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讀園 耕耘有機心田

編輯室整理


  全台擁有十五家直營店的耕讀園書香茶坊,以亭台樓閣水榭的江南庭園景觀打出知名度。董事長張文瑲及協理楊玲琴,這對賢伉儷從民國七十六年創辦第一家店起,不管是事業顛峰期或谷底期,一路相互扶持、彼此打氣,直至今天呈現一片穩定的氣象。

  在事業穩定之餘,夫妻倆進一步體認到應為事業體灌注活水泉源,加上一些因緣,促成兩人決定推動有機飲食。兩年前,他們夫唱婦隨突破諸多障礙,終於在茶藝連鎖企業中耕耘出一片有機天地。且聽楊玲琴分享邁向有機之路的心路歷程。

  耕讀園推動有機餐飲,得從民國八十八年談起。當時透過朋友介紹,帶孩子參加福智文教基金會舉辦的讀經班,為了強化小朋友學習效果,基金會希望家長也能跟著參加成長課程。我一開始是帶著「陪公子讀書」的心情去上課,沒想到當初隨興地上課,到最後竟然改變我的一生。除了正規課程,我也參加基金會舉辦的許多營隊活動,以及讀經班的課外教學,同時認識了許多追求生命提升的朋友。最重要的是,透過參與這些活動及這群朋友的介紹,讓我逐步地了解正確的飲食觀念。當第一次聽到「改變飲食,可以拯救地球」的概念時,令我非常震撼。

  不只是我個人有受用,孩子也改變了。他們購買零食飲料的習慣不同往常,每次購買時,都會仔細地研究食品的成分,看到成分中有化學添加物的,他們就不想買。這些學習及改變,都一點一點累積成對有機食品的認識。

父親罹癌往生
  體認農藥危害


  八十九年,我的父親檢查出罹患肺癌第四期,全家人都非常難過,積極地為父親尋找名醫,總算讓病情稍微緩和下來。這段時間,我經常和先生探討父親致癌的原因,兩人都心裡有數:八九不離十,一定和使用農藥有關!因為父親長期務農,早期耕作時,正是台灣使用農藥化肥盛行期,當時的人對於農藥的相關防範知識不足,農藥中毒事件時有發生,但總不知事情的嚴重性,還是繼續使用。民國九十二年,癌細胞轉移到骨髓及腦部,父親往生。由於父親十幾年來都很支持先生的事業,父親的逝世令先生非常難過,對農藥的危害也更加深惡痛絕。

  自此,家裡的飲食也做了許多改變。全家人決定吃素,並盡量選擇有機的食材。有一次先生在公司吃飯,看到飯桌上的菜,又想到如果是有機食物該有多好!於是,進一步想到:「如果只有自己吃有機的食物,而顧客們吃的是不清淨的食物,那自己不是說一套做一套嗎?」因此,想要將耕讀園的食物變成有機食材的念頭,就這樣一點一滴地醞釀。

推動有機食材
  扛下超級任務


  「自己不想吃的,也不希望別人吃!」九十二年夏天,先生鼓勵我,嘗試在公司推動有機食材上線。這個立意很好,但我的個性怯懦,首先想到的是一堆困難,著實不願接下這個「超級」任務-專業不足、成本的負擔、商品品項不夠、同仁的共識不夠、作業流程須要調整…諸多問題擺在眼前,內心真的很惶恐,明明知道這是好事,「要做,值得努力!」但內心就是不能釋懷。

  先生面對我的猶豫,實在不知如何敲醒我這顆笨腦袋,他說:「如果那麼容易做,大家早就做了,還輪得到我們做嗎?」我一聽,內心好像清明一點。是啊!就是難做,所以至今同業中很少人敢嘗試呀!既然這件事情這麼有意義,我何不給自己一個挑戰的機會!

  巧的是,這時聽到慈心有機農業發展基金會創辦人日常法師推動「三界有情護生計畫」,關注的對象除了人的健康外,並擴及山、川、大地,以及土地上生存的眾生,希望大家都可以在這裡安然、和平地相處,都可以快樂地生活在這塊土地上。

  當時聽到這個訊息,心裡很受感動,覺得法師看得好遠、好廣,他要推動的對象是世間所有的人;而我,只是在自己經營的事業中,推動的對象是員工,老闆有要求,員工多會配合,有什麼好擔心的呢?我卻偏要幫自己找一堆藉口,事情未做,就感覺一定不會成功。慚愧之下,更策發要效學的心,尤其聽到法師說:「大家可以在自己的緣起點上推動。」更是一語驚醒夢中人,要說緣起點,我的「點」不是最適合嗎?自此,「有機耕讀園」便開始在腦中逐漸成形。我告訴自己:面對困難時不應該畏懼,要選擇勇敢面對;更何況我有那麼多的「靠山」,只要我發出求救訊號,基金會的朋友,一定會鼎力相助。

