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走走 我們小手拉小手
在那個台灣才剛從戰後的凋敝站起身來,準備大跨步向前的年代,民生普遍清貧,腳踏車已經是非常奢侈的代步工具,大多數人家的交通工具就是兩條長在身上的腿。 加上我們一家九口,端賴父親一介公務人員的微薄薪資度日。因此,除了自己無法生產的米、醬油等物品外,餐桌上的食品多半來自自家的生產:青菜拔自自家菜圃上的綠葉;肉味則是爸爸夜半帶著手電筒,在田間搜尋青蛙的所得。當青菜生長青黃不接時,就是白飯拌醬油,點一丁點兒豬油、雞油;再不濟就每個人幾粒花生米度一餐。 雖然家境清苦,但浪漫的爸媽總會找時間帶我們這群小毛頭出去逛逛。最常去的地方就是位於木柵的指南宮、拇指山以及市中心的新公園(即當今的二二八紀念公園)。 每當爸媽宣布第二天要出遊,我們這群孩子就會樂翻天,每個人都趕緊把第二天要穿戴的衣物,要攜帶的用品準備好,安放在自己床位的旁邊,並清洗水壺、在水壺裡裝滿早已燒好的冷開水。 第二天一早,媽媽特早起床煮好了早餐,也準備好了路上填肚子的飯糰。 盥洗之後,匆匆吃過早餐,換上外出服,將自己的飯糰裝進自己的背包,掛起裝滿水的水壺,在爸爸的一聲令下踏出家門,邁出遠足的步伐。 我們一家九口總是爸爸和媽媽領先,然後依序是大哥、大姊、我、大妹、小妹、大弟、小弟。小弟還小的時候,經常享受被爸媽抱在懷裡出遊的待遇。我們總是透早出發,抵達指南宮時恰好是用齋時刻,用過豐盛的午齋,稍事休息後,隨即起身往回走,通常走回家已是人約黃昏後了。 我最喜歡遠足到新公園去。因為新公園裡有各式各樣新穎的遊樂設施,溜滑梯、盪鞦韆都讓我流連忘返。而當我們小孩在遊樂設施間穿梭時,爸爸媽媽則在水池畔悠閒等待。玩累了,我們回到爸媽身旁,看著池中優游的魚群,心中也自然沉靜下來。 如果去爬拇指山,爸爸一馬當先,媽媽殿後,我們幾個小毛頭則依照排行一個一個向上爬。我最喜歡抵達山頂時,坐在那孤挺的拇指形石塊上瞭望台北盆地,登高望遠的當下,總讓我自覺渺小而期待日後可以爬得更高、看得更遠。 長大後,帶孩子出遊,我也喜歡自己準備乾淨的開水和食品;喜歡一家人走進山裡、穿進林野,投入大自然的懷抱;喜歡在自然的風聲雨聲、蟲鳴鳥叫聲中,與自然互訴心語。 也許是這般精神傳承,我的孩子也習慣於走路,習慣於儉樸生活,習慣於自然的風、雨和陽光。對家中沒有冷氣、電視習以為常,出門若只是幾站的公車路,通常就走著去、走著回來,或者騎腳踏車來回。 夏天熱浪逼人,家中只有電風扇,孩子們汗流浹背時,我趁機告訴他們流汗可以排毒的道理,他們因而慣於安忍身上的濕汗。 當我們經過放置屋外的冷氣旁,被冷氣口的熱風吹得難受時,他們更可以體會到,冷氣除了浪費電、減少流汗排毒的健身機會之外,還是將自己的涼快建築在他人熱上的非善行,因而更不願意使用冷氣。 每當我於放學搭公車時,經常遇見只搭一站車的學子,心中都替這些孩子不懂得享受走路的樂趣而為他們感到小小的遺憾,心中也忍不住擔憂起他們的健康。 因為曾長年在醫院擔任義工,看到某些文明病的滋長:過去只有老年人才會罹患的癌症、腎臟病、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罹病的年齡層愈來愈低,甚至已經有剛出生嬰兒即罹患了這些病症的實例,讓我感覺到整體人類的生命健康和幸福似乎已然走下坡。 我想,如果我們能多走些路、少開些車;多享受自然風,少開些冷氣。那麼,不但我們自己受用健康,同時也減少了能源的消耗與二氧化碳的增長,更間接協助減緩地球的暖化,利人利己,何樂而不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