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機釋迦 飽滿的幸福─源緣園自然農場
台北 陸樓
王旭朗回想當初工專畢業後,打算返鄉繼承家業。因為家中有現成的土地、年老的雙親、對農業也有興趣,加上「民以食為天」,所以務農是最實在的選擇。然而,太太周慧真話起當年卻不以為然:「認識王旭朗時,還在高雄讀書,他是我的學長,被他開朗的個性深深吸引,慢慢發覺他的優點……殊不知嫁到農家,才是一連串不適應的開始。」 來自高雄都會區的慧真說:「我很難想像他要返鄉務農,但只能尊重他的抉擇。」農村新嫁娘一切都要從頭學習,而且對大家庭的生活非常不適應,總覺得這樣的日子似乎沒有未來!王旭朗了解太太的苦,他以長時間的等待與包容,希望換得太太日後的全力支持。 土地相連,莫小看一塊田 專科畢業後,王旭朗隨即返鄉農耕,父母將其中一塊田區交給他管理。當時,以慣行農法栽種。有一次,他在噴農藥之後,皮膚起疹子、身體異常疲倦,種種不舒服隨之而來,他思考:「我自己不想吃有毒的東西,為什麼還要種有毒的東西?」有機耕種的念頭在心中不斷縈繞。 他問遍村莊所有的人,只有一位長輩告訴他:「做有機,你會很困難,你還沒賺到錢、年紀又輕,默默地做就好了。」孤單卻有力的建言策勵他,一邊積極地參與有機農業課程,一邊將所學理論與實務結合,並試著從減農藥開始耕作,然後逐年遞減農藥。如此辛苦地熬過四個寒暑,第五年才種出無農藥的釋迦。 當初轉作有機,土地的改善是當務之急。王旭朗從減農藥到停止使用農藥化肥,藉著雜草、樹木、雨水、昆蟲、微生物的分解等,開始淨化土壤。綠色植物就像是解毒的器官,下雨時,雨水打到葉面產生樹鹼,酸化的土地,經過大自然的洗滌,酸鹼漸漸調和。他察覺植物、土地、人是一體的、相互依存,自然要一起觀待,才會有健康的人生、豐碩的果實。 王旭朗採用秀明自然農法,努力恢復原始多樣、能量強、昆蟲多的土地相貌。他覺得現在人相信金錢的力量,反而忽略了土地的力量。鄰人曾對他說:「你的土地只有一甲多,這麼一小塊能做什麼?」他認真地說:「我的土地,也可說從天到地,從高山到大海,土地是相連在一起的,何必只看那一小塊?」孕育無窮生命的土地,豈是一眼就能洞悉? 葉片生病,呈現生命過程 果園中的苦楝,開著淡淡的紫花,王旭朗就在這果園中辛苦的耕耘,期待甜美的果實。果園中的鳳梨釋迦有大有小、有綠有黃,顆顆充滿了生命力……卻見一顆披著黑黑的外衣,不禁讓人懷疑裡面是否爛了?王旭朗說明:「因為土壤太硬了。」莊稼人種田就是靠土地,有機農夫首先就是要把土壤照顧好,例如:某年水患之後,從卑南上圳灌溉水道流下來的水夾帶著大量土壤,所以灌溉用水異常混濁,他刻意把流過果園的土蓄積起來,漸漸地土壤比較濕潤、養分比較足夠。 而另一區的鳳梨釋迦就很漂亮,因為那一區的土地較鬆軟。原來,土地是種植的關鍵,正如「意不調柔,心不靜寂」的道理。 有些釋迦果樹的葉子呈現病狀,王旭朗說:「這是自然現象,它在呈現生命的過程。」對植物來說,雖然生病的葉子會影響光和作用,以致產量減少,但因為他會觀察、比較不一樣的田區,逐漸調整,這種狀況不會持續下去。「不用擔心現有的外在現象,有時我們會被外在現象欺騙了。」面對葉子得病,他堅持不噴農藥,只要枝頭長出新葉,表示生命力強、根部的吸收良好。 面對外表又醜又黑的鳳梨釋迦,如何判斷裡面是好是壞?王旭朗說:「因為有的昆蟲會分泌糖蜜,結合空氣中的溼度,釋迦就會變黑。」雖然有消費者誤以為壞掉,其實,不討喜的「黑釋迦」,裡面白淨的果肉,吃起來又香又甜。 果園中也有漂亮的鳳梨釋迦。枝條修剪後冒出新芽點,一番嫩綠呈現眼前,隨著時序開花著果。「植株的果實不要過密,必須疏果,吸收足夠的養分,才會長得大又健康。」如何挑選好吃的鳳梨釋迦?答案是大顆且表皮鱗大、凸起的,表示養分足夠。尤其整體看起來渾圓飽滿的釋迦,有一種幸福美滿的感覺。 有機農夫,妻小與有榮焉 隨著氣候遽變,農夫有更敏銳的危機感。王旭朗發現芒果、荔枝、龍眼,竟然在同一時節一起開花,村莊老人家說:「這是極少發生的事情。」以種植水果為主的王旭朗,未雨綢繆決定調整耕作品項,計畫種植澱粉類作物、蔬菜及簡易加工食品。他居安思危,以因應氣候災變而產生的糧荒,萬一面臨天災時,可自救救人。 當初,王旭朗返鄉有機耕作時,鄰田都是慣行農耕,農藥隨風飛散,他感慨地說:「藥液是防得住,藥氣卻擋不住。」在狹小的耕作環境中,防治鄰田汙染,何其不易啊!即使面對諸多困難,依然堅持走下去,「『朝聞道,夕死可矣。』端視自己有無做該做的事,如果做了,什麼時候死都可以。」他說,他種的農產品,若能帶給眾人健康,他願意一直做下去,因為他體悟出:「什麼東西都可以捨,唯有機農業不可捨。」 慧真做有機農業之後,有護生、利生的概念,直覺無形中小孩成長的過程很健康順利。現在小六的兒子也很驕傲地樂於在班上分享有機生活,並以父親做有機農夫為榮,小孩看到父母農耕的劬勞,也懂得節儉生活。 「有機生產者是最大的受惠者,在果園精神特別好,尤其到中午,還會想多做一點。」慧真覺得在果園工作時,工作持續力強──有機環境釋放出來的能量,對身體是有幫助的。她同時也體會到:「當真心對待萬物,獲福雖非在眼前,身邊的助緣卻逐漸出現。」 有一次,慧真幫釋迦套袋,發現一種白色的蟲,跟牠打招呼不會飛走,而且還會轉到樹枝下面,繞一圈又上來,「果園中竟然有這麼可愛的昆蟲!」她從生活中體會出:「只要有感恩的心,就容易滿足,也願意幫忙別人。身邊的助緣多,遇不如意,關心的人就出現。」以往,慧真不能接受農村生活,現在,徜徉在有機環境下,日子過得幸福知足。她說,她樂於當台東人,也肯定當初先生返鄉、轉作有機的明智抉擇。 |