搓湯圓的心情

彰化
 子軒


  湯圓在中國人的禮俗代表圓滿、圓融,所以元宵、冬至都吃湯圓慶團圓,喜慶、喬遷、嫁娶也要搓湯圓和鄰人分享。現在想吃湯圓,到超市買就有,可是在小時候這可是一件大工程呢!

  做湯圓的日子,母親一早把圓糯米泡軟,我和妹妹送去磨,去還輕鬆,回程扛那一大桶米漿可真費勁。我們使盡吃奶的力,上齒不自覺咬住下唇,停下來喘氣時,看到彼此咬出深深的齒痕,相顧而笑;不過再累總會過去,圍著竹篦搓湯圓的樂趣可以蓋過這些辛苦。

  我們洗好手,興奮地看著母親把散開的生粿粹用煮熟的粿粹揉到均勻發亮,我搓成一條條,捏一塊塊讓大家搓圓。弟妹還小,盡興了就離開,留下很多橄欖和棍棒形的粉糰,剩下我和媽隔著竹篦搓湯圓,因為媽媽說:「拜拜的要儘量圓滿。」所以,我們把每一顆整形得很圓潤。

  有媽媽做伴,收拾殘局也是一種快樂,那種安心與踏實的感覺,即使交談不多,體會也能很深刻。媽媽手巧,一次能搓四、五個,我靜靜地揣摩手掌運勁的虛實,當我第一次鬆手滾出三顆渾圓的湯圓時,媽媽咧嘴笑瞇了眼,那抹笑意至今還是難忘的鼓勵。

  有一年冬至,族裡兩個長輩各執一詞,把母親夾得好苦,我邊搓邊為母親抱不平,她淡淡地說:「好過歹過都會過,總是要雙頭搓圓!」

  由於母親的身教,當我的心被碰痛時,會想「那是因為自己的稜角欠磨,搓一搓會更圓融」。我當夾心餅乾時,想到如果能「雙頭搓圓」,吞點苦水或承受一點壓力也值得,好幾次就這麼撐下來,以三贏做結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