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開茶葉的密碼
嗅覺敏銳 脣齒也有記憶力 一日,相約來到黃浩然的工作室,一室的茶香,讓人清新舒暢,茶香中他緩緩地敘說焙茶的故事。他說每一種茶都別具風味,任何一種茶本身的芳香物質就有兩百多種,在不同發酵及焙火下就會有不同的味道,所以從事這行業的人,本身就要具備一些條件。從小,他的嗅覺就很敏銳,從遠處就可以分辨出不同的味道。以前,都是用柴火燒飯,母親叫他顧稀飯,貪玩的他知道在柴火邊玩很危險,所以他在遠處玩,還可以聞到稀飯快熟的味道。只要他喝過的茶,經過脣齒之間,他就能大概記得當時的口感,如果不好喝,下次焙茶時就不會重蹈覆轍。 焙茶的技術除了多聽聞之外,最重要的就是靠自己不斷地嘗試,從失敗中記取經驗,全憑自己摸索。有人問他為什麼了解茶,他想了想:「這應該不是這輩子的事情,或許是前世累積下來跟茶結的因緣吧!以前一定學過,不然鼻子、嘴巴再厲害也是有限的。」 焙茶的過程很複雜,除了體力要好外,更要有靈敏的嗅覺及味覺。由於茶本身很容易起變化,就自己認知的領域中,還是經常會遇到一些從未聞過的味道或是變化。所謂「喝茶喝到老,茶名記不了。」茶有千萬種,變化無常,從古至今,好像沒有一個很好的基本資料可供參考。要懂所有的茶雖然很困難,但還是有脈絡可循。黃浩然嘗試建立某種標準的焙茶方法,同時也仍在學習當中,因為焙茶這條路是無限寬廣,根本沒有終點。 粗製精製 從源頭細說分別 能喝到一杯好茶,就要「飲茶思源」,於是黃浩然索性從茶的基本常識談起。茶農耕種、製作的事情叫「做茶」,例如茶園的管理、施肥、除草、採茶、製茶、一直到乾燥為止都是初製階段。製好的茶又叫「毛茶」,毛茶可以喝,只是口感比較不穩定,所以叫「粗製」。有的毛茶會交給烘焙師加工,有的直接銷售。以前的茶行會焙茶,但現在的茶行很少焙茶,懂得焙茶技術的人更少,而將毛茶透過烘焙去改變茶的味道或讓茶的味道更穩定,稱為「精製」或「後製」。一般消費者喜歡精製的茶,因為茶葉品質較穩定,口感也可依各人喜好,焙成不同口味。 做茶的技術層次可以量化,但是焙茶就完全不能量化,比較像藝術的層次。種茶有標準流程,過程中很多東西可以控制或補救,但是焙茶在某些情況下卻很難掌控的,因為焙茶都是在焙籠或焙箱裡面起變化,需要一段時間才能看到變化的結果,但又不能分分秒秒都去看,焙茶在關鍵時刻,只要差十分鐘,就可能變成另外一種狀況下的茶,所以需要經驗及敏感度,也經常要嘗試很多的錯誤,除了天分還要加上後天的努力,並且自己要去連貫一些似曾相似的資訊,這些都無法完全仰賴他人的傳授,需要憑經驗來做判斷。 淺談焙茶 譬喻中侃侃而談 焙茶的過程是看不到的,看到的時候都已經變成結果了,所以他很感謝從前有位老師傅告訴他:「焙茶是要花時間不斷去思惟的。」果真如此,焙茶是需要事先規劃。如溫度、時間等。焙好之後的茶,再與自己原先所想的去對照,是否一致,並探討原因,一再嘗試才會進步。以黃浩然的觀點來說,焙不好也不必皺眉頭,當然還可以重焙或覆焙。 焙茶在某個範圍之內,是可以回到某個點,但是回不到原點。以茶湯的顏色來分,有綠色、黃色、紅色。如果茶從綠色焙到黃色的時候,可以重焙還原接近綠色,但是不可能回到最原始的綠色,到了紅色頂多回到黃色,不可能回到綠色。茶還有個特質,無論茶湯是什麼顏色都各有風味與特色。茶是依個人的口味,我喜歡這個味道那就對了,但是有個前提,就是不能傷害身體,茶的品質要穩定,不管哪一種茶都是一樣。 理論上,焙茶的過程會愈焙愈老,其實不然。有一次,黃浩然烘焙了八、九次將近八十幾個小時的有機茶,味道才出來,也不會變焦。烘焙主要是改變茶內在的有機物質,時間只是一個參考因素,只要溫度沒有超過某個臨界點,茶就不會產生變化。