學問,莫先於敬。」做聖賢的學問,第一個要學的字就是「敬」。「敬之一字,原徹內徹外、可精可粗之言。內而在心,則主一無適;外而容貌,則整肅莊嚴。」恭敬的態度,可以粗略也可以很精細,真正的內涵在內心,可是表現在外就是整肅莊嚴。很精細的呈現就如堯舜,具備非常崇高的道德操守;很粗略的就如學習讀書、句讀、尊師、恭敬長上、打掃應對進退……等等。外在與內心的關聯性在於:外在的行為不一定就是「敬」,但是可以從這些行為中學習「敬」。

  程子說:「致敬須自此入。」又說:「未有箕踞而心不慢者。」一個箕踞的人很清楚表現出他的心理狀態。我們的內心離不開外境,但是只有外境是不夠的,只有外在莊嚴是不夠的,還是要內在外在兩者相配合。所以古代的人讀經之前,一定要先洗手,洗完手還有些該依循的也要一一做到。這些是外在形式,這到底需不需要呢?確實有幫助。夠不夠呢?其實是不夠的。你的行為舉止有所規範,對於內心的端正是有幫助的,但是單單行為舉止規範並不能就取代你的心,如果我們只是重視行為看起來中規中矩而忽略內心的成長,這端正是偽裝出來的。這也是孔子最不願意見到的一種態度:「人而不仁,如禮何?」

  二、三十年前,在民間不論是中元普渡還是祭祖拜神等活動,都是很慎重的一件事。要祭拜前,都要先洗過澡才能開始拜的。要拜的東西,也準備了山珍海味非常豐盛,而當時的人普遍是很窮,平常都粗茶淡飯的。反觀現在只存在儀式,常常是餅乾罐頭往桌上一扔,就這樣拜了起來。這說明什麼?這是一個心態的問題,這是一種念恩、感恩的心。所以孔子也提倡:「有沒有鬼神,我們並不知道,可是祭拜祖先就是一種我們對祖先報恩、回饋的一種心態。」因此,儒家對祭祀是很重視的。

  七十多歲的蜀太子賓客李鄲,在祭祀祖先時,堅持自己去處理祭祀的器皿,這代表的也是他對祖先真正的用心,他認為若不如此則無法表達他對祖先的追慕。事實上,祭拜的重點不是你有沒有給祖先吃什麼供品,祭祀更不是藉著努力的諂媚、討好,以求祖先、神佛給你降福、除禍。而是祭拜時,你就會憶念先人對你的教誨,想到這份親情,想到他曾講過的話……這也就是恭敬與感恩,在緬懷的同時,你的人格也藉此得到了提升。

  有人問朱子有關祭禮的事:「古今事體不同,行之多窒礙,何如?」朱子曰:「有何難行?但以誠敬為主。其他儀物,隨家豐約,如一羹一飯,皆可自盡其誠。」一般人在祭祀的時候,往往只想到祭拜的儀式,卻忽略掉一顆虔誠恭敬的心。其實,貧民的一碗飯、一柱香跟國王舉國歡欣的排場是一樣的,也就是說「心」最重要。然而不能說當你有這個能力能做到豐富卻不去做,還在嘴上說:「唉呀!我的內心恭敬就好了,何須在形式上做?」如果你有能力去做卻不做,又哪裡談得上「敬」呢?外在事項和內心意樂是要互相配合的,不能將它們拆開當成兩件事情去看。

  同樣的道理,許多事情看起來是對周遭的人的一份恭敬,其實就是對這個內容、待人處事的準則、這種人生道理的一份恭敬,也就是對聖賢的一份恭敬。聖賢所代表的內涵,就是指他心性的特質,所以恭敬聖賢,就是要去效學能幫助達成提升以及圓滿我們人生品質的不可或缺的一種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