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盲心富足
知道這個消息之後,我立刻想到當時在國際間正當紅的義大利籍盲人聲樂家安德烈•波伽利,我想透過他的努力和成功,間接激勵那位面臨失明的少女一個積極的思惟方向。 我於是去找尋安德烈•波伽利的傳記《安德烈•波伽利──黑暗中的天籟》和他的音樂CD送給朋友的女兒。 我自己也趁此機會,好好閱讀安德烈•波伽利的生命故事。 在此同時,我又搜尋到了國際知名生物學家美籍荷蘭人海拉特.韋梅耶也是一位盲人,於是,我也將他的傳記《恩典之手》買了回來。書送出去之前,我也認真的閱讀了他的生命故事。 我發現,他們兩人有許多共同點: 兩人都不是天生盲人,都是從小視力不佳,在成長過程中才終於完全失去視力,成為一個全盲的人。 兩人都生性樂觀,能積極面對眼前的困境,也會在困境中找尋更開闊的方向。 兩人同時都有堅毅的性格,確認自己的方向之後,即使遭遇困難,也不會退縮,而是一再思惟,找尋合適的解決對策,並一步步跨越障礙,終致成就超越一般人的成功。 還有最最重要的是,他們都有一個健全的家庭,家人對於他們逐漸消失的視力都正常視之,而不會排斥或消極的面對。同時,也都把他們當成正常的家人對待,並不會因此而剝奪他們學習成為正常兒童的機會:兩人都同樣享受戶外活動,照樣與家人一起去郊遊、一起去爬山;家人在言談間自然談論周遭景色,一點也不忌諱有個家庭成員可能無法用正常視力領會四周景致;因此,兩個人的童年都有豐富的生活體驗和對大自然的體會;兩人的家人也都積極鼓勵他們去實踐自己的理想。 安德烈•波伽利從小就展現出對音樂的好奇與喜愛,家人因此儘量滿足他的需求,一張張裝載不同樂音的唱片,成為他豐富自己音樂領域的寶藏。直到他發展出聲樂的特殊長才,並一路以自己天籟般的男高音撫慰了許許多多人的心靈。 海拉特.韋梅耶在小學四年級獲得老師贈送的第一枚貝殼,就深深著迷於這種海中生物,奠定日後以軟體動物為研究對象的職志。 由於大多數貝殼生存在潮間帶,有沙灘,也有岩灘,岩灘銳利的邊緣,和高低起伏的錯落,讓許多人對海拉特.韋梅耶提出善意的勸阻。針對安全的顧慮,海拉特.韋梅耶認真地研究明眼人和盲眼人在岩灘所發生的事故,發現比例並無多大的差異,因而完全的說服了周遭人的疑慮。 海拉特.韋梅耶的手指摸得出貝殼的品種,也摸得出海水和淡水的正確交界處。他那敏銳的手指和用心的體會,讓他經常發現到別人沒有發現的生物間的細微差異,並用心思惟與探索差異背後的原因。 這股求知的好奇心,把他從貝殼、軟體動物的研究,推向軟體動物生態,以及世界生物地理的研究領域,而成就他全球性的古生物研究專家學養。 前些天,在報端閱讀到一位失明的孩子,經常發出咬牙的「喀喀」聲。原來,他正學習蝙蝠,利用自己「喀喀」的回聲來定位周圍的環境,並因而確切的描述周遭的景致,甚至連開啟的車庫都能無誤地描述出來。 這則新聞,讓我對失明人對世界的體會,有了更深一層的認識。 我想到那句名言:「上天為你關上一扇門時,一定會同時替你打開一扇窗。」只是,我們大多數的人習慣於那扇門,而不願意去親近那扇新打開的窗;慣於執著自己一向熟悉的門,而不願意靠近門邊的窗所提供的新鮮空氣和新視野。 從這幾位盲人的身上,我看到了他們面對生命轉彎的彈性,也看到了他們把上天的恩典做了最好的發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