菱鄉雉影

高雄 芳宜


  日據時代,水雉被當成寶貝似的保育,日本人在驚艷之餘稱之為「天然紀念鳥」。可惜近百年來對溼地的污染與破壞,難得一見的凌波仙子幾近絕種,本刊特意專訪水雉的家,讓大家了解一下土生土長的水鳥近況如何,或許大家了解得越多,越能呵護寶島裡所有溼地的寶貝,水雉只是牠們美麗的代言人而已!

菱田驚艷
 凌波仙子舞翩翩

  透過望遠鏡在褐綠相間的菱葉田裡搜索,突然發現一點動靜!哈!找到水雉了!白色的頭歪著,像在聆聽什麼,哇啊!牠真的美得不甘寂寞!頸部耀眼的金黃色與全身又黑又亮的羽毛實在是絕配,有點往上翹再自然下垂的尾羽如烏金洩地,超高貴的!

  不知是不是嗅到偷窺的訊息,牠長嘯一聲,展翼騰空而起,白色的羽翼劃破綠波中的寧靜,映著粼粼波光,牠出巡環視水域一周,然後姿態優雅地收翼,凌波而立,不,牠是輕巧地踩在菱葉上!細長的腳頂著這麼大的身軀,居然可以漫步在浮水植物的葉面上,實在不得不佩服大自然的奧妙。看牠體態輕盈、華麗耀眼的羽毛,加上優雅的姿態,難怪贏得「凌波仙子」的美譽。

  在台灣,水雉主要棲息於菱角田,故又名「菱角鳥」。過去水雉曾擁有廣大族群,台灣各地都有牠的蹤影,如今因其棲息地被壓縮,數量已降到百隻以下,由於台南縣官田尚有大面積的菱角田,因此台南縣的水雉總量幾乎就是全台灣的總量。

  夏天是水雉求偶、繁殖的季節,約從四月到九月,有時會延續到十一月才結束,正好配合菱角的成長季節。水雉冬天群聚在一起,然而夏季求偶、繁殖期間,則頗具排斥性,牠們各據一隅,甚至為了護地盤,雌鳥會凶悍地攻擊入侵者。雌鳥體型較大,負責維護領域、追求、防禦的任務,雄鳥負責孵蛋,為鳥類中難得的奶爸,屬於一妻多夫制的水雉,當第一巢雄鳥就位孵蛋後,第二隻雄鳥就可以進來配對,一季內一隻雌鳥可能與四隻雄鳥輪替交配。每一巢約下四顆蛋,蛋殼呈古銅色,極為亮麗,三週後雛鳥孵出,不久就可以跟著父母四處活動了。

  本來人們以為水雉只能在菱角田才能生存,後來發現不一定局限在菱田,像是栽種芡實、荷花、睡蓮、印度莕菜的水域也都可以。水雉主要棲息於埤塘、沼澤、湖泊等水生植物生長的水域,以水生植物的嫩葉、幼芽及水生昆蟲、蜻蜓的幼蟲為食,只要能夠提供水雉食物來源及棲息、築巢的環境,牠們就可以安頓下來。以台灣而言,仍以菱田為主,然而菱角、芡實都是一年生的水生植物,冬季收成後,植株枯萎凋零,水雉會成群移往葫蘆埤及其周邊的草澤、埤塘過冬。

悼葫蘆埤
 乾涸龜裂歷滄桑

  為了尋訪水雉的倩影,走訪菱角之鄉──台南縣官田鄉的葫蘆埤。官田不愧是菱角專業區,沿途處處可見賣菱角的攤販,新鮮的菱角在爐火上炊煮著,水氣氤氳,空氣中瀰漫著菱角香,引人垂涎。葫蘆埤因狀似葫蘆而得名,渾然天成、終年不涸,早年主要為灌溉蓄水之用,平常有白鷺群居,冬季雁鴨成群,更是以水雉重要的棲息地而聞名。

  它是一個典型的溼地,有豐富的生態,孕育著人類生存的必要資源,數百年來為野生動植物提供棲息地,為人類提供農、漁業資源,補充地下水、防洪等功能,如今卻因為公路以及高鐵貫穿此地,因為施工的必要性,埤水被放乾了,枯竭的池底,猶如歷經滄桑的老婦,滿面風霜、乾涸龜裂。許多在此繁衍的物種也就跟著逐漸消失了,水雉即是快速大量消失的族群之一。

  我們駐足埤邊一棵大樹下,樹下有個「菱香舟影」的碑,清晰鮮明地記錄著「南瀛菱田,翠舖官田,綿延綠海,菱舟點綴其間……」坐在樹下揣測著往日未被破壞的南瀛勝景,突然高鐵那邊施工的隆隆聲驚起樹上的白鷺鷥,白羽翩翩,把塗滿胭脂的半邊天點綴得更令人心醉了。往日未開發前,在埤裡搖櫓採菱,看群鳥自在地在空中或水上畫弧,該多愜意!「菱舟點點」的美景僅能憑空想像,不禁令人唏噓!

