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的家園──阿善的家

編輯室整理


  由於美濃地區年輕人大都外出工作,田地無人耕種,荒蕪的土地只好被變賣,就這樣田野一塊一塊漸漸消失了,阿善想起了他記憶中的美濃,「三合院」及「菸樓」那特殊的景致,也即將成為過眼雲煙,那是相當可惜的。因此,他來到美濃定居,最主要的是希望能將「夥房」的空間再利用,把「夥房」的生活機能再度活化,建立一個符合都市人標準的舒適三合院。

  在阿善的眼裡,除了塑膠類的產品之外,沒有一件是廢物,他總能運用巧思,將廢棄物再利用。例如颱風過後,他出去撿了一些木頭及樹枝,回來後做成了各式的鑰匙圈,一一分送給遊客;不僅是送禮,也是理念的推廣。人人手中握著阿善的鑰匙圈,珍惜之心立刻生起,覺得禮物雖小,卻是獨一無二的。

  他讓自己的住處大門敞開,沒有為自己留下任何的私密空間,每當有客人來訪,他一定親自帶領訪客逐間參觀他的房子,並且解說每樣家具的來歷,告訴訪客這些幾乎都是廢物再利用。他希望經過整理的房子,能成為一個樣本,歡迎大家參觀拷貝,也希望藉由這樣的一個理念推廣,能對當地人產生一些刺激,讓住在附近都市的美濃子弟能搬回來這塊屬於自己的家園。這一切所做,完全不是為了他自己,只是基於對大地資源的愛護,希望還大地本色。

  化腐朽為神奇

  初見阿善,只見他正在刨著一根木條,這是他見房東在燒柴烹煮時,及時自房東手中搶救回來的待創作材料。他珍視各種東西,撿拾了很多材質整理後加以再利用,且由於善於利用空間,因此將屋子整理得頗具藝術氣息,每個點都運用得恰到好處。

  阿善引領著我們參觀他的家,大家正準備脫鞋入內時,他說:「不需要脫鞋!請進來,地板是用油漆漆成的。」大家異口同聲地說:「啊!哪有可能?光亮潔淨的地板竟然是油漆的傑作。」低頭一看,地板是以藍灰兩種顏色交叉,呈格子狀或菱形狀排列而成,感覺相當典雅。阿善說:「如果想換顏色,只要刷上自己喜歡的色彩,根本不需大興土木,既省時、省錢又不費力。」

  書房內,檜木的香氣直撲而來,他說:「這是到舊物銷售商場買來的檜木舊家具,使用舊家具既可以保護樹木,又能讓上好的家具繼續發揮功效。」聞著滿室檜木的芳香味,不禁佩服他的環保觀念及物盡其用的理念。

  主臥房中,只見屋頂檜木橫樑一一羅列,沒有天花板的掩飾,少了人工的造作,連儲藏室都是利用屋頂與床板之間有限的空間區隔而成,時光恍如又回到那古老的年代。

  擺設在客廳的大茶几,兩側以空心磚疊起,上面置放兩張毛玻璃,即巧妙地成就了一張潔亮的桌子。這塊玻璃是從廢棄物回收堆中撿回來的,經過修改整理,不須一根鐵釘即可完成,搬家時亦不須大費周章拆卸。

  茶几的上方,竹竿縱橫排列成格子狀,那是選舉後被丟棄的旗竿,阿善巧妙地裝飾在客廳,當成燈架,燈光由上投射下來,亮度適中,美妙無比,這種裝潢方式有創意,又不會破壞原有的建築結構。

  摩拖車後視鏡高掛在浴室中,你遠遠的就看到自己的容貌,這又是一個巧思;整棟房子經過整修後,呈現出自然樸實的韻味,且沒有花費太多的修繕費用,阿善能將廢棄之物,用在最適當之處,讓三合院原有的功能再度呈現,真可謂化腐朽為神奇。

