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田頭空,青黃刈到空

台中 美雲


  立冬 之時萬物終成,故名立冬,是大節日之一。古時候皇帝會在這一天,率領著文武百官在城門北郊迎冬,同時下令獎賞對國家有功之人,對於貧窮百姓也發放冬令救濟物,讓他們好過冬,類似今日的冬令救濟。

  立冬之時,台灣沒有霜有沒有雪,天氣仍然炙熱,有時強盛的西南氣流會讓東北季風吹不過來,帶來幾天的好天氣,稱之為「小陽春」。中南部的田野到處忙收割,不管青跟黃,只要是穀類,都屆收成期,割到「田頭空」,稻穀場裡曬著金黃稻穀或是玉米,農村各地忙著舉辦謝「冬」的祭典。

  最熱鬧隆重的是數年一次的「建醮」,通常是利用收割後空曠的田野,搭起祭神的牌樓,用著稻榖堆成各種形式的祭品,感謝上天帶來多年的好收成。演野台戲的歌仔戲團也跟著慶典到處跑。記得小時候最大的享受是邊啃甘蔗,邊看成名之前的歌仔戲明星「葉青」演戲,母親至今仍留有她當時年輕的劇照,「陳三五娘、薛仁貴平西」這些稗官野史是當時流行的戲碼,長大之後對歷史有著興趣,才知兒時已植入腦海。

  民俗信仰中認為人類沒有冬眠,立冬這一天流行補冬,以儲備禦寒的能量,「四物、八珍、十全」是中藥行最普遍推介的藥材,進補時少吃冷食,也不宜燥熱。事實上,良好的生活態度、自然清境的飲食、溫馨的社會關懷,配合適當的運動及睡眠,人類的身體自然有順應四季變化的本能。

  動植物界也會因冬天來了調整自己,如成群侯鳥飛來台灣過冬,興起民間賞鳥熱,樹葉會變紅是因為葉子在落葉前產生大量的紅色花青素的緣故,會落葉的樹,秋天後換上暖色的葉子;有些樹一生都是油綠綠的,稱為「常綠樹」,它門的葉子都穿著一層保護衣,不是塗了一層蠟,就是穿了一層毛毛衣,忍住了雙寒雪凍,期待來春再現生機。

  立冬之時菱角正成熟,台南的官田鄉種植最多,穿梭期間的菱角鳥,是近年深受愛鳥人士喜歡的保育鳥類。想當年,年輕的我,沒有賞鳥興致,倒是喜歡三五好友一起,拎著一袋菱角,選一個能看海的高地,看著侯鳥起飛,也看著落日浸海,總感嘆著一年容易又到冬景,是策勵也是反省之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