例如住在山上的孩子,每天生活在大自然中,沒有污染也不世故,到了五十歲還是很純樸。所以焙茶需要依憑經驗,更需全神貫注,到達某個點時就要停止。只要溫度沒有超過某個定點,就不會產生變化,不會跳到另一個階段。 所以,焙茶之前一定要先認識毛茶的狀態,才能決定用什麼溫度、時間,琢磨一下它會產生什麼變化。想想要怎麼焙比較好,不是每一泡茶都一樣。事實上,毛茶的認識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學習工作,焙茶也要依著採收的季節、溫度、濕度的變化而調整。 茶剛焙好的時候,茶湯就像白開水一樣,沒有顏色,淡淡的,可是喝起來卻有股甜味,這叫做「清」。焙起來是無色、無味,只有甜,放了三至七天之後,顏色及風味就出來了,這就是一種回火的現象。 焙好的茶也可以裝入甕,如果甕燒的溫度比較低,壁內中間會有一些空間,這樣可以保持甕內恆溫、恆濕不透氣,即使外面潮濕,裡面卻是乾燥的。入甕一年後,風味就會完全不一樣,但是不好的茶即便放在裡面十年也不會變好,所以重點還是茶的品質。 面香裡香 口中香才是真香 一邊聆聽黃浩然的敘述,旁聽者一邊依樣畫葫蘆般地聞著茶香,他忍不住地說了,一般的茶聞了會香,如果喝了以後,口中還帶香,這才是真香。茶有兩種香,一種是「表面香」,另一種是「發酵香」,也就是所謂的「水香」和「真香」的不同。表面香就是現在市面很流行的茶,茶剛製好時很香,但開封後就會變味,不穩定。而茶葉經過烘焙之後,茶的味道會更穩定,香中帶甜,而且愈冷愈甜,回甘度讓人滿足。有機會的話,他請有機農友下一季照傳統的方法製作,並由他來烘焙,這樣的茶一定很令人期待! 茶的花香有很多種,依茶葉品種不同,有茉莉花、蘭花、桂花、玉蘭花……等,他可以將一泡茶,利用焙火程度的不同,有的呈現花香,有的呈現果香、有的呈現蜜香,甚至是酒香,這是跟毛茶的發酵度有關。 他用湯匙撈一下毛茶,就可以知道茶的底子好不好,若要能看出茶的潛力,這要花時間觀察毛茶,至少要花十年的功力。茶的買賣不是單純的銷售行為,也是一種教育,所以務必要和農友溝通,他與農友互動了十年,才達到目前這樣的品質。就像他母親拍一拍西瓜,就知哪個好,這就要靠經驗,所以不要小看這個東西,以前茶業買辦就是靠一碗一匙的技術,有人靠這個技術買了一棟洋房,但如果選錯茶,公司可能因此就倒了,而這項技能就是他跟茶農溝通的語言。 隨緣自喜 進退皆自得其樂 黃浩然記得小時候喝茶,茶壺都很小,一群人圍在一起聊天、啃瓜子,茶泡了半天也沒有倒出來,大人只顧著講話。等倒出來的茶色都很深,口味既濃又苦,但是入口十分鐘之後,口中就回甘,原來茶是要耐浸泡的。以前泡茶,只要是好茶,濃淡隨性,如果茶不好,泡淡沒有味道,泡濃會傷胃。泡茶哪有什麼功夫,都是後來的人,弄一套文化加註在茶上的。 有人談到茶故事連篇,茶有時被神化,有時也被醜化,認為柴米油鹽醬醋茶,排行老么的茶,不是生活的必需品,只是點綴品罷了。而黃浩然的立場卻是要提供大眾不同的思惟方向,讓大家重新去認識茶。因為茶本來就是一種生活累積的東西,慢慢地形成了文化,無論任何地方都有它自己的地理環境、人文風俗,我們生活上所認知的,就是要在這一塊土地上,適地適種,才能永續發展。 有一次,黃浩然跟太太受邀參加餐會,主人請他們喝茶,已經沖了六、七泡還是很好喝,他好奇地尋問主人,好茶何來?一問之下,竟然是自家焙的茶。他靦腆地說:「市面上如果早有這麼好喝的茶,自己當消費者就好了,何必做得這麼辛苦。」 生活的情趣俯拾皆是,端在乎如何觀察沙粒世界。黃浩然隨緣自喜,常為自己與家人泡上一壺好茶,體會人生進退皆自得其樂,快樂真的不假外求,生活何必汲汲求利,何必五光十色,來杯好茶,一樣能讓自己的生命更趣味盎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