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山有藍天──瑪納有機園區
二○○九年八八水患過後,阿里山又是一片瘡痍,原本翠綠的山表,被滑落的土石撕裂出一條條、一片片怵目驚心的裸露土表;阿里山公路也被下滑的土石流蹂躪成柔腸寸斷。 歷經公路單位兩個多月的搶修,阿里山公路終於在十月二十四日搶通。通車典禮當天,慈心基金會義工的車隊進入阿里山區關懷當地鄒族農友,並持續每月「阿里山鄉有機農業研習會」,共計六次的課程。 在嘉義與推動阿里山鄒族農友實踐有機耕作的「瑪納有機文化生活促進會」秘書長鄭穆熙和執行長陳雅楨會合後,隨即驅車前往促進會的基地阿里山鄉「樂野村」。 我們首先拜訪農友湯志偉與莊嘉玲夫婦的農場,卻巧遇「瑪納阿里山有機產銷班」班長王良善配合輪工制度,正協助志偉重新翻土。良善班長說:「部落推動有機的過程中,為了減輕族人的負擔,同時集結大家的力量,我們於是恢復鄒族的輪工傳統,彼此互助合作,工作效率提高了,感情也更濃密了。」 阿里山鄒族農友不只在農務上互相幫助,而且還一起上課,學習有機農作,因此產銷班班員間的感情好得不得了。 話說從頭 談瑪納產銷班 六、七年前,任教輔仁大學的鄭穆熙神父,成立「原住民專案辦公室」,帶領社會工作員進入阿里山原鄉部落,舉辦夏、冬令營,期望引領原住民跟上現代化的發展脈動,卻發現只有女人和小孩參加活動。 「奇怪,男人都到哪裡去了?」陳雅楨很好奇。經過深入訪談後才知道,男人都在田裡忙著家計。因為鄒族男人認為,養家活口,提供妻小溫飽是男人的責任,也是對家人愛的表現。 「原來,男人最需要的是生計上的協助。」陳雅楨決定幫助男人減輕經濟負擔。恰好當時國內正推行「廚餘轉作堆肥」,於是,辦公室工作人員便帶領阿里山鄒族朋友學習廚餘轉作堆肥,減少肥料的支出。 其實,慣行農法在部落已施行多年,有些老農民開始呈現出農藥和化肥使用者的病徵。六十九歲的農友莊新富說:「噴灑農藥已經三、四十年,我和太太都得了肝病,我們賺的錢都送進醫院了。」 農友莊嘉玲也提到,某次山上的採茶工人吃完便當,便因身體不適被送進醫院,檢驗出來就是農藥的殘留。她說:「自己噴灑農藥,知道藥效的恐怖。」因此,每回帶女兒到田裡,都不敢讓女兒玩土,幾次以後,女兒就不愛去農場了。兒子出生以後,嘉玲和丈夫志偉開始思考:「我們還要繼續過這樣的日子嗎?」為了自己和家人的健康,有機耕作成為唯一的選項。 為了致力阿里山鄒族農友的有機耕作,「原住民專案辦公室」轉型為「瑪納有機文化生活促進會」,工作室就坐落於標高一千一百公尺的阿里山鄉樂野村,並組織鄒族農友成立有機產銷班,農場名之為「瑪納有機園區」。 此外,「瑪納」也規劃了一連串有機課程,協助班員認識與運用資材、防治病蟲害,以及新品種的開發與試種……六年來,每個月上課兩、三次。 產銷班農友來自阿里山區各部落,達邦、里佳等部落的農民,距離促進會較遠,單程上課車程超過一個小時,但他們都很珍惜每個學習機會,希望認識自己的工作以及環境,因此,一點不以為苦。 樂在學習 鄒族土地舞春風 選擇了有機,並不是從此天下太平,農友們一路走來備嘗艱辛。 為了孩子而轉作有機的農友石春英說:「剛開始真的很困難,可以用的資材不多,上的課也不多,只知道不用農藥、化肥、殺草劑……但產量有限,長相也不好,因此銷路不佳,丈夫常因此想回頭做慣行。」 湯志偉也說:「收成不好,資材也貴,成本拉得好高,我有兩個孩子要養,讓我幾乎做不下去。」 這些現實上的困難,並沒有擊退鄒族農友的信心,尤其是疼惜丈夫在田裡辛勤工作的太太們,和希望孩子可以像自己童年般,自由奔跑於田野的媽媽們,更是無論如何都堅持有機耕耘。太太們的堅持,形成了瑪納有機產銷班有許多對夫妻檔農友的特色。 班長汪良善愈學愈開心,因為:「我父母以前就是這樣耕作的。」他和產銷班班員從有機的耕作中,找回了鄒族傳統的信心! 原本常常掛病號,賺的錢都送進醫院的莊新富和他太太轉作有機後,身體愈來愈健康,他因此要家人、小孩統統持續有機耕作。 當農友們不再撒農藥、化肥,受傷的土地慢慢恢復成原來的生態,昆蟲的叫聲回來了,蝸牛回來了,消失了許久的螢火蟲也開始飛舞在田野中。 爸媽轉作有機,孩子最先受惠,湯志偉的兒子在農場的土堆裡打滾長大。志偉驕傲的說:「孩子對昆蟲的認識,不是書上或網路上的死知識,而是活生生的生態。」 石春英的孩子,每到假日都會跟爸媽到農地幫忙,對有機頗為熟悉,三個孩子參加今年世界展望會的有機圖文比賽,統統都獲獎。 持續學習了六年,也有了更多實作經驗,產銷班班員對於自己所生長的土地與耕作的農地,有了更真切的認識,做起有機來也就愈來愈得心應手。