強化員工理念
  教育訓練立功


  推動有機蔬食的過程,可以用「重重難關」形容。首先是如何建立同仁的有機概念,讓他們了解這不只是老闆的理想,也希望是全體員工的共同心願。過去,公司每年會對員工安排不同的教育訓練,例如茶藝、現場管理等;這一年的教育訓練,就增加有機生活的認識。

  許多員工打一開始就抱著懷疑、排斥的心態,他們懷疑當前食物真的是如此不健康嗎?有機真的這麼好嗎?會不會影響成本,造成營運困難?後來經過一連串的教育訓練,例如有機書籍閱讀、影片觀賞、專家講演、有機生活實踐者的親身分享及參觀有機農場等,他們才慢慢相信,有機生活對健康、環境確實影響重大,終於願意試著接受、配合。甚至員工自家的食物、生活用品,也跟著改成有機產品,真正落實有機於生活中。

  除了有機理念的宣導,公司也很強調員工的心靈提升,因此,每週六的讀書會,邀請講師來為同仁導讀《了凡四訓》、《論語》等有關安身立命的書籍,並配合一些影片欣賞。經過這一兩年儒家思想的熏習,同仁的身心靈似乎獲得提升。以前,面對茶友偶有無理要求時,雖然當時不敢怒形於色,但背後卻相當不服氣;現在,他們會用各種光明面的角度看待客人的需求,人前人後都無怨言。

  然而,「知道」和「做到」還是有很大的距離。以前為了讓杯子看起來潔白亮麗,會要求員工使用漂白水來漂白杯子等餐具,但是,學習一些有機理念的課程後,才知道這樣的清潔方式會有殘留物,對使用者健康不好,便趕快要求員工改用工研醋加熱水浸泡,一樣具有漂白效果,而且對健康較無傷害。

  但員工不太能接受這種清潔方式,認為漂白效果不好,而且我們只是一家「茶藝館」,這點小小改變,對社會有什麼影響?一開始我也不知如何「教育」他們,後來從垃圾分類奮鬥史上體會到心得,於是我跟他們分享:「二十多年前,有一群人努力推廣垃圾分類,當時大家都認為是『不可能的任務』,經過二十幾年後,現在垃圾分類已成為全民運動,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大大縮減垃圾量,更在九十二年底停建多座焚化爐。可見只要我們多一分用心,就能產生強大的力量。」

  我鼓勵他們,現在我們要推環保清潔法,雖然一時無法產生效果,但總有一天會像垃圾分類一樣開花結果的。透過不斷找到一些環境污染的統計、實證,不斷實施機會教育,到最後,員工雖然還是覺得有些麻煩,但都願意勉力配合了。

有機米受歡迎
  感謝農友相挺


  耕讀園推動有機食材,本來想讓有機蔬菜先上場,但在專家建議下,改成「來源穩定」的有機米開始。果然,有機米的名號一打出來,就得到茶友熱烈回響,一位平常會留剩飯的小姐,知道有機米的可貴,不再留下剩飯;有一位總經理,通常是不吃飯,但來耕讀園,總是把飯吃光光;有的茶友更是一連吃個二、三碗,直呼有機米真好吃!這種捧場的盛況,不但超乎預期,更讓員工信心大增。

  九十三年五月,接到供應有機米的銀川米老闆娘梁美智來電,說當初是「流血」出貨給我們,幾個月下來已經無法承受成本負擔,問我們接不接受漲價?看到農民的辛勞,雖然內心不是很願意,但還是答應她的要求。兩個月後,二期稻作因敏督利風災欠收,有機米收購價格節節上漲,到十月時,她又要求漲價,看她為難的表情,我知道她內心是很苦的,而我的內心也是很掙扎:「才合作沒多久就漲了兩次,真不夠意思!」於是向董事長請示,他跟我說:「農民能生存,我們才能生存!若是市場如此,也只能順應市場。」我內心嘀咕著:「可是,我們的餐價又沒調漲,而且加飯不加錢…」於是建議董事長,可不可每加一碗飯,就加收十元,董事長不悅地說:「開餐廳還怕客人會吃呀!」我只好打消加飯加錢的念頭。

