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的建築師

台東 靜弦


  一片漆黑的都蘭糖廠,許久沒有亮燈的藝術家撒古流先生工作室,鏤空的鐵門裡再度透出昏黃光線;燃燒的柴薪,裊裊燻煙,溫暖了偌大的空間;閒置許久的工作室終於又有了些「人」氣。

  工作室裡,除了撒先生,還有來串門子的魁哥,他是個建築師,平常給人的感覺就是一副不拘小節的形象。也許是黑夜,也許是工作室的氣氛所致,圍著火堆、凝視著火堆的時候,總會聽到一些平常聽不到的。魁哥說:「我從不相信人定勝天,大自然的力量不是人類能抵抗的!」

  他說他曾經看過一個和轎車一樣大的石頭,就落在一戶人家旁邊。一問之下,原來是土石流沖刷下來,經過幾次彈跳,剛好就停在屋子旁邊。除此之外,附近沒有其他土石,搬運那麼大的石頭,對大自然來說完全不費力氣。

  哥倫比亞作家馬奎斯的「百年孤寂」這本書,最後是一場風暴帶走了整個城市。就像他形容的─世界又回到未被命名的狀態。人類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文明世界,一場自然災害就能夠讓它瞬間夷為平地。義大利的龐貝古城就是掩埋在一場火山爆發中;而高樓林立的台北盆地,四百年前還是康熙湖……所以魁哥覺得,所謂建築師是在為大自然造房子。

  乍聽這個說法有點爆炸性,一般的觀念裡,房子是給人住的,建築師當然是為人來造房子。不過可以這麼揣摩,在魁哥的觀念裡,人類是依存著自然環境而生;換句話說,只是跟大自然借個地方住,所以建築師建造的房子要能順應當地的自然環境,不要把河流截彎取直,或是想阻擋風的流動,而是依著自然形式來建造房子。

  這樣的說法其實不無道理,一個住起來舒服的房子,要通風佳、要採光好,這些其實都是在借用自然環境的條件;也可以說,這就是最基本的「風水」。這樣的觀念,既古老又先進。因為符合自然條件建造的房子,最典型的就是一些原始民族的建築;另一方面,這幾年成為新話題的「綠建築」,強調環保節能,也是因為能夠充分利用外在環境的條件。

  事實上,人和動物都有解讀自然界訊息的能力。譬如說,開始吹南風,就表示天氣要變暖和了;看到螞蟻在地上不正常的活動,表示有颱風形成等等。這份能力在貼近自然生活的原始部族裡特別明顯,而在社會化越深的人類身上卻漸漸消失。在原始部落裡,有所謂巫師、靈能者。他們對自然界訊息的感知能力特別強,所以也能做出正確的預言。建築師在人類社會也扮演著類似的角色,去解讀自然條件、和自然溝通,建造合適的房子。

  「所以建築師是巫師的後代。」聽到魁哥這麼說,大家都露出會心地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