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冬至烏,禾埕鋪

苗栗 小杜


  冬至 又稱「冬節」,是我國曆法上重要的節氣之一,時間約在國曆十二月二十一日左右,在冬至這一天太陽剛好直射在南迴歸線上,因此使得居住在北半球的我們白天變得最短,黑夜變得最長。但冬至過後,太陽又慢慢地向北迴歸線轉移,故而北半球的白天又慢慢加長,而夜晚漸漸縮短,有句俗諺「冬至陽生春又來」,意思是從冬至開始「陽氣」就要回升了。

  又,民間常以冬至當天天氣的好壞做為推測往後天氣的依據。有句俗語說:「冬至在月頭,要冷在年底;冬至在月中,無雪也沒霜;冬至在月底,要冷在正月。」客家還有句俚語:「冬至烏,禾埕鋪。」意思說在冬至這一天如果天氣陰沒「日頭」,那下一年的第一期稻作就會─遍地滿黃金,農友就能曬穀慶豐收了!

  說到冬至,就想到重要的應景食物─湯圓。我從小就愛吃湯圓,記得小時候,每到冬至前幾天,我都會跟媽媽提著洗好且浸好的糯米,到有石磨的人家去磨米漿;力氣大的人掌磨,另外有人則幫忙舀水入石磨的洞裡,石磨一圈圈地往順時鐘轉,米漿則似一條白色泉水,流到麵粉袋作成的「粿袋」(台語)裡,當粿袋滿了再用麻繩綁緊,然後交還我們帶回家。這時媽媽會把粿袋放在長條椅子的中央,上面架著一根或兩根扁擔,再用麻繩緊緊地捆在長條椅上,以便擠出袋內的水分成為「粿粹」(台語)。

  小時候,我經常會趁媽媽不注意的時候爬上長條椅,用身體的重量企圖幫扁擔用力,因為我實在太想早點吃到湯圓了。好不容易過了一天或半天的光陰,粿袋的水分乾了,媽媽會先拿兩小塊粿粹煮熟,加入在其它粿粹內以便增加搓揉的黏性,此時全家大小會圍在「篩仔」(台語)四周,享受闔家搓湯圓的樂趣,搓好的湯圓便擺在窗戶邊,讓寒風自然陰乾。

  從前,吃湯圓並沒有一定的時間,在宋朝以後,開始在元宵節吃湯圓,明清以後,才有人在冬至時以「湯圓」祭神、祭祖。苗栗客家人的冬至祭祀,最大的特色是完全以「湯圓」來祭拜,但通常在冬至前一天晚上,就會先煮鹹湯圓當晚飯吃。冬至那天清晨,家庭主婦都必須早起,煮甜湯圓準備祭祀,這天除了要祭拜神明、阿公婆(祖先)外,也要拜伯公(土地公),拜完後,再將幾顆湯圓粘在門上敬拜門神,家中若有養牛,則是將地瓜的中心挖洞後,再塞入湯圓給牛吃,免得牛噎到了。

  由於冬至過後,新年就在眼前,所謂「冬至大如年」,所以在早期一般出門在外工作的人,都要回家過冬節,表示年終有所歸宿,而且冬至也是全家團聚的重要節日,所以冬至會備受重視由此可見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