  沒想到今年三月又接到電話:「沒米可以給你們了!」天啊!怎麼有機米老是出狀況!那叫我跟誰買呢?幸好「銀川」及「里仁」的採購人員熱心介紹其他的供應商,但價格「又漲了」!我的老天!內心百般無奈地想:「已經做有機了,難不成還走回頭路?」只好硬著頭皮撐下去!經過一番訪價,後來我才知道,原來美智姐真的很照顧我,若非萬不得已,她是不會漲價的;而我這個有機產業的菜鳥還不知好歹,誤會人家,於是趕快跟她道歉,並感謝她一路相挺。也感謝有機的路上有這些好人相伴!

有機蔬菜上場
  廚師的大考驗

  有機米開啟勝利初機,便決定從中部的耕讀園開始使用有機蔬菜。剛開始,取得有機蔬菜的種類有限,通常只有當季蔬菜,菜樣少,廚師料理上倍增困難。尤其叫貨方式更是麻煩,以前只要開出菜單,供應商就會如數送過來;改成有機蔬菜後,不是沒有菜單裡的菜,就是菜量不足,而且蔬菜傷痕累累、菜相難看,一根玉米整理好,只剩半根可以上菜,成本節節上升,真是理想與現實的大考驗!

  曾聽一位廚師說,以前他叫菜時,想要什麼蔬菜統統都有,不管是夏天叫冬天的蔬菜、或是冬天想吃夏天的水果,蔬果商都能滿足他的需要,開個菜單只要十分鐘就好了。現在看著電腦列出的清單,腦中真是一片空白,幾乎是「武功全廢」,不知如何料理出色香味俱全的食物。幸好透過廚師月會的交流,廚師們集思廣益逐漸摸索出一些因應的方法,才慢慢適應下來。

  後來與我們配合的農場也努力改善品質,將較好的蔬菜交給我們, 並陸續介紹種植不同品項蔬菜的農場給我們,才讓困難度降低下來。感謝這些農友及慈心基金會的支持,省去我們許多摸索的冤枉路。

  耕讀園為了讓茶友吃到經過認證的有機蔬菜,也不惜花下重資購置相關設備,期能掌握控管流程,例如:擴大商品部面積,增加大型冷藏庫、檢貨人員及物流司機,為的就是確實做到品質第一。在這過程中感謝公司內部資訊及商品開發物流團隊,他們為了推廣有機餐飲,必須更了解廚師的需求、運作和叫貨習慣;必須不斷尋找有機農場,不辭辛勞地與農友溝通, 搭配農場計畫性生產,建立統購統配的資訊物流系統(耕讀園食材,原先是由各店自行叫貨)。

  這些都是管理上的新領域,但他們都不眠不休地努力克服困難。這些同仁,還曾經為配合廚師晚上叫貨的習慣,一家店一家店催叫貨單,再與菜商、菜農聯繫,從原本搞不清楚白菜、小白菜有什麼不同,到現在能夠分辨魚類、肉類等級。

開發即飲茶
  絕不摻添加物


  九十三年初,全家便利超商邀請耕讀園共同開發行銷「即飲茶」,希望透過異業結合共創新局。先生親自帶著公司的研發人員,全面收集市面上的茶飲料資料,並且參觀生產工廠,發現坊間大多數的烏龍茶飲料多少都有添加物或色素安定劑,這些添加物為的是降低成本、增加美味及存放的時間。先生在和全家便利超商的開發人員研討時,非常堅持一個原則,就是耕讀園的茶飲若是要開發上市,一定不可以有任何添加物,只能有茶及水的成分。

  為了達成這個理想,全家超商的開發人員也向我們介紹優質的製造商,最後終於尋找到有共同理想的生產公司,願意一起努力克服製程及保存的問題。因為要達到高品質,於是放棄高額的權利金,將部分經費轉移到用好茶及流程改善上面,希望製造出更安全健康的好茶。在大家同心協力、一起努力下,「即飲茶」於民國九十三年五月中旬上市,獲得不錯的口碑。(目前因全家超商「名店名物」檔期已到,耕讀園阿里山茶及溪頭烏龍二支產品已下架。)

  一步一腳印,走過這段辛苦的歷程,更加深刻體會到每一份送到茶友面前的有機餐是多麼珍貴,裡面有每一位農友、每一位同仁的用心。希望耕讀園所做的一切努力,能帶動有機餐飲的風潮,大家一起關心這塊土地,以及生活在這塊土地上的人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