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動電話的迷思

台北 大覺


  電腦網路風行之後,常常可以看到類似這樣的情景:

  大學男生宿舍裡。室內一片寂靜,只有電腦鍵盤敲擊聲。兩名室友背對背坐著,眼睛直勾勾盯著電腦螢幕。一會兒,兩人同時起身、一起走向門外;電腦螢幕上兀自留著兩人線上即時通訊的對話:「巴豆么」「去那」「老王」「OK」。

  無獨有偶,行動電話風行後,也常常出現這樣的畫面:

  辦公室咖啡間裡。小謝手機響起,看了看顯示的號碼,是老楊:「主任找你有事。」小謝邊走邊說,回到辦公桌,兩人同時放下手機。

  行動電話在台灣發展十多年,早已幾乎是人手一機。系統業者為了爭取用戶,廣告打得兇不說,價格戰更是血淋淋。難怪許多人即使在家裡或辦公室,市內電話唾手可得,仍然喜歡用行動電話聯絡。所以行動電話用戶數成長快速,市內電話則僅能守成。

  進入交通部電信總局網站,查閱「主要電信服務用戶數趨勢分析」圖表,這種態勢一目了然。

  這項調查所謂的「主要電信服務」,包括市內電話、行動電話、網際網路、寬頻四項,趨勢圖的橫座標從民國八十六年一路延伸到九十二年。只見「行動電話」這條線一路攀升,從八十六年的一百四十九萬餘用戶,到去年底已是兩千五百萬餘戶,比台灣的兩千三百萬人口還多。「台灣人手一機」的說法,一點不誇張。

  而行動電話在中華電信獨攬時代,八十四年只有七十七萬戶,普及率只有百分之三點六。八十七年一月起,新業者陸續加入市場,普及率就一路躍升,這年是百分之廿一,隔年跳到百分之五十二,再來百分之八十、百分之九十六,到九十一年更達百分之一百零六,每年成長幅度都十分驚人。

  「市內電話」這條線呢?它幾呈「平躺」狀態,民國八十六年已有一千萬用戶,到了去年,只不過增加了三百萬,達一千三百萬戶。寬頻和網路的成長幅度都比它大。

  行動電話成長迅速,原因很多,台灣民眾追求流行、新潮是其一;行動電話確實方便,是其二。如行動電話可內鍵通訊錄,施展「一指神功」就可打電話,暢快無比。

  一家熟悉行動電話系統業者服務的公關公司經理更指出,行動電話的「象徵符號」大過於它的存在意義,而這種現象尤其存在於年輕世代之間。沒有它,好像就沒有了社交,和同儕間也沒了共同語言。看看公車上、捷運上,即使沒有鈴聲響起,年輕學子仍然忍不住三不五時就要掏出手機瞧瞧,唯恐漏接了什麼,就可知道這種心理。

  行動系統業者看準這個市場的潛力,不斷開發各種加值服務來促銷,如簡訊、來電答令、「用越多,獎越多」等等,對行動電話的使用更是推波助瀾。

  在這種情況下,深怕電磁波對人體造成傷害的人,如何能夠力挽狂瀾?情勢看起來並不樂觀,因為,行動電話真是「全球共通語言」。

  小女在瑞典住了四年多,她說,瑞典的行動電話擁有率比家用電話還高,許多大公司更是沒有市內電話,人人都用手機談公事,走到哪,談到哪。今年小女嫁到奧地利,她家根本就沒裝市內電話,老公跟公婆聯絡,都用手機;如今娶了個台灣老婆,才裝了市話,方便老婆跟台灣老媽話家常。

  不過,不必悲觀,一股通信市場的「復古運動」正悄然成形(至少在我生活和工作的圈子裡)。我和朋友約好:有事要談,到家喝茶最好,既能說清楚講明白,又能聯絡感情;沒時間或緊急,用市內電話。萬一人在外面,才使用行動電話,而且力求簡潔。

  行動電話網內互打每分鐘二點五至四元不等,比用中華電信市內電話打行動的每秒零點一元,一分鐘六元便宜(市話即使深夜減價時段半價,也不比行動電話優惠)。據統計,市話撥打行動電話的通話量和營收,每年以近百分之廿的速度衰退。

  但是,我和朋友們不被「利誘」,到底,健康比什麼都重要,所以,能打市內電話,就不用手機;不得已用市話打對方手機,一定不多話,免得接手機的一方健康上吃虧。

  行動電話費率有許多種組合,通常每月有基本費的,費率較低,且基本費越高,費率越低,這是廠商要鼓勵大家多用行動電話。我們可以自己衡量:是不是真的需要講這麼多行動電話?如果不需要,就可選擇講多少算多少,這樣就不會為了不浪費基本費,拚命使用行動電話。

  我們也可以不必為了撥打方便,就讓親友通訊錄完全被行動電話所操控。用市話撥電話,如果不記得對方電話號碼而必須翻閱自己的電話號碼簿,可以一邊查,一邊想著對方,給些祝福;真的嫌麻煩,不想每次都翻電話簿,可以買個有儲存電話號碼和設快捷鍵功能的電話機,事先把常用電話設定好,同樣可以施展「一指神功」。這時,市內電話就會比行動電話好用了。

  電信總局的統計數據裡有一個耐人尋味的現象:從今年三月開始,行動電話戶數逐月減少,截至七月底,全台為兩千兩百七十萬多戶,比去年底少了兩百多萬戶。

  這種現象的發生,比較可能是行動電話的使用量已趨飽和,不少人退掉原本擁有的第二支以上的行動電話。關心電磁波問題的人,或許更希望有另一個可能性:人們不想再使用太多的行動電話,而生活在電磁波的陰影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