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香潤心田─綠心田自然茶品

台北 木喬


  茶香輕飄,味韻柔美。林林總總的茶葉中,什麼樣的茶才好喝?真讓人難以琢磨。南投名間鄉的地勢猶如梯田,海拔僅兩百至四百公尺,但是冬季的氣候,竟然跟高達兩千五百公尺的大禹嶺一樣,所以當地的有機茶農謝賢鴻特別說明:「以海拔高度去評定農作物的質地,不一定準確。」平地的茶只要做出特色,並不輸給高山茶,了解整個氣候的變化與茶的特質,就能做出好茶。謝賢鴻時常向茶葉專家討教,漸漸地體會出做茶的心得。

  幻象農藥 標示不清無解藥

  世居南投名間鄉的謝賢鴻,早期從事導遊工作,經常帶團出遊,足跡遍布國內外,除了增廣見聞,也增添了許多磨練的機會。當父親叫他返鄉務農,正巧他對帶團萌生倦意,於是決定回鄉種茶。

  早期家族以慣行農法栽種茶樹,謝賢鴻便經常閱讀有關農藥的書籍,因此不需老闆介紹就可自行採買農藥。時常耳聞有些農藥行老闆,會推薦小廠的農藥,或是出自地下工廠,取著響亮的名字,卻連成分都標示不清的農藥,例如幻象兩千,成分不明,殺蟲效果卻非常好,但對人與環境傷害相當大,如果使用不當中毒連解藥都找不到。

  雖然他大幅降低噴藥,但是三甲的茶園,還是得噴上三天的農藥,讓他有時背部一整片都會癢,覺得很不舒服、很痛苦。

  克服蟲害 增強茶樹抵抗力

  因緣際會下,謝賢鴻聽說台灣正在推有機栽作,因為不噴農藥對身體也比較好,他也想嘗試,於是他先從準有機開始做起,慢慢轉為有機栽培。

  病蟲害一直是農友們頭痛的問題。剛轉作有機耕種時,他用自然防治資材,例如噴辣椒液、掛網子等方式來防治蟲害,然而這只能防治一些小昆蟲,遇到危害性較大的小綠葉蟬或薊馬等,噴過不久還是會再回來,所以效果不彰。

  而椿象又比小綠葉蟬厲害。有一年茶葉才發芽,椿象就把芽吸乾了,長不出葉子,根本沒收成。以前椿象的危害只是幾小叢而已,茶葉依然可以採收,經過三、四年轉作以為生態已經平衡了;然而,這一次卻遭到嚴重的損失,一星期就吃掉十公尺的茶區。若要以天敵寄生蜂來防治的話可能要等很久,而且效果有限,所以只能切斷食物的來源,提早採收茶葉減少椿象的繁殖。

  想讓有機耕作變得比較輕鬆,也可以利用生物防治法,不久就會出現大型的昆蟲例如蜘蛛,讓生態平衡。但是,最好的方法還是靠茶樹本身的抵抗力─少採收幾次。一般來說茶葉可以採六次,但是他會看茶樹的狀況,決定採收一或二次,把茶樹培養強壯以後,抵抗力自然就增強了。

  茶園管理也很重要,這幾年旱澇不調,如果茶園常常積水,經過數月,甚至半年樹根就會停止生長或爛掉。他深知如果樹根爛掉,茶樹為求生存,就會開花、結果,隨後茶樹就陣亡了,所以良好的排水系統,也是為茶葉塑造良好的生長環境。

  家和萬興 賢內助一路相挺

  剛開始有機耕作時,父親非常反對,看到雜草就受不了,鄰人笑問:「草這麼多,你們家不做茶了嗎?」父親沒面子當然很生氣,甚至氣到不想出門。更甚囂塵上的是:「這是你們的茶樹嗎?這期不會有收成的啦!」做兒子的怎會不知道,就裝皮啊!謝賢鴻明白鄰人都在觀望有機栽種的成果,所以,他心想:「我一定要達到一個程度,讓綠心田成為有機茶的示範區。」

  謝太太相挺地說:「有機耕作會有收穫,但是可能不如預期,自己心態上要先調整。剛開始我也滿擔心的,既然他決定要做,就共同努力完成。」淡泊的生活、做好可能沒有收成的心理準備,「盡人事、聽天命」並非丟著茶園不管,而是盡心盡力之後,老天爺還是會聽到你的呼喊。有一次,她跟姊姊兩個人連續除了一個月的草,下毛毛雨也沒休息,兩人都已經筋疲力竭了,老天爺恩賜地下一場大雨,強迫他們休息。她秉持著「家和萬事興」,將眼光放遠,寒耕熱耘一路陪著先生。

  說起賢慧的太太,謝賢鴻憶起當年彼此穿著拖鞋相親的情景。舅舅跟太太的姊姊剛好是鄰居,熱心地幫兩人安排相親。那天,太太跟舅舅開玩笑地說:「好呀!我只有今天有空,再來就沒時間了。」於是舅舅把握促成美好姻緣的時機,打了電話來,正在做茶的他無暇打扮,穿著拖鞋就出門赴約了。而今,太太悄悄地說:「那時我並不知道種茶人家這麼忙,如果早知道的話,我就不嫁了。」

