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從前
憶起孩提時期,我們不也是享有這樣的美景嗎?猶記流過家鄉北柵門的小溪,兩岸綠樹成蔭,且終年流水潺潺,水中生態豐富,充滿著魚、蝦及蜆等水族。夏日,我們只要拿著簡單的工具,隨便在石縫中或水岸邊,即可輕易地撈到魚蝦;家中大清掃的時候,我們會把鍋子拿到溪中刷洗,菜瓜布和溪中隨手撈起的細沙,就可以把燻黑的鍋子刷得晶亮無比,沒有現代的清潔劑,沒有污染,因此溪水一直是清澈無比,生活是如此地簡單、明快。如今小溪已幾近乾涸,甚至有些地段還被覆蓋起來當馬路,人類困陷在水泥叢林中! 印象最深的應是屏東的「泗溝水」,中學時,常喜歡和一群死黨東跑西跑,某個周日,我們從「上樹山」村,欲往「下樹山」,中間隔著深廣的「泗溝水」。站在岸邊,只見一片深綠的河水,水量之豐沛,真的是前所未見,當年最常用的交通工具就是竹筏,還記得那時,我們四個小女生,還有一位騎著腳踏車的小男孩以及他的狗,就這樣,我們搭上了竹筏,船划到了河中央,不知是否太重了,竹筏漸漸浸水,大家都慌了手腳,這時會游泳的小男孩首先跳到河裡游水,接著他的忠狗也跟著跳下,竹筏終於再度浮上水面。如今想想,真的是少年不識愁滋味,有的只是好奇心以及冒險心。 多少年過去了,這一幕卻永難忘懷,前一陣子有機會經過「泗溝水」,從堅穩的水泥橋上向下望,乾涸的河床上,幾乎找不到流水,只有一叢叢的灌木及不知名的小草布滿河床,實在很難想像,這些水都到哪裡去了?它就這樣憑空消失了? 事實上,這有甚麼好覺得奇怪呢?君不見南、北極的冰原正在快速融化中,企鵝及北極熊為了覓食必須遙遠奔波,造成了小企鵝還來不及等到企鵝媽媽回家餵哺,就已經餓死了;同樣地,北極熊也是數量驟減;格陵蘭冰層融化,有些船隻在大海中航行時還會與漂流的浮冰不期而遇呢! 此外,位居中亞,是世界四大湖之一的「鹹海」,竟然在一個世紀之內,南半部「鹹海」大部分已經乾枯,偌大的湖底,一艘艘閒置的船隻,顯得相當突兀;北部鹹海水量也愈來愈少,環境的改變,造成了附近沼澤及森林的消失,連帶著周遭的植被及野生動物也愈來愈稀少。位於尼日、喀麥隆及尼日利亞交界處的「查德湖」,是非洲四大湖之一,也因為人為和自然的因素,湖水面積也一直在縮小中。 由於工業過度的發展,二氧化碳不斷地增加,導致臭氧層被破壞,造成溫室效應,地球環境生態整個遭到空前的浩劫,看到這些景象,我不禁心中吶喊,這是誰之過?其實身為地球的一員,你我都有責任。 走過物質充裕的年代,如今內心最渴盼的,是心靈的充實而非物質。想想大地無條件地給予人類無盡的寶藏,就像慈母般任由孩子們予取予求,一切似乎都是那麼地理所當然,但是反觀我們人類,給了大地什麼? 其實,我們需要的並不多,但是過度的開發造成物資的浮濫,形成許多沒有必要的浪費,大地恢復生機遠比不上人類消耗大地資源的速度。所以回歸過去的生活,回到老祖宗的生活方式─儉樸、自然,是最實際的作法。且讓大地這個如母般的聚寶盆,好好地休養生息,她一定仍會像從前一樣,滋養、餵哺著萬物,直至永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