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面對生活困境

台北 陳月文


  因為種種原因,我們必須搬離原來的家。

  讀國中二年級的兒子很捨不得離開他的同學,情緒陷入低潮。

  為了抒解他的情緒,也盼望他能積極的面對困境,我於是寫了這封信,與他分享心中的想法。


  親愛的易:

  對於這次的離開,起先我的心裡充滿了悲痛,後來也起了些許煩惱。因為,變動,總意味著又有一翻混亂,還得有一段時間的調整。

  那天,我在長庚兒癌病房說故事時,遇到一個國三的學生。

  通常,面對心防較嚴的中學生,我往往會先跟他們玩幾個益智遊戲來解除孩子的心防、建立彼此的初級關係。

  我先試探性的詢問:「跟你玩幾個遊戲好嗎?」

  他不置可否的看著我。

  我於是拿出早已準備好的紙、筆,在紙上一邊說明題意,一邊畫出相關的圖訊:

  「有一種細菌,每一秒鐘會分裂為二,所以,第一秒為一個,第二秒便成為兩個,第三秒成四個,第四秒為八個……

  「當它分裂滿一整罐的時候,正好是60秒,請問,分裂滿半罐的時候是幾秒鐘?」

  他只思考了一下下,就答出正確答案。(正確答案─59秒)

  我非常訝異,因為,我使用這個題目在兒癌病房問過許許多多的病童和大專志工,迄今只有三個病童和兩個大專志工答對,其中,他是最迅速的。

  我稱讚他:「你好聰明喔!你是回答得最快的!」

  他淺淺的一笑作為回答。

  「你還想再玩一個題目嗎?」我問。

  他點點頭。

  我於是又出了第二個問題:

  「有個農夫每週都帶他的狗去市場上採買。他家和市場的中間有一條河,河面上有一艘小船,船很小,一次只能載農夫和一樣東西過河。

  「這一週,農夫帶著他的狗到市場上買了一包米和一隻雞。農夫能管好他的狗和雞和米,但是,只要農夫不在,狗會吃雞,雞會吃米。

  如果你是農夫,你要如何讓狗、雞、米都安安全全的回到家?」(答案─農夫先帶雞過河,回來再帶狗或米皆可,過河後將雞帶回,獨留狗或米,再將剩下的狗或米帶過河,最後再帶雞過河就圓滿了。)

  他也是很快的就答出正確答案。

  我看他的頭髮雖然因為化學治療而落光,也無法正常進食,但他的情緒還滿平和,也一樣喜歡思考和學習,讓我很想多多幫他的忙,因此詢問兒癌病房護理師恩真阿姨那個孩子的狀況。

  恩真阿姨告訴我,他是資優生,因為得癌症只好休學治療。起先,他也曾沮喪過一段時間,但聰明的他,知道低落的情緒無濟於事,於是調整自己,讓自己生病期間,精神稍稍好些的時候就看書、思考,因此一直保持敏銳的思維能力,也相對的比其他兒癌病患有活力。

  我決定繼續保持對他的關心,並努力思維幫助他的辦法─我從兒癌遊戲室拿了一本少年小說《挨鞭童》(東方出版社出版)借他看,他喜孜孜地看起來了呢!

  我從他的身上學習到:如果變動是無法避免的,就讓自己從中發展出最好的可能吧!

  我想到,中國人一向「安土重遷」,喜歡原來的生活、原來的模式,因此能保留傳統,既得利益和階級能繼續保持他們的優勢─當然,弱勢團體也就一直處於弱勢而難以翻身。

  而西方人則重視冒險,從小就鼓勵孩子:

  探險、露營(不在熟悉的家中生活)、

  走進自然(和不熟悉的大自然交朋友)、

  爬山、野外求生(激發自己的潛能,而不是在舒適的家中安逸的活動)、

  自助旅行(培養自己的獨立能力與解決問題能力)……,

  這些通通都不是中國人的傳統與性格中所強調與鼓勵的。

  也因此,中國人比較怕變動,比較不敢改變,也就比較無法創新,無法發展出自己獨特的性格和能力。

  我知道,在這個地球村的未來,每個人隨時都處在變動中,有的是天災人禍(如地震、海嘯);有的是環境的改變(如失業、社會變遷);也有的是自己的希求(如留學、探險)。

  如果,我要在未來的日子裡生活得更自在,我也必須培養適應改變,甚至具備能迎向改變、讓自己改變得更好的能力。

  我希望自己能脫離傳統中國人的桎梏,在這次的變動中,有如浴火鳳凰般的展現自己新的生命力。

  你的年紀比我小,適應能力一定比我強,盼你也能在新的生活中給自己一個更新的、更棒的陳易!

       祝

  更健康!

  更開朗!

  更成熟!

                          愛你的媽


  我們已經住進新家,生活恢復正常;兒子也順利的轉入新的學校。

  如今,他在新學校已交到新朋友,放學後都和同學留校打籃球,玩得不亦樂乎;而他的舊同學,也經常與他在電子郵件上或電話中,談天說笑。

  看他很快地適應新的環境、新的生活,當媽媽的我,總算放下心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