樂觀而勤學的湯志偉篤定地說:「只要善用環境,有機耕作的成本比過去的慣行農作便宜;找到土壤和產品之間的平衡點後,蔬菜會自己長出來。」 樂在學習的鄒族農友,也非常樂於接受新挑戰,授課老師推薦種植未曾種過的櫛瓜時,他們樂於嘗試。 但是,該在哪個時節採收?什麼時候的成熟度最佳? 農友用最傳統,也最直接的方法,就是試吃不同階段的口感:花熟果出、櫛瓜幼小時就採下來試吃,一直吃、吃、吃,吃到果老、果落,下一期就選擇口感最好的時節採收。湯志偉說:「我們跟顧客間是一種契約關係,應該提供最好的產品給顧客。」 如今,農友已經建立起共識,莊嘉玲堅定地說:「沒辦法比價格,就比品質呀!」湯志偉更豪氣萬千:「把品質達到最高,就可以取得最高的價格;站在產品的尖端,就可以帶著後頭的人一直向前。」 只是,位於樂野村的「瑪納阿里山有機產銷班」距離嘉義車程兩小時,生活與耕作資具都得從山下載上山,資材成本和時間成本因此比平地高出許多,反映在價格上,便很難跟平地競價。 放遠目標 發展三贏局面 農產品銷路遇見瓶頸,陳雅楨拜訪推動有機農作多年的慈心基金會董事長賴錫源尋求協助。慈心基金會本著「誠信、互助、感恩」的精神,一面鼓勵團體幫忙消化農友盛產的竹筍和南瓜;一面發動義工幫忙除草、採收,同時為農友規劃了一系列課程:有機驗證、有機農業、土壤及肥力、植物保護、自足農場、關心健康與關愛世界、品質的價值觀……為農友建立生態永續與社會責任的完整觀念。 慈心基金會副執行長蘇慕容提到:「一般農友的眼光多半聚焦於產能,希望產量高、獲利好,為了達成這樣的目標,過度使用土地,農藥和化肥就是這般思惟下的產物。慈心的角色,則在引導農友眼光放遠,用永續經營,以及社會責任的角度去經營,以創造源源不絕的利潤,成為產能、環境生態、社會發展三贏的局面。」 慈心基金會當天在阿里山樂野村的課程,就是「食品添加物的禍害」。鄒族農友聆聽慈心義工的授課,以及產品比對中,才知道,不只是慣行農耕有農藥、化肥的禍害;加工產品也有食品添加物的禍害,因此很感激慈心基金會寬廣了他們對於有機的認識。 為了取信於顧客,有機驗證成了必須完成的程序。經由教育訓練與實務操作的雙管協助,產銷班於二○○九年六月通過驗證,成為正式的有機驗證農戶。 蘇慕容觀察到農友在產銷上的困境,建議農友保留幾項蔬果農作,以提供生活所需,至於長期的發展,則增加採收期較長的作物,例如,高山茶和竹筍,並以加工方式,讓盛產的農產品多了保存與銷售方式,以增加收益。 用心努力 邁向有機部落 如今,產銷班班員共同的願景就是邁向有機部落。 班員武倉禾田地的上方及下方皆為叔叔的田,出租做慣行農法多年。他已跟叔叔說好,二○○九年底租約到期後,就將土地轉租給他,讓他有機耕作的區塊更完整,以減少鄰田汙染。他說:「我們這兒的水流到曾文溪,曾文溪流進曾文水庫,我們不應該污染溪流與平地人的飲用水。」 副班長楊孝明農友也說:「曾文水庫照顧嘉義、台南幾百萬人的用水,我只不過想盡一個國民應盡的義務,維護這整個大地。」 石春英的丈夫原本務農是為了賺錢,希望提供家人更豐裕的物質生活,如今他卻說:「我現在是為了需要的人而種。」 湯志偉體認到轉作有機,注意環境生態與永續經營,是他的社會責任,而決定交給下一代完整美好的土地與山林。他說:「土地和山林不是我們的,我們把它弄壞了,累的是我們的下一代;我們應該對自己負責,也要對下一代負責。」 鄒族朋友在阿里山上的努力,讓流到曾文水庫,供應嘉南地區居民用水的水源日益清淨。這份用心,不管下游的居民知不知道,他們都會繼續下去,因為,那是自利利人,心靈提升後必然前進的方向。 「高山青」的歌聲依然悠揚,走過慣行農作,鄒族子民矢志延續族人千百年來守護山林的傳統,運用有機農耕,讓優美的高山青繼續傳唱,讓歌詞中的美好,飄揚於美麗的山林、水澗…… 這一趟上阿里山,是我多次阿里山行中最最感動的一次! 從一開始,跟「慈心有機農業發展基金會」義工從台北驅車四、五個小時,抵達「瑪納有機文化生活促進會」,只為一圓每月為鄒族農友上有機課程,便因為這群義工的發心而感動。 聽聞瑪納秘書長鄭神父和陳執行長六年來無私的幫助原住民,逐漸轉變當地農作為有機,也為他們的堅持與努力感佩不已。 而後,和產銷班的每一位鄒族農友的談話,更讓我震撼於阿里山上這一群鄒族農友心靈的純淨、彼此互助合作、好學不倦,以及民胞物與的精神。 在鄒族農友努力矢志邁向有機部落的未來,阿里山鄉當可逐漸恢復原本山高水美的原貌,而阿里山鄉所孕育的曾文溪下游曾文水庫流域的用水民眾,也就有了更多水質的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