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變蔬食

台北 若笠


  當年心臟不適,檢查的結果是膽固醇過高。醫生要我少吃肉類及油炸食品,我相當聽話,從那時開始吃素,一吃就是二十多年。剛開始吃素的那段日子,一些同齡的友伴也想嘗試,可是沒多久就放棄了,原因是不知怎麼煮?

  對我而言,一點麻煩也沒有,不過就是把肉類換成素料罷了,其他食材及調味料都不變。煮葷食的料理一樣可運用在素食上,所以西餐、中餐、日式、泰式……以前吃什麼料理,現在照吃不誤。

  家中買的青蘋果太酸,放了一陣子沒人吃,我突發奇想,何不做成一道菜?於是就將豆皮煎至金黃色,每片切成四塊,和切塊的蘋果及薑絲拌炒,撒上鹽糖及黑胡椒,再以番薯粉稍加勾芡,最後撒上香菜即成一道可口的「糖醋雞丁」。家中若有客人來訪,同樣的菜色,搭配胡蘿蔔及黑木耳拌炒,色彩豐富、賞心悅目!(豆皮換成豆腐也可以。)

  先生應酬回來,對剛吃過的「泰式酸湯」讚不絕口,我問他是什麼味道?他說有檸檬的香味,以及酸酸的、淡淡的辣味。於是我就試著用檸檬汁、一些切成絲的檸檬薄皮做成酸湯,再放入隨自己喜好的食材,家人都吃得津津有味。後來我才知道泰式酸湯是用一種叫做檸檬香楓的香草做成的,但有何妨?變換個口味,家人吃得高興就好。

  媽媽的客家小炒,一向令人懷念,尤其是「薑絲炒大腸」酸溜溜的滋味,想到就口水直流。吃素後,我改為「薑絲炒麵腸」,尤其嫩薑出產的季節,鮮嫩的薑絲加上撕成薄片狀的麵腸,以梅子汁及醬油拌炒,相當下飯,不管是帶便當或者家常配飯,都很受歡迎,想要酸一點,可隨自己的喜好增減檸檬汁。

  還有一道有名的客家小炒「芹菜炒魷魚」,我將豆乾煎成金黃色,以醬油及薑絲炒乾,再加上芹菜或碧玉筍(金針花的嫩心)拌炒,想吃辣味就加點辣椒,想吃酸味就加檸檬或醋,味道隨人變化,家常宴客兩相宜。

  吃多了中式料理,偶爾換個日式口味也不錯,基本上日式料理比較少油,除了素壽司之外,炸蔬果(香菇、南瓜、芋頭、茄子、四季豆等都可沾粉油炸)的沾醬很重要:蘋果、胡蘿蔔打成泥,檸檬、柳丁汁、梅子汁等都可加醬油調配成沾醬。來碗味噌湯,及水果或生菜沙拉,豐富的日本料理就形成了。

  素食西餐也不難,將馬鈴薯或者南瓜、番薯蒸熟,加上鹽及黑胡椒及烤過的松子拌勻,裝滿小杯子或其他容器,然後倒扣在盤子上,淋上自製的醬汁(可用醬油加點柳橙汁再以粉勾芡,或者以番茄醬調配亦可)。也可以素食義大利麵當主食,加上南瓜濃湯或者蔬菜濃湯,配以果汁及沙拉,就成了美味的西式料理。

  有次吃西餐,主食旁邊有一小撮飯,也沒什麼特別,不過是淋上特製的醬料,吃起來感覺就不一樣了。回家後,我就如法炮製,看到孩子欣喜地大快朵頤,我覺得再累都值得。我怎麼弄的呢?就是以油膏或者醬油加上太白粉或藕粉、地瓜粉略加勾芡,加上一些天然的香料(將有機橘子、檸檬、柳丁等的外皮薄層切成碎粒)及松子或核桃,吃起來感覺就不一樣了。

  有了這次的經驗,當想吃不一樣口味的飯時,我會在飯上撒上核桃、腰果、松子等碎屑,加點醋或檸檬及油膏、橄欖油、一點點鹽;有時我也會加上自己醃漬的梅子肉屑,以飯匙拌勻,家人百吃不厭。從此,想吃拌飯,各類蔬果切一切,加點核果及醬料(柳橙汁及梅子汁等都是醬料的好材料)。想要異國風味嗎?就隨心所欲放入香椿醬或者薄荷及迷迭香等香草吧!

  運用之妙,存乎一心,只要肯用心,任何的蔬果都可以變身為健康的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