溼想起
所謂的「溼地」,根據世界溼地公約的定義,是指天然或人造、永久或暫時的靜止或流動水域;包括淡水、淡鹹水交界或鹹水的沼澤地、泥炭地或水域,以及低潮時水深不超過六公尺的海域。 其中海岸與河口溼地提供了生物適當的棲息場所,孕育了豐富多樣的生命,但台灣的近海卻越來越難捕到漁獲。這是由於紅樹林的砍伐、海堤的興建、消波塊的投置、填海造陸對海岸地形的破壞,以及高污染工業廢水對於海岸與河口溼地的毒害所造成的影響。所幸,近十年來在許多自然保育團體與學者專家的努力之下,保護這些珍貴的海岸潮間帶、潟湖與紅樹林生態的呼聲日益高漲,也開始有了實際的行動。 但相較於海岸與河口溼地,內陸的淡水溼地就尚未受到應有的重視。其實我們的日常生活是與淡水溼地息息相關的。台灣民眾的日常食糧有許多來自於溼地,例如水稻、茭白筍、芋頭、菱角、空心菜、可收成蓮子與蓮藕的荷花等。另外,當暴雨來臨時,河岸邊的大片草澤是洪峰宣洩的緩衝地帶;在平日,沼澤、埤塘與水田則是地下水資源補充的窗口;溼地中的水生植物會分解與吸附水中過多的氨、氮與重金屬,使水質得以淨化;大片的沼澤與水田對區域性微氣候的調節更是功不可沒;當然溼地還是許許多多生物賴以生存的棲所,是地球生物多樣性的寶庫之一。 溼地有這麼多類型、功能及豐富的價值,但是在大多數民眾甚至公部門的政府機構眼中,沼澤與草澤就是充斥蚊蚋的滿池死水加上爛泥的地方,是毫無用途、必須除之而後快的惡質環境。當農民一旦休耕,水圳就不再供水而導致水田旱化。 保育溼地中的台北赤蛙 台北赤蛙就是這樣消失的。原本普遍分布於台灣西部低海拔的水田、埤塘、草澤與沼澤的台北赤蛙,隨著棲息的草澤、水田逐漸消失以及農藥的危害,近年只剩台北縣、桃園縣、台南縣與屏東縣還有一些零星而且彼此分離的族群。於是臺北市立動物園選擇了三芝鄉橫山村一處尚殘存百餘隻台北赤蛙的二公頃睡蓮田與草澤作為計畫保育研究的樣區,這少數僅存的珍貴溼地保有在別處日漸稀少的水生昆蟲、螺貝類、珍貴的水生植物,以及瀕臨絕種的水生蛇類──唐水蛇與赤腹游蛇。但橫山樣區的負面干擾也很大,像是農藥的使用等等。而二○○○年夏天,突如其來從水田中穿越過的混凝土道路與駁坎工程,讓這個族群從原本的一百餘隻腰斬為五十餘隻。面臨這些可能導致毀滅的巨大干擾,我們開始努力與農民溝通,讓農民了解未來經營方向與同意進行改善水田棲地的工作,以消除對台北赤蛙生存的不利因子。 再創溼樂園 另一方面,在台北市生態教育基金會與農委會保育科陳超仁先生的協助下,我們計劃於動物園內設立一處人工沼澤溼地,當橫山棲地改善工作進行不順利時,能確保台北赤蛙族群有個暫時的庇護所與復育基地,同時也作為溼地生態教育的據點。 二○○○年十一月,整地工程正式開始。生態池的面積約為30×30平方公尺,依照水域的深淺,共分為埤塘、草澤與陸島三個部分。在硬體工程上,儘可能少用混凝土並採用近自然工法;另外為避免在暴雨時,生態池快速淤積,因此負責工程的張文賢先生在兩條山溝與池體之間各設計了一座隱藏於地底下的大型沉砂池,除了攔截土石外,也成為生態池水源的補給系統。 在工程進行的同時,我們又目擊了幾樁台北赤蛙族群因人為因素而消失的事件。這幾樁事件深深撞擊著我們:保育工作與民眾認知如果像兩條平行線永無交集,那我們繼續為台北赤蛙保育所投入的心力還有意義嗎?因此,為了讓更多的人知道內陸溼地的價值與重要性,我們決定將生態池結合週邊的自然資源擴充為溼地生態教育園。 剖析水下世界 生態池的定位,從原本的復育基地擴充為具有教育功能的場域。其設計概念也從視覺上的平面沼澤,轉變為三度空間的立體設計。這構想是希望人們有機會看到充滿了形形色色的生機與生命的水下世界,以一改多數人認為沼澤是蚊蚋叢生的一灘死水的刻板印象。於是我們的生態池就擁有了一面三十公尺長的玻璃視窗,可以讓人觀察溼地水下世界。 可自由遷入的開放空間 二○○一年四月,生態池的池體輪廓完成,開始蓄水並陸續種植本土原生的水生與親水植物,它們大多是由張文賢先生從宜蘭與桃園岌岌可危的沼澤溼地中搶救回來的。經過了半年的生長期,與植物配置的細部調整、溼地水體之監測觀察後,直到二○○二年六月,生態池才宣告完成。 由於生態池採開放式設計,野生動物可以自由出入。當生態池的環境營造妥當後,除了人為引入無法自行遷徙的物種外,野生動物大多在很短的時間內就自行遷入,而且物種多樣性之豐富令我們大吃一驚。 生態廊道的連結 二○○三年六月,為了增加溼地生態園區的環境豐富度,我們在距離生態池約一百五十公尺的園區入口又增設了第二個生態池;同時在連接二個生態池道路的左邊坡,以近自然工法新設了一條小淺溝,將原本獨立的兩個池沼生態系串聯起來。小淺溝除了具有生態廊道的角色之外,又創造出有別於生態池靜水域的流水環境。我們在小淺溝中段又設了三個連續的小水潭,淺溝的水流入潭內又流出,形成了另一個水流速度介於靜止與快速流動的緩流區域,使得園區中各水域的物理動態環境更加多樣化,適合不同物種的需求。 二○○三年九月,小淺溝完成後,很快地,無霸勾蜓出現了!夜裡,褐樹蛙則再出現在溝邊的姑婆芋下;到了冬季,淺溝水中已經可以發現許多黃緣螢幼蟲。小小淺溝,大大生態!二○○四年一月,我們又在道路的右側邊坡,設置第二條同樣工法、同樣設計理念的淺溝,淺溝中的小水潭將會種植不同的水生植物,作為溼地植物的教學園地。 豐富、繽紛的生態系 溼地生態園從二○○一年四月第一個生態池開始種植水生植物時,就啟動了每週調查一次的園區動物相長期監測。監測的結果到目前為止,已經有二十五種蜘蛛、一百九十一種昆蟲、十五種兩棲類、二十種爬蟲類、四十五種鳥類與十一種哺乳類的出現紀錄;另外監測調查資料,也讓我們更深入了解園內人工溼地設置前後的動物相演替變化、不同動物活動月份與季節變化、以及不同動物的微棲地選擇,這些資料對於溼地生態園區的經營管理策略更有直接的正向回饋。 溼地生態園在近四年來眾多人的努力下,目前擁有了好幾座大大小小的生態池與兩條小淺溝,以及隨之而來進駐的眾多生物與日漸豐富的溼地生態。而溼地生態園在二○○四年六月正式開放前,已經有數十個團體、近千人次造訪參觀過。當越來越多的人到此觀摩研習,並且帶走對溼地生態的更多認識時,相信未來的保育工作與民眾的認知將有交集的可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