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潔用品的發展史
在古老的年代,人用水洗淨一切,他們會用草木的灰燼、泥土抹在髒垢的地方,然後再用水沖乾淨;在中國與印度的人則運用含有皂素的植物果實,如無患子、茶子。西元前兩千七百年,巴比倫偶然發現羊隻在火烤時所滴下油脂,在炭灰中形成塊狀,具有很好的去污效果,這是肥皂的雛型。 後來,人們將肥皂當成食物一樣製作,將動物油脂加上草木灰水等(內含氫氧化鈉或氫氧化鉀等鹼性物質)一起在鍋中熬煮,製成肥皂。在羅馬帝國時代,「用肥皂洗澡」是一件非常高尚的享受,在當時蔚為風氣。十四世紀黑死病在歐洲蔓延,「個人衛生不良」就被認為是導致大規模死亡的主因之一。 十七世紀開始,歐洲人用肥皂沐浴再度流行,不過僅限於貴族社會,一般人食用油連吃都不夠,哪有多餘的做肥皂呢?後來英國發生工業革命,肥皂也跟著機械化生產,八十五克的小塊裝,價格下降,肥皂終於進入平民化的階段。 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德國被聯軍包圍,物資缺乏之際,希特勒下令停止用食用油做肥皂,油脂一律供應戰事,並要求科學家儘速研發出肥皂的替代物。後來,這樣的研究的確有了結果,當美國人佔領德國實驗室時,就發現了用石油提煉、穩定性高、又能大量生產的清潔配方,就將這些配方帶回美國,交由國內廠商繼續研發。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美國輔導其他國家一起開發石化系的合成清潔劑,台灣最初引進洗衣粉時,因為合成界面活性劑還很貴,所以用大量的起泡劑和沸石做填充物,因為廣告積年累月的誤導,台灣許多的消費者都認為泡泡越多,洗淨力越強,所以經常過量使用,不但造成衣服洗不乾淨、費水等問題,而排放出去的污水也成為自然環境的污染源。 界面活性劑 把油倒進清水裡,靜置一下,油自動會浮起來,油水會自動分離是因為它們的界面不同。界面活性劑是一種可以把油水牽在一起的物質,它同時具有親水基跟親油基,它的親油基把皮膚、衣物、碗盤上的油垢乳化,再由親水基結合水分子,將乳化後的油垢帶離衣物。 界面活性劑依照它的化學特性可以分為四大類: 一、陰離子類:洗淨力強,產品以洗髮精、洗衣精、沐浴乳為主。 若依其製造來源分為三類: 一、 純自然界面活性劑:即含皂素的植物,(如:無患子、苦茶子),因為植物成長緩慢,資源有限,成本較高,但純自然的東西不傷皮膚,且不造成生態、環境污染,但萃取較難。 三、石化界面活性劑:即以石油衍生物為原料,多種合成的界面活性劑,半世紀來的主流,成本低,卻可以造成無窮的後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