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節的故事

台中 寄塵


  記得小時候有一次清明節前夕,叔叔帶回一條條用麵皮包著冷食的特殊食物,他說:「有些地方清明前夕不吃熱食,吃寒食。」長大了才知道那種食物叫「春捲」或「潤餅」。後來讀了歷史,才更清楚了解寒食背後的故事,原來那是有一段淒美的歷史典故。

  時當春秋戰國時代,晉獻公因寵愛驪姬,誤信驪姬之言,以為太子申生要謀反,逼得申生自殺,申生弟重耳公子,知道自己身命不保,帶臣子流亡國外,介之推也是隨行大臣之一。重耳在外流浪十九年,歷盡滄桑,餐風飲露,很多大臣紛紛求去,只有介之推忠心耿耿隨侍在旁。有一次重耳生重病,極想喝一碗肉湯,介之推無計可施之下,只好割下自己腿肉,煮了一碗熱騰騰的肉湯,給重耳喝,奇妙的是病好了一大半。

  後來,重耳靠著秦穆公之助,重返晉國當國君,是為晉文公。當晉文公為輔佐有功之士論功行賞之時,不貪求富貴功名的介之推卻悄悄帶著母親到人跡罕至的綿山隱居,晉文公尋覓不著之下,有大臣建議:如果放火燒綿山,介之推事母至孝,一定會帶著母親出山。晉文公覺得有道理,立刻放火燒綿山,誰知意志已堅的介之推寧死不屈,抱著母親活活燒死於柳樹下,晉文公雖後悔燒山,然為時已晚矣!

  晉文公非常哀痛,乃令國中當日不舉火,只吃寒食,是今日寒食節的由來。

  我在嘉義的婆家清明節也流行吃潤餅,婆婆都是炒了各色青菜,放涼了包春捲,先在春捲皮上撒上一層糖粉和花生粉,再放自己喜歡的菜色捲成一卷就成了問婆婆為何吃?只說是當地習俗,是否是先人留下的寒食節,那就不得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