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著相機的老師
親切和氣的葉老師充滿幹勁,雖年屆五十,乍看仍像四十歲的年輕人,原本任教於台北市某市立國小,去年辦理提前退休,轉到一所私立小學擔任生活輔導老師,友人不解:「你退休既然不是為了遊山玩水享受人生,那為什麼要放棄數十年累積的人脈資源,卻跑到那麼遠、又是一所新成立、什麼都要從頭帶起的私立小學教書呢?」葉老師笑眼中帶著慧黠,堅定地回答:「為了實踐生命教育理念!」 三十年豐富的教學經驗,葉老師非常清楚該怎麼教學生讀出好成績、讓學生家長放心,但,除了學科的技巧外,葉老師更關心的是如何建立學生正確的人生觀。於是,他決定到這所德智育並重、以生命教育為主軸的私立小學,和一群亟需要老師用愛心耐心啟發引導的學童,共同生活、一起成長。 由於學生一律住校,沒什麼機會和家人拍照,為了幫家長留下孩子的童年成長故事,葉老師總是帶著相機,隨時捕捉珍貴的鏡頭,無論畫面是歡喜的、悲傷的、接受讚賞或闖禍受罰,只要來得及按下快門,葉老師都會細心的將它們留存檔案,等待適當時機再燒錄成光碟交給它們的主人。 打開寫真集檔案,聽葉老師如數家珍地訴說著每個檔案背後,所發生的精采動人的童真故事,讓聽者不自覺中,彷若置身在故事中的校園裡,而孩子純真、活潑、可愛的臉龐也一張張生動的浮現眼前……
「洗臉後盥洗用具要歸位!」葉老師用手往置物櫃子快速比一下,來不及看清楚的學生問:「老師!臉盆毛巾要怎麼擺?」 「自己看!」 學生只好自己揣摩,一位個子較小被擋在後面的學生放錯了,葉老師輕碰一下臉盆:「不對!重新放。」 於是,寫真集第一位可愛的男主角產生了──拿著臉盆、滿臉疑惑的小帥哥。當然,最後臉盆歸位方式還是被他猜對了。 學生剛開始也會抗議:「老師!可不可以講清楚,不要讓我們猜!」 於是,學生漸漸習慣「猜」老師沒有講出來的那一段,從剛開始的亂猜,一學年下來已能準確地抓到重點,「話講一半」在師生漸呈默契的互動中已見功效。
「第一,看眼睛!老師講話的時候,你有注意聽、盯著老師看,我就知道你很聰明,我就會很小心,不能講錯話,因為講錯會被你抓到。」說到此,葉老師故意停頓一下,學生們露出期待的眼神,非常專心聽著。 「如果老師講話你都不注意聽,還亂看其他地方,那你就是用行動來告訴老師:『我是笨笨的,隨便老師怎麼騙都可以……』」學生有的在偷笑,有的對旁邊的同學扮傻臉,也有人不自覺地點點頭。 「第二,是看嘴巴,嘴巴聒噪的人更笨,眼睛不看老師,又在東講西講,這種人最笨。好!現在老師要來找出那一個人是最聰明的!」哇!現場所有的「笨」動作都不見了,學生們個個閉緊嘴巴、睜大眼睛、滿臉認真地看著老師,「來!把你們聰明的樣子拍照為證!」於是,寫真集出現一張擠著各種聰明表情的大頭合照。 此後,只要老師說:「那個同學最聰明呀?」現場馬上安靜下來,因為大家都知道如何做個「聰明人」,而葉老師始終無需用力喊:「大家安靜!聽我說!」 忘了哭的孩子搶著和老師爭看相片中的自己──依稀掛著淚痕,欲哭還笑的表情非常滑稽。「看看你的醜樣子!要不要再哭一次?我再照一張?」傷心的情緒早被攪散,孩子不好意思地扮個鬼臉後跑開。 孩子的情緒是很容易撫平的,只要用心去貼近關懷──葉老師緩緩地收起相機,欣慰地看著他擠入同學群中開始說笑。 為了班級跑步時不要吵到其他同學上課,葉老師想到一個迂迴策略──自律。 「今天的慢跑課程要注意兩件事,第一,要用鼻子呼吸。醫學記載,用鼻子呼吸能過濾髒空氣,這樣身體才會健康,跑步時嘴巴不要張開,要用鼻子呼吸。」嘴巴不張開自然沒聲音,但要如何避免學生邊跑邊聊天呢? 「第二,老師要觀察你們的德育好不好,跑步時能不能互相配合……」學生們好奇地睜大眼睛,想知道跑步和德育有什麼關係? 「等一下排成兩排,左右對齊一起跑,如果你們一個跑得快一個跑得慢,那就表示──跑快的人是自私的,只顧自己跑、不想等別人;而跑慢的就代表不能跟別人配合,只要步伐稍微加大些就可以跟上啦!如果兩個人能夠對齊一起跑,就可以判斷你們德育很好,是能夠相互合作的人。」 於是,葉老師哨子一吹,教室旁的坡道就出現一排紀律非常的小小行軍部隊,不但安靜無聲,而且互相關顧。
