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心田
首先,法師展現了真誠的力量。如此坦誠地分析自己,坦蕩蕩地面對過去的一些不圓滿,讓人有些震撼,在台下的我,不禁問自己:我敢嗎?或許勇敢面對,誠實不逃避是向上提升的第一步吧! 其次,法師具體地示範了如何在心性上下功夫,如何深入思惟,與內在自我對話。如學員問:「如何有好脾氣?」法師竟花了半小時多從各角度個別分析:思惟發脾氣的傷害、發脾氣真能解決問題嗎?發脾氣真能掌握別人嗎?尋找會生氣的原因、調整思惟方法……從沒想過,不發脾氣也有這麼深廣的道理,可以透視人性這麼多,太令人訝異了。原來心田可以如此深耕而層層轉折向上,原來心性該如此下工夫。 再者,法師對老師的期許與敬重,令人汗顏。社會環境丕變,學生狀況百出,學習態度不佳,常使老師備感挫折而心灰意冷。法師的一席話,似乎為人師的無奈都被深刻理解,而對老師的退縮自保,不忍苛責,反有著殷殷期許,他援用孔子、甘地等聖賢的典範很溫暖地激勵我們,讓我覺得我們是如此尊貴,可以是很多人生命中的貴人,怎麼可以看輕隨便呢?「如果沒有人扯你的後腿,你就練不出腿勁;如果沒有人訓練你的耐心,你就練不出耐心。」「菩薩就是:不管你怎麼對我,我永遠對你好。」法師透過激勵,重燃我們對教學的熱情與使命感,讓人既慚愧又感動。 又,法師的開示內容深入淺出,啟人深思。第一天他談到生命的原始驅動力都是想要離苦得樂的,我們的每一個作為無非是希望自己感到舒適快樂,但很少思惟快樂究竟從何而來,更少去刻意訓練心志的力量超越苦惱。其實,我們的心靈是有無限潛能的,但是需要學習加以提升。一般誤以為快樂來自物質,終其一生花費大部分時間去追尋,但卻很難填補心靈的大洞。肉體終會腐朽,但生命卻是無盡綿延的。常常,我們因為沒有正視這樣的生命真相,所以漫無目標地任意揮霍,享受自以為是的快樂,其實是非常荒謬的。法師提到,父母老師關愛孩子,都希望給孩子最好的,但是值得深思的是,究竟什麼才是最好的?我們都希望教學的歷程是快樂的、有創意的,但快樂是否流於膚淺?是啊!如果教學工作是心靈與心靈的碰撞,但願那是一場又一場美好而深刻的互動,首先,老師也必須對生命有正確的認識與提升,才有能力去引領一個又一個稚嫩的生命,開創他自己吧! 法師分享了一段很感性的話,他說:「以前我不是脾氣很好的人,有時會覺得看某些人不順眼。後來一直在心性上下工夫,總還有兩三個人是你很不願意見到,會想閃躲迴避的……但日常師父非常慈悲,總是寬容我,很溫暖地鼓勵我……後來有一天,我躺在床上要睡時,突然發現,心裡沒有一個讓我討厭的人,內在是那樣歡喜,那樣舒適!」這一段心路歷程很令我感動,那樣綿密的內在觀照與調伏心性的功夫令人嘆為觀止,那樣自在無礙的境界令人望塵莫及。同時,也給了我重要的啟發:原來我們生命是向上提升或向下沉淪,可以從這個角度來自我檢視。慚愧的是,以往總覺得自己是好學的,一直在吸收成長的,其實卻是越來越看不慣這,看不慣那,抱怨這抱怨那,自以為進步了,卻原來只是自以為是,只不過凸顯自己的膚淺、狹窄、傲慢。從中,似乎也領悟了為什麼這幾年總覺得和學生比較有距離,比較帶不動,原來要使學生信從,是必須用人格去影響他,而不是一味要求他的。當我們的生命提升了,自然具有影響力。 就在第一天,深深感到必須收拾起部分好玩的心態,好像不懂事的小孩來到神聖殿堂前,開始收拾起浮動的心,願意端肅身心,接受神聖光輝的洗禮。課程是嚴肅的,談的是生命,如果不能反省對照自己的內在或周遭種種現象,就不能進入課程的堂奧。然而氣氛是感性的,足以軟化我們堅固的心性,鬆動我們原本執以為是的現象理解。我突然有種強烈的必須謙卑的需求,因著它的廣闊深邃、神聖莊嚴,也因著自己的浮動膚淺。必須謙卑,才能看見無處不在的祝福;必須謙卑,才能聽懂生命的實相,才能感受到被期許肯定與包容,才能向這人、那人、許許多多人學習。坐在禮堂中,當我端肅身心,似乎,心中多了一面鏡子,看到了自己的無知、懶散、狹小…… 在五天的營隊中有太多太多的感動了,眼眶常是乾了又濕,不知不覺淚水又湧了出來。值得一提的是,第二天晚上小組練習「觀功念恩」,很多人都哭了,充滿感恩和懺悔,包括好幾位男老師,其實大家彼此都還叫不出名字,竟可以如此真情流露。隔天一早,突然閃過一個念頭,這個營隊太神奇了,短短不到兩天的時間,我們內在的心性都有些微妙變化。是什麼軟化了我們?是什麼鬆動了自以為是的磐石?過去的所作所言,一幕幕的由內心浮現,感到慚愧不已。是喝了神奇魔力湯嗎?在那甘甜的茶水裡施放了咒語嗎?或者義工在煮健康的飯菜時,邊煮邊放了祝福?或者法師講師們在課程中不斷施用催眠語言:「無限生命、心靈提升、觀功念恩……」 似乎明白了「在溫暖關懷包容中成長的孩子,善根容易被啟發」這句話。孩子是,大人也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