  適地適種 一方水養一方人

  如果要提升茶的品質,做出精緻的茶,就要更深入的探討茶。在慈心基金會的協助下,謝賢鴻結識了愛茶人黃浩然,黃浩然樂於幫助農友突破焙茶技術的瓶頸,大夥一起切磋琢磨,為提升有機茶的品質而努力。

  有一次,黃浩然參觀茶園之後,謝賢鴻隨即在客廳沖泡自己種植的有機茶,並懇切地向專家討教:「有人說第二次沖泡的茶,比第一次沖泡的味道更容易出來。」黃浩然點點頭:「我烘焙的茶冷掉後還會香,是茶葉本身的香,喝入口中會香,才是真的香,甚至香中帶有甘甜。如果要做成青甜,還是會輸高海拔地區的茶。」所以,他常建議茶農「一方水養一方人」,低海拔要做高山茶,高山要做低海拔的凍頂,那是緣木求魚的事。研究或探討茶,有時必須捨棄既有的概念,才能突破困難,做出適合當地特色的茶葉,如果茶農堅持「我的阿公就是這樣做的」,這樣就沒有辦法改善了。

  在黃浩然的指導下,他受益匪淺,突破許多概念與技術的問題,也漸漸地了解做茶和焙茶,其實大有學問耶!做茶必須要知道何時會下雨,不同的茶葉怎麼做比較好,什麼時候做才會表現出茶的特色,這些都需要經常去揣摩與體會。如果今年遇到特殊狀況記錄下來,明年就可以用另一種方式去耕作,農耕就是要靠實際經驗去應證。

  古人常說:「日午茶。」以前做茶,就是趕在日正當中採茶,這樣的茶具有特殊的香味,品質絕對不會太差。過去為了量產,早上八點就得開始採收,茶葉溼氣未盡,品質就可能略遜一籌。以前這裡的茶葉好,因為大家每天都在做茶,每天做一兩百斤,因為每個人製茶的特色都不一樣,所以每一家都可以喝到不錯的茶,也都有收入。當大廠量產的時候,小廠就沒辦法生存,因而產業就沒落了。而有機茶講究品質與特殊性,如果每個人做出它的特性,就可以做出一個很好的產業。想要品質好,就要從本身的管理做起,然後研究什麼時候採收最好,這是很重要的。

  現在的有機茶,以香氣來說,雖然還比不上沒有受到蟲害、味道比較青的慣行茶葉。但是,有機茶的整個生長過程、發酵比較正常,所以喝起來比較溫潤。一般茶葉大概在四十至四十二天就採收了,由於單寧酸還沒完全轉換,所以茶湯帶著苦澀。有機茶的生長期大約五十至五十二天,生長的時間比較長,整個元素可以從容地轉換,如果再提升烘焙技術,做出優質的口感,就可把有機茶的特色展現出來。

  茶葉就像人一樣,都有其個別性,謝賢鴻嘗試著展現茶葉的多樣性,一直想怎樣做品質比較好,讓消費者也多一種選擇,於是做出佳葉龍茶。它的口感平順,能紓解身心,有舒緩及穩定的作用,對茶中咖啡因敏感者或睡眠品質不好的人,效果出奇的好,他的雙親也非常喜愛喝佳葉龍茶,逢人就推薦。

  二○○八年初參賽的冬茶,本來不打算採收冬茶,所以沒有噴水,卻剛好在發芽時,颱風帶來了一場大雨,芽自然長出來了。經過黃浩然的指導後,這一批茶參加「台灣省鹿鳴有機農產品運銷合作社」舉辦之有機烏龍茶評鑑分級,榮獲特優級,興奮中他帶著一份感激。

  宅心仁厚 以機緣成就事業

  有些事情需要靠很多的機緣去成就,謝賢鴻將有機耕作當成是修行,正因為他宅心仁厚,感得貴人的相助。很多農友擔心沒有收成,愈怕沒收成就愈容易出錯,如果放不掉這樣的心態,做起來很辛苦,或許這種觀念讓人難以理解,因為,他深信「以機緣成就事業」。漸漸地,雙親也察覺有機的好處,出門找朋友的時候,都會跟別人說:「我兒子在做有機喔!」將來,謝賢鴻也要培養兒子從事有機耕作,他說:「有機事業一定要傳承下去。」

  名間鄉是全省從事有機茶耕作最多的鄉鎮,只是面積都不大。現在農村人口外流非常嚴重,他剛回來的時候,農村正蓬勃,每家都能靠茶葉過活,所以很多人回鄉,連國小都要擴建,這些年又開始萎縮了,如果整個茶產業走到好的方向,大家都願意回來,農村才有活力。

  謝賢鴻深深地覺得,台灣的茶葉是非常特殊的產品,由於台灣地理環境的優勢,才能做出獨特的茶葉,而能夠喝到台灣茶是非常幸福的事。他曾經到歐洲自助旅行,發現台灣真的有很多特殊的東西,只是沒有把這些特色帶出來,茶葉就是其中之一,他以生產好產品為榮,更視如珍寶的愛惜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