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九日話重陽

台北 余愚


  獨在異鄉為異客, 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 遍插茱萸少一人。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王維


  王維這首膾炙人口的七絕,寫出遊子感物懷人的心聲,也道出了九月九日重陽插茱萸、登高處的習俗,尤其是「每逢佳節倍思親」一句更成為千古絕唱。

  農曆九月初九重陽節是個歷史悠久的節日,按《易經》九為陽數,兩九相重為「重九」,也是兩陽「相重」,因而名為「重陽」。

  重陽的由來

  「重陽」一詞,最早見於屈原《遠遊》:「集重陽八帝宮兮,造旬始而觀清都」,文中的重陽指的是「天」,不是節日,至於節日的演變有其史實與傳說的沿革:

  漢.劉歆《西京雜記》:漢高祖劉邦愛妾戚夫人被呂后害死後,戚夫人的侍女賈佩蘭被逐出宮,嫁給扶風人段儒,與人閒談時曾提到她在宮中時,每年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餌(重九糕)、飲菊花酒,以避邪延壽,於是重陽之習俗,逐漸在民間流行。又據唐詩人沈佺期《九日臨渭亭佳宴應制得長字》詩:「魏文頌菊蕊,漢武賜萸囊…年年重九慶,日月奉天長。」顯然,重陽佩茱萸、飲菊花酒在漢代已成為重要的節日。

  至於王維詩中的登高處習俗,則有一段傳說:東漢方士費長房對他的弟子桓景說:「九月九日你家將有大災難,如果用紅色的囊袋盛茱萸,掛在臂上,登高山飲菊花酒,就可免禍。」桓景照師父的話去做,並在當天率領全家老小上山避難,待晚上返家時,發現家中雞犬等家禽、家畜都死光了,桓景這才明白自己與家人逃過一劫。從此民間每逢九月九日就登高避邪,沿襲成俗,遂成佳節。

  三國魏文帝曹丕《九日與鍾繇書》中:「歲往月來,忽復九月九日,九為陽數,而日月並應,俗嘉其名,以為宜於長久,故以享宴高會。」明確地寫出重陽的飲宴。但當時人們並不把這一天視為吉日良辰,還以登高、佩茱萸辟邪離家避難,以延長壽命。到了東晉陶淵明在《九日閒居》詩序中:「餘閒居,愛重九之名,秋菊盈園,而持醪靡由,空服九華,寄懷於言。」文中同時提到菊花和酒,點出了重陽已有飲酒、賞菊的習俗。直到唐代,重陽被正式定為民間的節日;明代,九月重陽,皇宮上下一起吃糕慶賀,皇帝並親自到萬壽山登高,以暢秋志,此風俗一直沿襲到清代。

  重陽的習俗

  經過了歷代的演變,二千多年來,重陽佳節為中華文化留下不少蘊含深意的活動和習俗,現分述於後:

  重陽登高

  登高在重陽最為膾炙人口的故事,依然要尊費長房與桓景的傳說;然而據《西京雜記》重陽登高的習俗始於西漢,當時在京都長安城郊築有高台,每逢重陽佳節供人們登上高台,觀賞玩樂。

  九月秋高氣爽,雲淡風清,登山環顧,滿目青翠,令人心曠神怡,因而重陽登高,深得古文人雅士的青睞,並留下不少的詩篇,如唐人邵大震筆下的:
九月九日遙望空, 秋水秋天生夕風; 寒雁一向南飛遠, 遊人幾度菊花叢。 現今,登高已是普遍的活動,大家利用週休假日,全家登山健行,接觸大自然,舒展筋骨,鍛鍊身體,調劑心情,增加親子互動,其樂融融。因而登高已不限秋高氣爽的季節,也不只限於重陽。

  佩茱萸和簪菊花

  茱萸又名越椒,是一種中藥植物,氣味辛烈,可防惡濁邪氣的侵襲及避蟲咬,古人認為重陽插茱萸可避難消災,茱萸可帶在手臂,也可插在頭上,有的做成香袋放在身上;除外,人們也簪菊花,這些習俗在唐代就很普遍,歷代盛行。到清代,北京在重陽時把菊花枝葉貼在門窗上,意為「解除凶穢,以報吉祥」,這是頭上簪菊的變俗。但現今佩茱萸、簪菊花的習俗已沒有了。

  賞菊及飲菊花酒

  重陽正值秋天,菊花盛開,據傳賞菊及飲菊花酒,起源於晉朝大詩人陶淵明,淵明先生以隱居出名,以詩出名,以愛菊出名,他的「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更是千古傳誦的名句,後人效法他,遂有重陽賞菊之俗。後代文人雅士無不賞菊、詠菊、讚菊,並將菊與宴飲結合,以求和陶淵明更接近。北宋時京師開封賞菊之風極為盛行,當時菊花品種很多,千姿百態,民間更把農曆九月稱為「菊月」,在菊花傲霜怒放的季節裡,觀賞菊花當時成為一件重要的事。此外,宋朝人還稱菊花為「延壽客」,茱萸為「辟邪翁」,清代以後賞菊之風尤盛,但不限於重陽,不過仍在重陽前後最為繁盛。

  吃重陽糕

  據史料記載,重陽糕又稱花糕、菊糕、五色糕,製作的方法不一。重陽吃糕與中秋吃月餅一樣,是一種應節的食品,因「糕」與「高」同音,古人有「百事皆高」的說法,所以,重陽登高時吃糕,象徵步步高升。據明人謝肇淛《五雜俎》:在重陽日的清晨,把花糕切成薄片,放在未成年子女額上,祝福道:「願兒百事俱高。」除了表達對兒女期待的心願,更蘊含父母的關懷。

  在台灣由於農曆九月以後,東北季風漸強,加上天高氣爽,於是放風箏也成為重陽的一種遊樂,閩南語:「九月九,風吹滿天嘯。」就是最好的寫照。除此外,在台灣現今每逢重陽,祭祖示孝的風氣依然盛行。

  由於「九九」和「久久」同音,有長長久久之含意,重陽佳節寓意深遠,二千多年來人們對此節日,一直有著特殊情感,而詩人更用筆賦予深邃的意涵。只是隨著時代變遷、社會結構的改變,重陽節的味道也隨之改變,所幸在經過一番波折後,內政部於民國六十三年,明定重陽節為「老人節」,用以感謝老人過去的辛勞,弘揚敬老崇孝的傳統美德。所以,今日的重陽節,敬老的意義遠大於原有的避禍躲災的傳說。

  重陽節經過歷代的演變,已成為一個多元的節日,登高、放風箏的活動可強健體魄,調劑身心;更可藉此秋遊賞景,臨水玩樂或登山健行,增加親子互動,培養家人的情感;如今重陽更被賦予新的含義,讓傳統與現代巧妙結合,衍生為老人節,發揚我國傳統的孝道和報本思源的美德,使這個節日更富人情味,也充實了它更深邃的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