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鄉深呼吸──千江月農莊

台北 慧嚴


  管理數座數公頃的茶山、一座茶山接一座茶山買下的「老闆」,該具有何等氣魄與遠見?堅持有機栽培的農莊主人又是怎麼與茶、與有機結上緣的?千江月農莊,在「我看青山多嫵媚」的美景中,訴說著主人對茶鄉的深情呼喚及慈心觀待萬物的喜悅。

  農莊主人 大器優雅

  「千江月農莊」坐落在台北縣新店山區,豪氣詩情的名稱來自易經老師的指點,農莊二字則涵蓋了以「茶」為主及做「有機肥」的廣義農業。一路蜿蜒、陡坡而上,將台北盆地一覽無遺的農莊,景觀一如其名「千江有水千江月,萬里無雲萬里晴」,讓人心境豁然開朗。

  綠意盎然的有機茶山,想當然耳,不會有噴灑農藥、施放化肥的器具,但這兒竟連一部除草機也看不見!「千江月農莊」放眼望去,只有彎腰低頭、揮鋤舞鐮的工人。「因為除草機使用機油,會汙染土地和空氣,會讓茶樹不健康。」農莊主人的細緻心聲,顯現了對大自然無微不至的呵護。

  走進茶廠驚艷連連,白鐵茶筒換妝雕花陶罐、剛硬機器鑲編木條圖騰……每個器具似乎都賦予了生命。木頭清香、藝術擺設,盡顯主人的用心與品味。不禁令人好奇:豪情管理數公頃茶山,又能雅致寫意的經營者是何許人物?

  期待中,「女主人」江寶銀的出現是最大的驚歎號!長髮挽腦後、連身圍裙、雨鞋,標準農婦的裝扮,卻脫俗得清新優雅,宛若曠谷中的幽蘭。從陳列於櫥窗裡、與政商名流的合照,說明了江寶銀曾經活躍的社交生活。

  堅持有機 辛勤移山

  在女主人江寶銀相伴參訪她的茶場時,有機生態拾級而見:老農鋤墾、樹蛙產卵、毛蟲漫步、蟲卵綿延……松鼠咬過落地的柳橙、香蕉,成了我們口中綜合果汁的原料。江寶銀耕耘有機生涯已二十多年,當初是怎麼跟有機結上緣的呢?

  這得從種茶說起。歡喜種茶,江寶銀笑稱來自基因遺傳。從外公在楊梅開始種茶,至今已三代;而江寶銀更是在母親採茶時,呱呱落地的,種下了與茶的不解之緣。讀書時代不得不揮別農耕生活,婚後的江寶銀亟想回歸山林,於是從一九八二年起開始買茶山,從北縣深坑、新店情人谷,到現在,一九九九年購買的這塊六十年未經人工處理過的土地──千江月農莊。

  為何不斷的「移山」?新店北宜路當年是往坪林的主要道路,空氣污染嚴重,汽車排放廢氣、重金屬落塵……導致產出的抹茶不合格,被退貨的江寶銀痛心疾首,但仍不放棄有機栽種。如今雪隧通車,北宜路交通不若以往頻繁,被擱置、雜草叢生的茶山竟恢復了生機,老茶樹產的茶籽益發漂亮香醇。

  一九八二年買下的第一座茶山主要產製抹茶粉,外銷日德製作保健用膠囊。講究養生的日本人及重視環保的德國人嚴格要求不可使用化肥,於是在外國客戶的教育下,引進有機肥技術。而為了生產、推銷有機肥,江寶銀全省跑透透:與農會互動、請教專家,透過不斷的試用、研製配方,與股東合作下,於一九八六年成立有機肥公司。二○○九年八月莫拉克颱風來襲,江寶銀並以有機肥料濟助幾近滅村的小林村復耕。

  慈心不殺 與蟲共存

  推動有機,除了因應外國客戶的要求,江寶銀也感慨從不使用農藥的外公,依著兒子(江寶銀的舅舅)改變務農方式,在不知情、毫無防護的狀況下,天天頂著炎炎日頭噴藥,沒兩年的光景,七十五歲便因肝病去世。

  慈心不殺,也是學佛多年的江寶銀推動有機的原因之一!江寶銀強調不砍樹,「為了種茶去砍樹,我不喜歡。茶種得起來就種,種不起來就算了!」堅持不抓蟲,甚至用辣椒水驅蟲,她都不忍心──「只要食物鏈不中斷、生態健全,植物自然會有免疫力。」她回憶有天晚上,在茶園摸到一團軟綿綿的東西,嚇一跳,定睛一看,原來是茶蟬的幼蟲。第二天一早,幼蟲一隻隻爬去吃茶葉,被吃過的葉子釋放出的香味,竟吸引牠們的天敵──天牛──來大快朵頤。一開始,江寶銀有點不忍,該救誰好呢?後來想通了:這是整體食物鏈的一部分,萬物本是互相依存的,就以平常心看待吧!