幾個學生一起上廁所,一個敲敲隔間牆:「喂!你相不相信我可以看到你?」隔壁的學生趕緊看看牆壁是否有洞孔?沒想到笑聲從上方傳來,原來那個頑皮的學生手腳並用,頂著兩邊牆爬上去,掛在頂端橫樑上,「哇!蜘蛛人」,其他兩人馬上效學,三個蜘蛛人各佔一間廁所,你笑我、我笑你,也笑來了老師。 免不了一頓訓斥後,葉老師拿起相機:「凡『爬』過必留下痕跡,你們三個把剛才爬的姿勢再做一次,老師要拍照存證,看你們以後敢不敢再犯?」 鏡頭中,學生雙手頂住牆壁、故作懺悔的表情,按下快門的同時葉老師也不禁笑在心裡──若干年後孩子長大,看到這張相片時,一定會勾起當時學蜘蛛人爬牆、無憂無慮的童年回憶。
仍然是男生廁所,浴廁長發現有間馬桶沒沖,而且垃圾桶內有一大疊只髒了一點點的衛生紙,非常浪費,趕緊報告老師。 葉老師集合專用那間廁所的五個學生,要他們找出是誰做的,只要誠實承認就不處罰。 除了浴廁長外,四個人低頭商討了一陣,異口同聲:「可能是別的同學跑到這間……」老師板著臉:「你們都是往外推責任,為什麼不往內檢討自己?再去商量、討論!」 幾分鐘後,一個學生向老師承認:「是我沒沖廁所,但衛生紙不是我丟的!」「還是不完整,再去討論!」沒多久,另一個學生低聲承認:「衛生紙是我弄的。」老師看他一臉無奈的表情,嚴詞對他說:「是你做的,你就承認是,不是你做的,不要隨便承認,隨便承認事情沒解決,再回去討論!」最後,沒沖馬桶的學生終於承認衛生紙也是他丟的。 「你為什麼只承認一半,讓別人分攤一半呢?」 「因為這樣,過錯比較輕,就不會被罰,老師就不會再追究了……」 「是你做的就要承認,不可以這樣分配過錯,如果老師那時不注意,被你們騙過去,以後就會養成推卸責任的習慣。其實,老師早就知道是誰了,為什麼叫你們討論?就是要做錯事的人勇敢承認、下次改過,老師就不會再追究了。」 「喀嚓」聲中,廁所的故事存入秘密檔案,葉老師費心地毋枉毋縱,就是希望孩子能從這個認錯的過程中,學到深刻的教訓。
比賽開始,各組立刻分工合作,手快的割草、腳快的堆草;幾個頑皮的學生躲在老師後面,搶著老師割下的草;人影跑動中,各組的草堆慢慢成形。 時間到!五堆草高低不同、成績立見,大家都圍在自己的草堆前要求老師拍照留念。 集合整隊時,有個學生故意留在最後,手腳並用把其中二、三堆草弄亂,還把別堆草抓到自己的那堆去,葉老師叫他過來,要大家討論為什麼他要如此做? 有人說:「他以為比賽完了、沒用了,所以就弄亂。」也有人說:「他那組的草比較少,輸了不服氣!」「……」最後,學生自己說出原因:「有的組作弊不公平,有些草是老師割的,他們搶走堆到自己的草堆上,我們這組都沒有拿,所以比較少。」 葉老師對著憤憤不平的學生說:「割得多割得少,自己心裡最清楚,你割的草不管放在哪裡,還是你割的。你累積的福報不在別人手上,是在你的心中。即使草被別人拿去,福報還是你的,別人是拿不走的……」孩子的神情漸漸緩和,幾個學生靠過來逗著他,孩子終於笑開來。 「也不要以為隨便弄亂就可以改變事實,別人的福報比你多就是比你多。」看著學生彼此釋出善意與關懷,葉老師決定「收線」。 「好了!現在把五堆草全部集合成一堆!」笑聲中,大家很快的將所有草堆得像座小丘。 「這五堆草都是我們班的同學割的,分開來會有高低比較,但集合成為全班的成績,就不會有人去弄亂,因為那是大家共同辛勞的付出。」 學生們果然忘記了先前的競爭與不快,嘻嘻哈哈地圍著「全班的成績」擺POSE;而「五堆草變一堆草」的故事,流傳在班上同學的笑語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