  與大自然共舞

  有一次阿善想養大肚魚,找遍了美濃的河流,卻撈不到一條魚,深深體會大自然被農藥化肥破壞的嚴重性,心中難過得很。還好搬到這間夥房之後,他發現多了一些鄰居,牠們是住在後面山坡上的野生動物。

  有一對大冠鳩就在後山高處築巢,有段時間他發現公鳥在求偶,可是過了一段時間又看不到牠們的蹤影,後來牠們終於出現了,身邊多了一對幼鳥在天空飛翔,原來牠們消失的那段時間是在撫育幼鳥。這些日子裡常常可以看到親鳥不動聲色地停在高的椰子樹或相思樹上,正聚精會神地找尋覓食的養成鳥;此外後山還種有菠蘿蜜、龍眼等等,在果子六、七分熟時,獼猴也會不請自來飽餐一頓,因為如果等到果實熟透時就會被人們採光,就輪不到牠們吃了。

  剛搬來此處時,阿善很擔心這些獼猴會闖進來掠奪餐桌上的水果,所以看到牠們的蹤影,就會呼喚家裡養的忠狗對著牠們狂吠以嚇阻牠們。有次颱風來襲,還沒成熟的龍眼都被狂風掃落在山坡上或豬舍的屋頂上。半個月之後,獼猴成群結隊的在屋頂上找龍眼,甚至連子都吃了,吃完以後牠們就彼此捉身上的虱子,一派悠閒的景象。

  想到牠們在食物上如此匱乏,覓食如此不易的情況之下,還得要看老天爺的臉色,提防著人們及其養的狗,內心實在不忍。但是牠們吃飽之後卻很快樂自在,而豐衣足食的人們卻有各式各樣的痛苦與煩惱,相較之下,他發覺自認聰明的人類把日子過得太複雜,也把自己變得不快樂了!如今阿善見到這些鄰居就如同見到好友,牠們家族能夠繁衍及生生不息,讓他感到很安慰。

  生態工法重新打造白茅牆

  阿善回想剛搬進夥房不久,由於自己的努力設計營造,已讓它面貌煥然一新,純樸而又自然,唯一美中不足的是那道經時間侵蝕過久的白茅牆,茅草泰半已脫落,對土磚內牆的保護似已無能為力了!雖說結構沒有安全上的顧慮,但為了整體的美觀,阿善仍然大膽向房東提出整修的計畫,沒想到房東一口答應,並且應允以原貌重現。

  房東開始四處打聽哪裡有長白茅草,朋友們都笑他:「現在什麼時代了?還用白茅草?還是水泥抹一抹比較實在吧!」房東不為所動,堅持初衷,並著手割草曬茅,約半個月後,房東抱來了一堆約六十公分長的乾茅草,準備大展身手。

  對天生愛好大自然的阿善而言,能親眼目睹這件百年罕見的生態工程,又是一項驚喜,當下便呼朋引伴與房東共襄盛舉。由房東師傅一手指揮,六、七個學徒負責操作,從挖土、拌沙、和水,到抹土上牆,把茅草黏住,由下到上層次分明,下排乾後才能繼續塗上一排,程序上可一點也馬虎不得,至於加多少沙土、多少水,則全憑老師傅的直覺決定。工程進行中既無噪音也沒污染,有的只是和諧聊天的氣氛,這真是一件最有價值的自然傑作,更是典型生態工法的一項代表工程。

  因為要配合房東與學徒的時間,又加上施工程序需下排乾後才能繼續塗上一排,所以竣工時程約三週,但實際施工時間約只有八小時。對於白茅牆這道既防水又防熱的環保工程,現任屋主阿善可是喜愛有加,因為它讓房屋變得更有生態了,連蝴蝶都來棲息尋求保護呢!

  今年的春節乍暖還寒,那一片新砌不久的白茅牆,迎著夕陽餘暉,閃爍著縷縷金光,令人忍不住想一掬春暉,小手方觸新茅,成群蝴蝶翻飛,景色之美,令阿善不由得目瞪口呆,心中對房東的感恩又增深了一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