熱心呼籲
 水雉復育具雛形

  水雉復育區是位於靠近葫蘆埤東南方附近約十五公頃台糖農地,四周竹籬環繞,除了工作站、觀測台等幾棟木造的建築物,及種植少許瀕臨絕種水生植物的小型沉沙池,苗圃區外,陳設簡單並沒太多的人工設施。種植菱角為主並輔以睡蓮、荷花、芡實、印度莕菜等水生植物的大池塘,這便是再造的水雉棲息地。

  承蒙水雉復育委員會的志工吳仁邦先生為我們做詳盡的解說,讓我們對於水雉的生態有比較清楚的了解,透過望遠鏡更親眼目睹牠美麗優雅的倩影。

  看水雉在葉面行走、凌空飛翔,一派優雅的模樣,想必是溫文儒雅的鳥君子吧?其實不然,吳先生說:「別看牠們外表一副斯文相,母鳥可是很凶悍的,為了爭奪地盤,會攻擊入侵者,彼此互啄,打得頭破血流是常有的事,甚至將對手踩在水中達一、二小時之久,一旦打敗的再也不敢接近這個領域,即使體型較小的公鳥也會為爭奪母鳥而大打出手。」

  由於我們造訪的時間正好是牠們繁殖期,難怪總共只看到三隻水雉,體型較大的一隻是母鳥佔據池中央,另兩隻正是為了爭奪配偶而互相追逐、驅離對手的公鳥。唉!不經說明,我還誤以為牠們是「比翼雙飛」呢?好玩的是,遠遠的池邊幾隻高蹺鳥、小白鷺識趣地與牠們保持距離,避免招惹無妄之災。

  鳥類的復育不能用人工大量孵育,雖然孵蛋的技術並不困難,可以用電腦設定恆溫,但是蛋孵出來之後,雛鳥沒有父母來教牠如何覓食、築巢、配對、躲避天敵等生存的基本技能,這些人工孵育養大的鳥放到野外幾乎很難生存。

  因此,目前的復育工作是營造一個溼地,一個布滿水生植物,適合鳥類生存的自然環境,讓鳥自然遷徙過來。這個官田復育區是經過許多保育團體的呼籲爭取來的,它的規劃建設更是集合政府、學者、義工以及產業界等眾人的力量。

環境再造
 產官義工齊努力

  高鐵的公共工程嚴重破壞水雉的生存環境,所以允諾在附近另外營造水雉棲地作為補償,負擔一半地租及資材設備相關費用,不足的經費一部分由縣府補助,另一部分由保育團體自行募款。至於棲地的管理規劃、水雉的研究培育、調查紀錄等工作除了三位專職人員外,多虧保育團體的義工來協助,甚至還有大學、研究所的學生也加入研究、觀察的行列,願意為生態保育盡一分心力。

  為了節省經費支出,每逢假日有許多義工來這裡協助觀測台、工作站的工程,像是挖地基、釘模板、綁鋼筋、舖地磚等工作都是義工們自己來,只有比較技術性的才請工程公司做。

  曾經有附近的老師從此處經過,好奇詢問這些人在做什麼?經義工說明,了解原委後,深受感動,隨即回去號召一群學生及家長來協助,提起這些往事,都還讓吳先生覺得很溫馨呢!

  水雉很敏感,繁殖期更在乎隱密性,非專業人士的近距離的賞鳥、拍鳥活動,這些人為的干擾會降低水雉的繁殖率。高雄左營洲仔溼地就曾發生過民眾盜採菱角,驚嚇到水鳥的情形。很多義工用無數個週末投入復育的環境營造,可是看到有人為了眼前小利破壞環境,或因為太興奮大呼小叫,嚇得水雉無法安心繁衍,難免覺得沮喪。

  不過台南縣政府以行政力量做了不少協助,為了鼓勵菱農保護水雉,實施獎勵措施,只要水雉於其耕作地成功孵育出幼鳥,每巢給予上萬元的獎勵金。許多菱農在水雉繁殖期間,會用心保護,不讓人畜接近或干擾,該區菱田特別不去噴藥、寧願延遲採收等,讓水雉順利孵育成長,足見地方政府的參與與用心可以左右該區的生態環保。

長遠之計
 生計要兼顧生態

  雖然水雉的復育工作有產、官、學界及義工的支持,但仍存在許多隱憂,吳先生特別提到:水雉會到處覓食,四周水域受到工業廢水污染及或因農藥、化肥造成水質優氧化,雖然這些污染不一定會使水雉立即死亡,但會不會影響繁殖?會不會破壞遺傳基因?情況沒有改善的話,悲劇的發生只是遲早的問題而已!

  水雉是淡水濕地的生物指標,族群大量銳減代表其棲息地正因過度開發及工業污染而逐漸破壞殆盡,水雉復育工作象徵著有識之士的覺醒與努力的希望。不過長遠之計,一定要在生計與生態間取得平衡、達到雙贏;三芝蓮花池台北赤蛙的復育是個成功的案例,希望官田的水雉也能復育成功,這是大家努力的方向。盼水雉復育的故事能讓更多人寶貝原有的環境,把關愛大地、關懷生命的理念真正落實在日常生活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