亨德紀念公園
當時鄰近的東海大學有一位美籍教授「亨德博士」,因地緣關係時常接觸大肚山的村民,也親自上山調查並了解村民之苦,尤其飲水匱乏的痛苦,乃發心協助村民裝設自來水。他一方面向曾工作過的農復會、台灣省政府、台中縣政府等單位爭取經費補助,一方面呼籲地方公所及村民一同出錢出力。當時預估工程的總經費是兩百四十萬元左右,為了促成此事,他把自己僅有的積蓄六十萬元,拿出來作為基金(當時的物價是牛肉麵一碗兩塊錢),就在村民與東海大學學生團結一致下達成目標。 村民及東海大學學生合力在大肚山西邊山下鑿井,深度八十公尺,口徑兩公尺,稱「龍井一號井」,用抽水機打水上山,每日出水量八百公噸,在民國五十二年四月完成自來水通水工程,那時候台中地區除了豐原和台中市外,沒有其他地方有自來水供應。今日匯集上萬居民的東海別墅區,也到民國七十二年才有自來水供應,比大肚山居民晚了近二十年,這樣的恩惠怎不教村民飲水思源? 民國八十八年元月大肚山居民舉行「亨德公園」預定地整地及感恩晚會活動,五月一日「亨德紀念公園」落成啟用。亨德教授的家屬從遙遠的家鄉──美國伊利諾州趕來台灣參加儀式,並拜訪與亨德教授同是康乃爾大學校友的李登輝總統,李總統並透露亨德博士是他在農復會任職時的上司,且出國前亨德夫人還曾是他的英文家庭教師呢! 亨德博士退休時六十八歲,三十四年在台服務,畢其半生精華在這塊異國土地上教育並照顧社區的居民,這段異國恩情,足為世人典範。大肚鄉民建立「亨德紀念公園」,教化子孫飲水思源,也啟發人心,更以此例證實,真正的大愛是跨越時間及空間。作家司馬中原先生以其義舉寫了一本書──《啼明鳥》,並將該書的版權及版稅捐給東海大學圖書館,讓亨德教授的慈悲喜捨源遠流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