  走訪茶園時,赫見「新品種卵」入侵,蔓延了一個區塊的茶樹。那怎麼看待蟲蟲危機呢?江寶銀溫婉的答道:「牠們吃剩下的,我們吃。」、「生病的那棵會長的特別好!」面對產量、收入、交貨等不可知的威脅,竟能如此氣定神閑?江寶銀認為萬物有靈,「若從慈心出發,老天自有安排」。且因生物傳宗接代的本能,越殺則會繁衍的越快越多!

  維護自然 保留種源

  這塊耕耘將近十年、生態健全的茶園怎麼冒出「外來蟲卵」?原來,熱心公益的江寶銀為花市促銷,買進多盆外來種菊花美化茶園,不慎引蟲入室;此外,愛吃蜜的新進外勞工人,不知情的摘除兩、三個專吃蛇木蝶幼蟲的胡蜂窩,導致毒蛾沒了天敵,因此出現蟲害。

  外來種的危害常令人不堪其擾,諸如眾所皆知的蔓澤蘭、福壽螺的禍患。這次事件,她坦承管理疏失,雖然目前尚不知後續發展,但江寶銀表示會謹記教訓、引以為誡。

  江寶銀對有機耕耘環境的要求十分嚴格,她刻意選擇這塊與鄰地隔開三公里的土地,甚至注意整個大環境,包括空氣、落塵、酸雨、過境飛鳥等都十分在意。所以,江寶銀都以身作則──除草機不上山、垃圾帶往山下、塑膠不能燒,「即使肉眼看不到、空氣跑不掉的危害,都要留意。」她希望能將傷害降到最低。然而防不勝防,就像外勞摘除茶園蜂巢的事件,因此,江寶銀主張教育耕種的茶農──「與做事的人頻率一樣,才有交集。」

  儘管產製有機肥,但江寶銀強調只要養分夠就不施放,「經過土壤微生物的作用,才能腐爛分解,釋放出營養元素,供作物利用,如果供給土壤太多營養,就不製造養分。」以感恩的心順應自然,用心竭力地維護茶場,江寶銀發願保留自然種源、成立「種子部隊」:「要好的種子,都來我這裡拿!」

  茶與人生 品茗禪機

  與茶結緣數十年的江寶銀,談茶卻謙遜淡然,直說茶很簡單:「柴米油鹽醬醋茶,茶是奢侈的東西,擺在最後面。」;「沒水、沒茶、沒話說」;「茶餘飯後─茶是溝通的橋樑。」主張讓茶回歸自然──生在山裡,死在鍋裡,埋在罐裡,活在壺裡。

  喝茶,無聲勝有聲,只消鳥叫蟬鳴。「泡茶,歡喜就好!」「喝茶,不管好壞,熱就有誠意。」但江寶銀強調,做茶時,要將品質、態度、精神拿出來,就像日本人於出戰的前一天舉行茶會──「一期一會」的心情,因為不知何時再相逢?所以「跟誰在一起,誰就最重要」,自勉活在當下!

  十三歲就看金剛經、法華經,佛陀故事信手拈來的江寶銀,自有茶裡乾坤。江寶銀的迎賓哲學是,跟談事的客戶大杯對飲,喝完即結束話題;與買茶的客人小杯淺酌,逐一品味抉擇。談到茶香喜好,江寶銀也有一番「個性說」:年輕活潑、開朗多元的喜歡花朵的清香(春茶);成熟歷練、懷古念舊的偏好水果的蜜香(冬茶),「不是茶不香,只是濃淡所好不同。」

  開花結果 等待傳承

  曾是自然療法學會名譽理事長,江寶銀感慨環境嚴重惡化,現代人文明病多,但慶幸自己可以為人、為大地盡一份心!除了歡喜跟我們分享保健之道,更是說故事的高手,談到有機不殺,「麒麟遁世」的悲心娓娓道來──體型龐巨、得大量食草的麒麟,不忍芳菲花草被牠大片大片吞噬,也不忍其他動物沒了食糧,於是選擇不再孕育後代;談到茶與水質,侃侃而談「王安石與蘇東坡過招」的野史──歷經貶官回朝、心情大好的蘇東坡,在輕舟已過萬重山時才想到王安石「取水」的交代,只好以下游的水蒙混中陵水交差,不料,茶道高手王安石立刻發現水質迥異、影響口感……多元萬象的話題,處處顯現女主人的智慧與風趣。

  江寶銀認為每個人都是一本書,看你是要翻它?還是讀它?有著開闊心胸與格局的江寶銀顯然熟讀了「百科全書」。她的茶葉產量雖然不多,但是「品質是大地精華」;帶著工人上茶山,面對種茶、做茶種種艱困,卻能優雅的迎刃而解。

  待人處事怡然自得,管理茶山談笑用兵,江寶銀自謙這一切只是「開花」的過程,希望兒子這代能結出纍纍果實──她看著兒子,笑喻製茶過程中的萎凋、揉捻、烘乾等轉換過程,「有壓力,才有使命!」

  目前處於有機轉型期的茶園,她期待有機、有生機的茶園,綿延相續,有更多的人投入愛護大地的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